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1992年:春风去复来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12 人已围观

邓小平1984年经济特区之行,带着问题去,拿着方案回。与几位中央负责人谈话,统一了思想,提振了信心。1984年3月26日至4月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联合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与会同志建议厦门经济特区扩大至全岛,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南通与连云港本来没有列入名单,时任江苏省省长顾秀莲闻讯赶来,经她提议并报请国务院领导同意,最后被增列其中。
 
3月28日,袁庚受邀作重点发言,详细介绍蛇口工业区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示范效应。中央办公厅将袁庚的发言刊登在第七期《简报》上,并附上一个特别说明:请有关领导同志各自决定此件传阅范围。
 
散会后,余秋里对袁庚说:“你为共产党争了一口气。”这天傍晚,王震告诉袁庚:“总理说,你的每句话都是尖锐的。”
 
大会正式结束时,邓小平接见参加座谈会的全体同志。他在中南海怀仁堂前的草坪上,说了这样一番话,令人回味无穷:“搞这个开放啊,关键是每一个地方的人,什么人领导,是一个明白人,还是个糊涂人,有没有劲头的人……要选明白人当家。这是很重要的一条。”
 
6月4日,“第一期沿海部分开放城市经济研讨会”在深圳市西丽湖度假村举行。分管开放城市与经济特区工作的谷牧副总理在总结中突发惊人之言:“我今天正式宣布,中央批准袁庚同志作为我的顾问。”袁庚大感意外,被谷牧点名站起来亮相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谷牧解释说:“对外开放这一条,我没有他的知识多,所以非请他当顾问不可……”
 
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实际上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只不过表述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说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大潮的分段投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真正确立,还得要邓小平他老人家再次来到深圳河畔,为中国现代化和改革开放事业再吹一次号角。
 
一首名为《春天的故事》的歌曲,当年一经推出即响彻长城内外、大江两岸。歌词作者蒋开儒时年57岁。
 
《春天的故事》发行后,成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代名词,其手稿被收藏在深圳博物馆。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发射升空,在太空播放了这首歌曲。“春天的故事”还被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60周年庆典群众游行方阵中一个方阵的阵名。
 
吸引蒋开儒南下深圳、开辟人生第二春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3月26日首发于《深圳特区报》,作者是时年51岁的该报副总编辑陈锡添。此文一出,举国媒体转载,人人争而阅之,可谓“一纸风行,名动京华”,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的名篇杰作。
 
载入史册的《东方风来满眼春》和《春天的故事》,不约而同以“春天”为眼—1992年1—2月间,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发表南方谈话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打开的正是生生不息的“中国春天”。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