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典籍著作 典籍著作
传承创新,鹏城花事竞风流:迎春花市,洋溢新年喜庆
作者:王定跃 来源:四季花城 责任编辑:manman 2024-05-11 人已围观
对于深圳人来说,一个有意义、有味道的新年是从“逛花市”开始的。行花街,撞大运,迎新春。它已经成为深圳人春节前夕必不可少的传统,寓意着对来年的祝福。
一、深圳“迎春花市”的由来
1979 年,2 万名工程兵来到深圳,在东门布吉河上盖了顶,使之变成了暗河,而河面上变成了新园路。1982 年深圳市第一届“迎春花市”便是在那里诞生,时间安排在除夕前一周。据悉,花市从一开始便由市政府主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外地人。从 1986 年开始,“迎春花市”改由罗湖区政府承办,建设路、工人文化宫、滨河东路、嘉宾路、人民南路、东门南路等地先后成为花市的举办地,1998 年起选址爱国路,之后深圳“迎春花市”一直在罗湖爱国路举办。
随着深圳经济的迅速发展,市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花卉的追求也更高,深圳花市的规模越来越大,花卉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到花市购花、赏花已不单单是广东人的专利,新移民们已经慢慢融入岭南文化之中。
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繁花似锦、人海如潮、热闹非凡。每年超过百万人逛花市,可谓万人空巷、人山人海,那时总有一种大部分深圳人都聚到这里的错觉。在许多深圳人看来,每年不来花市挤上那么一挤就不算完整的过年。
二、深圳“迎春花市”不可或缺
2016 年,罗湖区政府有关部门以人流超限、车流过于集中、交通安全保障困难、存在安全隐患,封闭道路严重影响市民出行,噪声巨大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工作生活等原因报文请示取消爱国路“迎春花市”。举办了 34 届的爱国路市级“迎春花市”,2016 年起消失在市民的生活里,一代人的记忆也戛然而止。携亲友、逛花市、买年花早已成了深圳市民过年的“必备节目”,成了多少人从童年到成年的深圳春节记忆!爱国路“迎春花市”承载着太多深圳人的回忆,停办之后,深圳市民对花市的怀念之声却从未间断过。2018 年,“深圳论坛”上有网友发出“强烈建议恢复大型传统迎春花市”的呼声,腾讯也发起“是否支持深圳爱国路‘迎春花市’重开”的投票,短短时间内就有 4 万余人参与,超 97%的网友表示支持重开花市。
“迎春花市”作为深圳本地人和外来人的记忆,书写着年的味道。它是一种情怀,离开了它,深圳人忽然间觉得少了些年味儿。见过爱国路的热闹,大家就非常怀念拥挤人流中难得的年味。作为广东特有的辞旧岁、迎新春的传统文化,逛花市的习俗除了在本地形成良好的氛围外,也早已被移居深圳的外地人所接受和习惯。
“迎春花市”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城市文化的传播。它让本地人留住记忆,也让异乡人感到浓浓年味和情结。除了情怀外,还会给更多留深过年的人以归属感。
因此,“迎春花市”不可或缺,它既是民意,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温度,体现了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担当精神,关系到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深圳“迎春花市”再出发
2017 年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世界著名花城”的目标,根据市城管局领导安排,笔者牵头完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国际著名“花城”研究报告》时,建议恢复举办市级“迎春花市”与“迎春花展”,依托现有花卉市场,按照 1(市级)+n(区级)的模式,打造形式多样的迎春花市,同时积极丰富花市内容,增加文化内涵。
2019 年 1 月 8 日上午,市城管局在市民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 2019 深圳“迎春花市”即将重启,以“适当集中、多点开花”模式亮相。重启市级迎春花市的同时,为方便市民就近逛花市,在各区开设分花市,即采用 1(中心花市)+9(区级迎春花市)+n(街道花市及小型购花点、便民点)的方式举行。中心花市位于深圳会展中心,注重人文情怀,结合花展、人文、公益元素,打造充满传统气息又别具一格的花事活动,展现一场年味儿十足又具有深圳特色的花市嘉年华。
2020 年至 2022 年,花市场地重新回归户外 —福田区中心·天元中央大街。受疫情原因影响,花市主会场压缩,灵活分布购花点,全方位打造“行花街、走大运”的新春氛围,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花市融入花展,创设花漾新年味。迎春圆梦,以花为媒,以花会友,以花待客,充分展现“多元、时尚、新潮”深圳派、中国年。花市多点购,开启零距离购花新体验。根据全市统一部署,依托辖区人流量较大的商业街区,统一视觉标识和年味营造,为辖区居民群众打造身边的“小花街小花市”,让市民朋友们买得顺心、买得放心、逛得舒心,高质量满足居民购花赏花需求。花市线上购,云逛花街也精彩,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充分考虑市民防疫和购年花的需求,联合线上购物平台为市民打造了足不出户即享广式年味儿的云上花市,市民通过手机端就可购买到自己心仪的年花年桔,感受云端的“行花街、走大运”,快乐过新年。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