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深圳地区:日伪在宝安县的统治-日军攻占宝安

作者: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深圳通史(近代卷) 责任编辑:manman 2024-07-11 人已围观

(一)日军登陆大亚湾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侵华日军为实现封锁中国南大门和进占东南亚各国的目的,加紧了对华南的侵略部署。特别在日军占据华北、华东许多战略要地和切断海上交通后,华南地区广九、粤汉两铁路的香港—广州—内陆区间这一路线就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交通运输通道,从香港转运至广州等地的进口战略物资约占全中国进口总量的 80%。仅粤汉线就在抗战全面爆发后至广州沦陷期间,运送兵员达 200 余万,物资 54 万吨。广州当时人口约 120 万,不仅是广东省政府所在地,也是华南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文化的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大亚湾位于广州东南面,澳头港水深可泊数万吨巨舰,海面宽广,便于舰艇展开。尤其是岩前至霞涌一带有 8 千米长的沙滩海岸线,登陆后有公路通往淡水、平山、深圳、惠州等地,进军方便,适合大兵团活动,是一个理想的登陆港岸。早在日寇正式登陆大亚湾之前,已经对该地骚扰多时。1937年 9 月 5 日,日军宣布全面封锁中国海岸。当年 9 月 12 日,大亚湾三门关卡遭到日军炮击,其后经常遭到侵扰,当地海关人员被迫于次年 5 月撤离。此后,日军侵占了大亚湾三门岛等岛屿,以此作为进攻大亚湾沿岸大陆和华南的准备基地。
 
1938 年 9 月 7 日,日本召开大本营御前会议,正式决定进攻广州。同时,日本抽调第五师团(师团长安藤利吉中将)、第十八师团(师团长久纳诚一中将)、关东军的第一〇四师团(师团长三宅俊雄中将)、第四飞行团(团长藤田朋少将)新编组第二十一军,同时还配备有第五舰队(含航空母舰“加贺”“苍龙”“千岁”号和“龙骧”号等)、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一部、舰艇和木船 500 多艘、飞机 200 架共 7 万余兵力,代号为“波集团”,由原第五军司令古庄干郎担任司令官。9 月 19 日,日本大本营发布《大陆令第 201》,正式下达第二十一军战斗序列和攻击广州的命令。攻略广州作战分甲、乙两部分,甲作战预定 10 月 12 日实施,即陆军主力部队在大亚湾登陆;乙作战预定于 10 月 27 日开始,即第二十一军一部在珠江海岸登陆,控制广州正面;为运送陆军部队登陆,将动用运输船超 1000 艘。而第五舰队的任务是,以一部直接护卫运输船队,并全力协助登陆;航空队将协助登陆和之后的陆军作战;另以一部佯攻汕头海面,牵制国军兵力。
 
就在日军紧锣密鼓部署南侵之时,蒋介石却以为日军为避免与英国冲突,不可能进攻广东。蒋介石还认为敌人如果进攻华南,其目的只不过在切断我广九线深圳至石龙一段的陆上交通和宝安至太平这一段的海上交通,敌人主力必然使用在虎门要塞地带,而在大亚湾只是一种佯攻以牵制我军兵力而已。根据这样的判断,广东国民党守军更加忽略了大亚湾地区的防务。原本惠(州)、平(山)、淡(水)、澳(头)和大亚湾沿海的守备军是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五军军长李振球指挥的一五一师和一五八师。但蒋介石将一五八师改调防守广州。这样,当时戍守惠州、平山、淡水和大亚湾沿海地带的只有国民党一五一师下辖的两个旅:温淑海旅驻龙岗、深圳和广九线上;何联芳旅守备惠、平、淡、澳。该旅罗懋勋团团部和两个营驻淡水一带;澳头驻一个营,营部驻亚妈庙;土湾驻步兵第八连;黄鱼涌的禾里巴驻一步兵连;禾堂头驻机炮第三连。如此薄弱的兵力部署,几乎等同于将大亚湾完全敞开。1938 年 9 月 7 日和 10 月 8 日,广东省省长吴铁城两次急电蒋介石,告知日军准备进攻华南,不日将从广东南海沿岸登陆的情报。然而,蒋介石及国民党军令部都不以为然,坚持认为“敌最近将来决无攻华南企图,万勿听信谣言”。
 
1938 年 10 月 9 日,经两个多月的准备,日军第二十一军主力第十八、第一〇四师团和第四飞行团共 4 万多人,在20 余艘舰艇的护航下,从澎湖马公岛出发,于 11 日傍晚到达广东大亚湾口。日军海军有小金水、出中岛、野崎、永田等部,陆战队有朝田、川通、态田、渡野、石丸等部,陆军有饭田、酒井、宇野、安田等部,空军有飞机八九十架。12 日凌晨 3 时 30 分,在强烈炮火的掩护下,日军乘坐小艇,分三路登陆。右路由第一〇四师团和第九旅团担任,他们兵分两支,一支在平海的碧甲沿海沙滩登陆,到稔山后沿西北方向继续进攻平山,沿途未遇抵抗;另一支在霞涌墟以东登陆,霞涌驻有国民党海军陆战队 1 个营,在沙公坳略作抵抗,即向盐灶背方向溃退。这支日军也在天黑前进抵平山。
左路第十八师团在澳头墟西南面约五千米的倒装湾小桂登陆,由于有汉奸做向导,日军避开澳淡公路沿线几十座钢筋混凝土碉堡工事,经大涌、洗马湖,中午左右到达长山子,然后进入荷树下,下午 6 时占领淡水城。淡水附近原驻有莫希德师第四五一旅旅部和罗懋勋团团部及两个营,但在敌人尚未接近时,未放一枪便弃城向惠州溃退。
 
中路及川支队是日军的主攻部队,登陆地点在澳头墟以东 5 千米的官溪(现在的东联管理区)的马涌至霞涌以西的桂米涌,这里是一片长达七八千米的海岸沙滩。日军登陆后,在澳头通往淡水的新桥遭遇国民党部队一五一师一个营兵力的抵抗。澳头驻军凌云连及万年乡抗敌后援会会员数十人,在新桥附近首先与日军先遣支队交火。战斗坚持到上午10 时,除一人负伤逃脱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这场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异常惨烈。新桥保卫战,打响了华南抗日的第一枪!
 
在日军已经大举发动进攻后,国民党政府对敌进攻的方向、兵力、意图等具体敌情判断,仍沿袭此前的看法,存在严重误判。蒋介石仍然坚持认为:“敌既在大鹏湾登陆,我军应积极集中兵力,对于深圳方面,尤应严密布防,料敌必在深圳与大鹏二湾之间,截断我广九铁路之交通,此为其惟一目的,亦为其目前最高企图,故我军不必到处设防,为其牵制,先求巩固该处既设防线,一面多构预备阵地,以备节节抵抗,一俟兵力集中,再图出击,以敌军全部兵力之统计,决无大举窥粤之可能,知兄必能沉着应战,予寇痛创也。”
 
13 日,两路日军分别占领淡水、稔山后,同时向惠阳推进。16 日惠阳失守。21 日,广州沦陷。从日军登陆大亚湾至广州失守,仅 10 天时间,战局发展之快,出人意料。日军评论:“余汉谋的这次作战处于畏首畏尾,用兵错乱,在广州周围连外围阵地的抵抗都没进行即溃退了。”广州的失陷,使日军实现了切断中国由华南接受外援的交通线,以及策应武汉作战的目的。对中国来说,不仅失去了重要的国际物资补给线,而且影响了全国战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二)日军三次占领南头
 
日军在大亚湾登陆的当天,宝安人民就通过各种途径得知敌人入侵的消息,人们奔走相告,国民党宝安县的党政机关则忙着准备疏散。为作战时准备,驻南头的一五三师四五七旅旅长陈耀枢主持召开党政军民各机关团体负责人紧急会议。会议经过讨论,决定成立一个战时工作团随军工作,工作团定名为“一五三师战时工作团”,并公推一五三师政训处秘书章泽柱为团长,国民党宝安县党部书记长文鉴辉、宝安中学校长梁金生和“救亡呼声社国防前线工作队”队长王启光为副团长。工作团的团员主要是中小学教师与中学学生,随四五七旅行动并受其指挥。
 
1938 年 11 月 26 日,日军攻占战略要地南头城。四五七旅抵抗不住,损失很大,旅长陈耀枢和驻深圳的一五四师四五三旅旅长温淑海临阵怯战,丢下部队跑到香港。县长梁宝仁弃十多万人民于不顾,闻敌来犯之风,将团队枪支四百余杆抛掷入海,离开县城(南头)向深圳退走,只身逃避香港。宝安县社训总队队长梁述达奉命守南头城,反而不听命令,偏离守地,转向白石洲勒收⃞⃞⃞水及出口费,人民怨声载道,不堪忍闻。日军就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次占领宝安县城。但日军很快就撤回广州。“1938 年 11 月,日军攻陷宝安县深圳墟,当日军撤离深圳时,将墟内商户铁闸、铁门及其他五金类搜掠一空,分用车辆数十辆,将所掠铁器及其他财物运往南头的军舰,转运回日本。12 月 1 日,南头日军撤退时,纵火焚烧,而汉奸、地痞乘机抢劫。深圳经日寇蹂躏后,庐舍为墟,满目荒凉。”
 
1939 年 8 月 13 日,日军为切断中国军队补给线,令第十八师团顺珠江集结虎门,准备进攻深圳,并通知英国当局勿碍行动。13 日晚,第十八师团从虎门启航,分水陆两路登陆宝安,陆路由蛇口登陆沿公路直进南头城,由骑步兵配合推进;水路由海军陆战队从西乡小河偷渡,直达宝安城大板桥登陆。国民党第一五三师、第一五九师不战而退,日军未遭任何抵抗。8 月 15 日晚 11 时许,敌军突而侵占南头城。这是日军第二次占领宝安。8 月 23 日,日军 1600 余人集结在宝安威胁香港。香港当局由新加坡调飞机 100 架充实防务,并征集英侨担任巡哨。次日,深圳日军续增至 4000 人。25 日,深圳大小舰 40 艘突至港外,港粤交通完全断绝,香港英海军决定封锁海面。从 9 月 30 日起,抗日军队向日军发起顽强的攻击,日军不断增加。到 11 月,整个宝安县沦陷。日军拆毁了南头古城东、南、西三座城门,他们利用城门楼残存的墙基,构筑了 20 多座钢筋混凝土碉堡。城内新安县衙以及西门内外的城隍庙、天妃庙、三官堂等都被日寇拆毁,木材、墙砖、石柱悉数运往西丽修建沙河桥,城内的许多民宅也被毁坏殆尽。日军先后建军用飞机场 3 个,其中后海机场可停飞机 30 余架。由于调兵进攻粤北,日军遂于12 月 31 日撤退。撤退时,将接近南头的宝深公路破坏,并将各防御工事拆毁,沙尾乡因位于公路侧,全乡商店住房百余间全部被拆毁,居民被迫流亡于他处。
 
1940 年 6 月 22 日,日军第十八师团在赤湾登陆,当天占领南头、深圳镇,宝安县第三次沦陷。1941 年 12 月 8 日,日军以宝安县为基地大举进攻香港,18 天之后香港沦陷,直至 1945 年日本投降,宝安县一直处在日军铁蹄之下。为应付来自共产党抗日游击队以及国民党军的打击,日军在南头古城城墙上下及四周,修筑了 17 座大大小小的钢筋混凝土碉堡,城内外还修建了 10 多座碉堡和暗堡。大量的民房被改为军营,设置了马厩、军械修理所,挖了深达 11 米的水井。
 
(三)日军在宝安县的军事驻扎
 
宝安县城南头是日军重点控制地区。据 1940 年广东国民政府编制的《本省当面敌军位置番号兵种概见表》记载,日军第二十六师团步兵 1 个联队 2000 人驻扎南头城。南头城外大校场搭满日军帐篷,南头城东门、西门、南门均有日军站岗,老百姓出入城内,不仅要向日军鞠躬,而且被严格盘查。日军先后修建军用飞机场 3 个,分别是西乡机场、田面机场和后海机场。其中后海机场面积约 4000 亩,可停飞机 30 余架,周围壕沟环绕,有碉堡 5 座,高射炮 10 余门,机场工兵 130 余人,一个连日军机动部队强驻桂庙、南光、后海等 6 个自然村。日军第二十一军第十八师团二十二旅团五十六联队驻扎在深圳镇周边,共有兵力 6400 人,具体为:深圳镇 450 人、黄贝岭 400 人、罗芳莲塘 200 人、沙头角350 人、湖贝 400 人、向西 600 人、蔡屋围 600 人、隔田700 人、大头岭 400 人、沙头 800 人、南头陈屋 1500 人。
 
日军第二十六师团独立联队驻扎在南头,有步兵 2000人。常驻敌兵,共 500 余人,内有步、骑、炮、工、辎等兵种。枪械有小钢炮、野炮、迫击炮、勾仔步枪、曲尺短枪、重机枪、轻机枪及二丈余长之重炮两座,弹药甚为充足。总部设于大新街海光寺,分驻宝安县城大板桥商店、南较场平民戒烟医院及蛇口南廖乡等处。日军在深圳所筑炮垒,多为品字形,前两个伪设,仅后一个系真炮垒。由深圳自来水厂起,东至晒布岭,西至蔡屋围,均有铁丝网两层,第一层系响铃,并有敌兵壕多处。在驻所屋顶及警备线铁丝网处还有警犬,协助哨兵担任警戒。
 
日军为了强化其野蛮统治,加紧扶植汉奸,建立伪军。深圳镇驻有伪和平军第一师第一团 2000 余人,伪自卫队 30余人,部队附设于伪维持会内,即前深圳商会旧址。该队枪械概系土制,子弹每名日发 5 粒,夜发 20 粒。伪谍报队,队部亦附设于伪维持会内,有队员 20 余人,多为地痞流氓,并无枪械,常赴中英边界及布吉、沙深公路侦察我方军情。伪广东绥靖军宝安第一大队驻南头,大队部设于大新街郑氏伯公祠。所有伪军 200 余人,枪支多系民间杂牌穿田、土打、单筒、土七九等,弹药甚为缺乏。伪宝安自警队设于仓前马路旧镇公所,共有队兵 50 余人,无枪械,仅手执木棍而已。伪军大部系被港英政府驱逐出境的匪徒歹徒,素质极劣,每三五成群,到处聚赌;或沿街挨户,强索茶水费;或借故下乡搜索,劫掠民间鸡鸭粮食。且有夜间除去臂章,即为盗贼者。伪自警队着灰布服装,每日沿街出巡一次,作威作福。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