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1938—1945年,至暗时刻:日军侵占深圳的七年

作者:蒋荣耀 、南兆旭 来源:《岁月山河:百年深圳历史影像纪》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1-06 人已围观


 
1938年10月11日是农历八月十八,夜里皎洁的月光映照在大亚湾宁静的海面上。附近渔村早就杳无人烟,只有海浪与礁石撞击的声音,一如平常。
 
然而很快,这宁静即被打破。凌晨时分,海面上突然升起一颗大型的五色照明弹,接着一颗颗小照明弹不断升空。在持续发射的烟幕弹的掩护下,45000名侵华日军开始分三路登陆。
 
日军登陆大亚湾,是广东沦陷的开始。
 
日军登陆后,在大亚湾集结的45000人分左翼、右翼和中路三路发动进攻。左翼、右翼分别在平海、霞涌和澳头登陆,日寇主攻部队作为中路,主登陆地点是澳头墟以东5公里的马涌及霞涌以西桂米涌七八公里长的沙滩。
 
11月22日,日军再次在大鹏湾登陆,随即占领罗湖南头龙岗,这是深圳第一次沦陷于日寇之手。几天之后,该股日军撤离深圳。
 
1939年8月,日军再次出兵侵占深圳;两个月后,因为调兵进攻粤北,日军又一次撤出深圳。
 
1940年6月,日军第18师团在赤湾登陆,当天占领南头、罗湖,深圳第三次沦陷。
 
1941年12月8日,日军以深圳为据点大举进攻香港,17天后香港沦陷,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深圳一直处在日军铁蹄之下。
 
日军占领宝安后,先后建军用飞机场3个,其中后海机场可停飞机30余架。南头古城也遭受大规模破坏。日军拆毁了南头古城东、南、西三座城门,他们利用城门楼残存的墙基,构筑了20多座钢筋混凝土碉堡。
 

 
日军登陆后,在广东境内的中国军队是第4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2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指挥的第62军、63军、65军、66军等部。其中第151师驻淡水和稔山,153师驻深圳,158师驻钟落潭,186师驻增城,独立第20旅驻正果,1个保安团驻扎平海,在广东内地还有3个师及1个独立旅等部,在珠江入海口由虎门要塞和江防司令部的舰艇部队担任防卫。
 
但是驻守淡水和稔山的151师准备不足。据说日军选择在1938年10月12日凌晨登陆,是因为10月10日“双十节”很多国民党军官去香港参加娱乐活动,防守松弛。国民党军队虽有抵抗,但是死伤惨重。
 
很少人知道,国民政府失散的部队——中央炮兵连、151师904连和虎门卫士队等1000余人一度退守到沙头角,统一改编成若干营,由团长刘儒任总指挥,继续抵抗,人称“沙头角孤军”。在国民党正面抗战史上,“沙头角孤军”一度和“上海孤军”一样,成为激励人们抗战的动力。
 
“沙头角孤军”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一直坚守阵地。在极端艰险的环境下,他们还曾采用游击战术,夜袭驻横岗的日军。终因寡不敌众,900名“沙头角孤军”被迫退入香港新界。港英当局解除了他们的武装,先后软禁在九龙马头涌难民营和亚皆老街“孤军营”,又称“香港中国孤军”或“香港孤军”。
 
囚禁这支“沙头角孤军”一段时间后,驻香港中国军事代表团团长、海军中将陈策曾经向港英当局提出,应该武装“孤军营”的中国军人抗击日寇,但港英当局一直希望避免与日本作战,故对此建议不置可否。
 
1941年12月九龙沦陷,香港即将全面失陷之际,港英当局才送来左轮手枪75支、手榴弹20箱,让“沙头角孤军”参加对日作战。
 
走出“孤军营”的中国军人奋勇冲锋,后因英军增援部队不见踪影,他们只得杀出一条血路,再次通过沙头角前往惠州地区与大部队会合,继续抗战。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