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非虚构”的内涵和意义
作者:王晖 来源:《深圳新文学大系: “非虚构写作” 卷》 责任编辑:huzhitian 2023-01-30 人已围观
“非虚构作品”一词应该是舶来品,包含范围广,文史哲等都有。在文学领域提到该词,较早的是在20 世纪60 年代的美国,以“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报道”为代表的非虚构创作盛行一时,诺曼·梅勒、汤姆·沃尔夫、杜鲁门·卡波特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1988 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曾出版过美国学者约翰·霍洛韦尔的《非虚构小说的写作》一书的中译本,该书对此专门进行过介绍和探讨。英语中的“Nonfiction”一词,直译是“非小说”,还可译为“非虚构文学”。我和南平在国内学界比较早地使用了“非虚构文学”这一概念,于1986 年和1987 年先后在《当代文艺思潮》和《文学评论》杂志上发表《美国非虚构文学浪潮:背景与价值》和《1977—1986 中国非虚构文学描述》等文,将中美两国的报告文学、非虚构小说、新新闻报道、纪实小说、口述实录文学等统摄为“非虚构文学”来考察。后来,缪俊杰、吴炫等人使用过“非虚构文学”这一概念,《钟山》杂志开设过“非虚构文本”栏目,王树增等作家也称自己的作品为“非虚构文学”。但尽管如此,至少在去年《人民文学》提出“非虚构”写作之前,这一概念在中国大陆并没有获得更为广泛的响应。而2010年《人民文学》对于“非虚构”写作的提出,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非虚构文学”进入主流文学媒体的视野。
我一直认为文学文体可以分为“虚构”和“非虚构”两大类。相对于“虚构”写作,“非虚构”写作其实是指一个大的文学类型的集合,而不仅仅是一种具体文体的写作。它既包含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报道,也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回忆录、口述实录文学、纪实性散文、游记等文体。在广义上,非虚构文学是一个相对于“虚构文学”的文学族群,在狭义上,它专指美国20 世纪60 年代至70 年代兴起的非虚构小说、新新闻报道和历史小说等新的写作类型。我们可以按照文本所体现的作家的写真意识、文本再现的似真程度以及读者接受时的真实感效果等三个方面因素,将非虚构文学划分成完全非虚构( 包含报告文学、传记、口述实录体、新新闻报道和纪实性散文等) 和不完全非虚构( 包含非虚构小说、纪实小说、新闻小说、历史小说、纪实性电影和电视剧剧本等)两种主要类型。另外,还有一种基本属于虚构文体的类型,如新写实小说之类,它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具有“非虚构”的一些元素,我们将其视为仿非虚构类型。非虚构文学最重要的特性即是它的非虚构性,或者说是“写实性”。田野调查、新闻真实、文献价值、跨文体呈现应该成为构建非虚构文学的基本内核。
对于“非虚构”写作的内涵梳理固然十分重要,它至少能够让创作者和研究者认识某类文体的核心元素和规范。同时,另一个问题也是同样重要的,那就是在当下语境下重提“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人民文学》编辑部在编者“留言”里表达过对这个新栏目的定位——“我们希望由此探索比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更为宽阔的写作,不是虚构的,但从个人到社会,从现实到历史,从微小到宏大,我们各种各样的关切和经验能在文学的书写中得到呈现。”的确,从目前这一刊物已经发表的“非虚构”作品来看,“关注现实”“文体宽阔”“呈现生活原生态”是其中的关键词,这也旨在表明刊物的主办者打出“非虚构”写作旗号的鲜明的倾向性。这里的“非虚构”汇集了回忆录、田野调查等文字,但它们与现存的报告文学样态有很大的不同,都在不同程度地强调作者身份的个人性、写作的亲历性、文本的揭秘性、题材的猎奇性和叙述的故事性等。应该说,《人民文学》的“非虚构”实践实际上向我们提出了“非虚构文学”建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对于整个中国当下非虚构文学族群的祈望,即拓展文学表现的疆域,强化文学对现实的参与和渗透,显现文学的生命力和独特价值,而这正是当下“非虚构”写作的重要意义所在。从文学本身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看作对于文学观念的一次积极的调整和拓展——它认可了写实作品的文学性质;这还可以看作对当代文学写作方向的重新定位——现实生活比虚构玄想更精彩,经验的故事比想象的故事更迷人,田野写作比书斋写作更本真。从文化意义上来说,“非虚构”写作是对印刷媒介面临全媒介时代受众收缩困境的主动回应,是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精神和生存困境的深度解读,因为任何时期的最好的非虚构文学都可以显示出明辨是非、检视反思、激浊扬清的导向作用。这诚如《非虚构小说的写作》的译者所言:“非虚构文学作品的激增,标志着人类写作活动的一重大转变,即从传统的艺术虚构写作转向现代的纪实写作。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写作方法已难以反映当代这个繁杂快节奏的世界了。真实生活的生动性有时超过了虚构故事的魅力……”当然,我们并不认为“非虚构文学”是重振文学雄风的唯一灵丹妙药,也不奢求“非虚构”写作能够替代社会变革和文化出新,我们只是希望文学能够更加贴近现实、感应民生、捕捉善美、表达真情。
2011 年初,美国作家雪莉·艾利斯的《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一书中译本问世。这是一部关于包含散文、随笔、传记、回忆录等非虚构文学文体写作的书,它带有浓厚的“术”课色彩,强调的是把握原则和如何操练。此时此刻,这部著作的出版更像是一个极富针对性的、敦促立即行动的信号,鼓舞我们努力前行,将“非虚构”写作进行到底,兑现非虚构文学“不久将成为文学最重要的形式”( 萨特语) 的美丽预言。
原载《文艺报》2011 年3 月21
我一直认为文学文体可以分为“虚构”和“非虚构”两大类。相对于“虚构”写作,“非虚构”写作其实是指一个大的文学类型的集合,而不仅仅是一种具体文体的写作。它既包含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报道,也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回忆录、口述实录文学、纪实性散文、游记等文体。在广义上,非虚构文学是一个相对于“虚构文学”的文学族群,在狭义上,它专指美国20 世纪60 年代至70 年代兴起的非虚构小说、新新闻报道和历史小说等新的写作类型。我们可以按照文本所体现的作家的写真意识、文本再现的似真程度以及读者接受时的真实感效果等三个方面因素,将非虚构文学划分成完全非虚构( 包含报告文学、传记、口述实录体、新新闻报道和纪实性散文等) 和不完全非虚构( 包含非虚构小说、纪实小说、新闻小说、历史小说、纪实性电影和电视剧剧本等)两种主要类型。另外,还有一种基本属于虚构文体的类型,如新写实小说之类,它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具有“非虚构”的一些元素,我们将其视为仿非虚构类型。非虚构文学最重要的特性即是它的非虚构性,或者说是“写实性”。田野调查、新闻真实、文献价值、跨文体呈现应该成为构建非虚构文学的基本内核。
对于“非虚构”写作的内涵梳理固然十分重要,它至少能够让创作者和研究者认识某类文体的核心元素和规范。同时,另一个问题也是同样重要的,那就是在当下语境下重提“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人民文学》编辑部在编者“留言”里表达过对这个新栏目的定位——“我们希望由此探索比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更为宽阔的写作,不是虚构的,但从个人到社会,从现实到历史,从微小到宏大,我们各种各样的关切和经验能在文学的书写中得到呈现。”的确,从目前这一刊物已经发表的“非虚构”作品来看,“关注现实”“文体宽阔”“呈现生活原生态”是其中的关键词,这也旨在表明刊物的主办者打出“非虚构”写作旗号的鲜明的倾向性。这里的“非虚构”汇集了回忆录、田野调查等文字,但它们与现存的报告文学样态有很大的不同,都在不同程度地强调作者身份的个人性、写作的亲历性、文本的揭秘性、题材的猎奇性和叙述的故事性等。应该说,《人民文学》的“非虚构”实践实际上向我们提出了“非虚构文学”建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对于整个中国当下非虚构文学族群的祈望,即拓展文学表现的疆域,强化文学对现实的参与和渗透,显现文学的生命力和独特价值,而这正是当下“非虚构”写作的重要意义所在。从文学本身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看作对于文学观念的一次积极的调整和拓展——它认可了写实作品的文学性质;这还可以看作对当代文学写作方向的重新定位——现实生活比虚构玄想更精彩,经验的故事比想象的故事更迷人,田野写作比书斋写作更本真。从文化意义上来说,“非虚构”写作是对印刷媒介面临全媒介时代受众收缩困境的主动回应,是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精神和生存困境的深度解读,因为任何时期的最好的非虚构文学都可以显示出明辨是非、检视反思、激浊扬清的导向作用。这诚如《非虚构小说的写作》的译者所言:“非虚构文学作品的激增,标志着人类写作活动的一重大转变,即从传统的艺术虚构写作转向现代的纪实写作。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写作方法已难以反映当代这个繁杂快节奏的世界了。真实生活的生动性有时超过了虚构故事的魅力……”当然,我们并不认为“非虚构文学”是重振文学雄风的唯一灵丹妙药,也不奢求“非虚构”写作能够替代社会变革和文化出新,我们只是希望文学能够更加贴近现实、感应民生、捕捉善美、表达真情。
2011 年初,美国作家雪莉·艾利斯的《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一书中译本问世。这是一部关于包含散文、随笔、传记、回忆录等非虚构文学文体写作的书,它带有浓厚的“术”课色彩,强调的是把握原则和如何操练。此时此刻,这部著作的出版更像是一个极富针对性的、敦促立即行动的信号,鼓舞我们努力前行,将“非虚构”写作进行到底,兑现非虚构文学“不久将成为文学最重要的形式”( 萨特语) 的美丽预言。
原载《文艺报》2011 年3 月21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