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深圳,不解之缘 谢 宏
作者:周立民, 陆其美 来源: 深圳的阳光 责任编辑:深小安 2024-12-23 人已围观
我与深圳有不解之缘,因为它是我父亲的故乡。我上世纪80年代初随家迁居深圳,一住多年至今,其间去过上海读书,旅居过新西兰,现在又回来居住。行走在这座城市的街道,看眼前繁华摩登,我会遥想它当年的模样:
车轮滚过处,在厚松的黄沙土上,碾出沙沙的声音,听起来舒服,叔父他们却骑得吃力。但他们不喊累,因为我们回来探亲,都给他们带回一挑担的腊肉、腊肠,还有大白兔奶糖等年货。他们因此显得欢天喜地的。
但这次情形不同,在深圳火车站下车,出站后,我放眼四望,发觉车站破旧,却热闹非凡,提了各式行李的旅客行色匆匆。我爸带我走了一段泥路,来到了东门人民北路的老街。街道两边都是骑楼,一楼是商店,人来人往的,人声嘈杂喧闹。
迁居深圳之前,父亲给过我美好的憧憬,但第一眼所见的是失望。故事就这么开始了。就读深圳中学时,我所在的班级是“农村班”,生源汇集了各镇的考生精英。那几年,我常从晒布路出发,去往人民路和解放路那一带,买东西或只是去走走散心。
偶尔,阿聪带我们去吃大排档。夜色下,骑楼街边,简陋的桌椅,啤酒,炒河粉,炉火旺,人声嘈杂,是我早期的美食记忆。如今那一带是深圳著名的东门景点了。当时深圳唯一一家新华书店就在那里,店内陈设简陋,人流拥挤。我们不时会去那儿走走,似乎不是去那儿买书,而是去寻找未来的答案。
三年的高中生活转瞬即逝,随后的那几年,我人在上海,心在深圳。我常徜徉在华师大的丽娃河畔,也常光顾后门那一溜简陋的饭馆,体验上海那份骄傲的平民气息,啤酒,锅贴,雪菜肉丝面,还有很贵的过桥米线。饭饱之后跑去附近的邮局,查看新到的《深圳青年报》里深圳的消息。我关注这份报纸,是因为高中的最后一年,该报发表了我的处女诗作《虹—给友人》:阳光/金黄的/雨滴/透明的/相遇了/在记忆的/天空/织出一道/美丽的/彩虹。
在那四年里,我喜欢跑图书馆的阅览室翻阅杂志,检阅诗歌的潮起潮落,书却只借过一本,借书证被同学用掉了。我对自己这种奇葩行为百思不得其解,在当年我的寂寞小城生活里,对书籍是充满饥渴的。那小城只有一家新华书店,书架陈列的书本少得可怜,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分享所能获得的书籍,每人限时看完,然后转给等待的下一位。
当时我的阅读是不分昼夜的。晚上看《烈火金刚》时,中途停电了,便点煤油灯继续看,灯影飘摇,情节紧张,远处猫狗的叫声配合书中的情景,让人起鸡皮疙瘩。在那个缺少书籍的年代,看到书或拿到书,心情就激动得像要去一趟远行,去看远方的新世界。
可奇怪的是,在上海这座拥有深厚文化沉淀的城市,我却没了当年对阅读的狂热,只热衷奔赴各种沙龙讲座和激动人心的诗歌朗诵会。现在回忆起来,可能当年青春年少,只对新鲜感兴趣吧,当年我喜欢深圳那种从无到有的过程,喜欢那种没规矩的轻舞飞扬;而当时的上海,国企习气浓厚,是一副办事讲规矩一板一眼的面孔。
四年时间里,我往返两地,心情不停转换。深圳的亲戚朋友常问我,上海话学得怎么样了?我能听懂,但不会说。我没有留在上海的打算,干吗要学上海话呢,能听懂就够了。当年的高中同学,因担心大学毕业后不能分配回深圳,大多报读了深圳大学。他们来上海实习时,因普通话不好,更不懂上海话,去饭店吃饭闹了不少笑话。由此我又认为,出来读书还是有好处的,见多识广,经历丰富些。
当挥手作别大学生活,我又回到了深圳,来到蛇口工作。市区里的同学安慰我,说住久了,我也许就喜欢蛇口了。她还真说对了。此后,除去旅居新西兰的那几年,我一直蜗居蛇口,住的时间越长,我越喜欢它。
当年蛇口风头十足,常是媒体的头条,被人评头论足。当年我不热衷政事,更是股海的观潮者,只沉溺于诗歌的写作和沙龙活动。那个时期,突然又喜欢看书了,我喜欢买书,自由自在,爱看不看的。我也常跑去培训中心的期刊阅览室,翻看文学刊物,查看文学动态。
那时的生活充满诗意,像是大学文青生活的延续,办文学沙龙,搞诗歌朗诵会,编民间杂志,接待来深圳的文友,认识的、陌生的、介绍来的,来来往往,让我疲倦而愉悦。
每天下班后,去公司食堂吃过晚饭,我喜欢沿“海上世界”边的海滨浴场散步。当年的蛇口有点像英国的海边小镇,不喧闹,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浪漫情调。我喜欢海滨浴场边的海燕餐厅,外地朋友来蛇口,我会带他们去那儿坐坐。后来海滨浴场被填掉,免税店也没了影踪,海燕餐厅挪了地方。现在那一带成了吃喝玩乐的好去处。
当时公司的宿舍在南水村,回去途中,我会顺道拐去水湾头,去工人俱乐部楼下的那家小书店逛逛。起初目的纯粹,后来我出了《光阴的故事》诗集,拿了部分去那儿代销,再去溜达,心情就显得有点忐忑了。现在,那书店早没了踪影,但北京餐厅还照常营业,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店了,据说喜欢怀旧的蛇口人,爱去那儿吃饭怀旧。
穿行在时光里,突然转身,会惊诧于此情还在,旧景已然消失,好一幅物是人非的景象。我虽是客家人,但并不喜欢迁徙,然而命运作祟,我总是处于迁徙之中。某天辞职后,我旅居新西兰多年。走在异国的街道,只有美食和沿街的书店让我倍感亲切。
有人说客居异乡,乡愁是一种流行病,唯有旅行、美食、阅读可做解药。奥克兰和汉密尔顿的中餐馆里,有粤式茶点,各式烧卖,还有熟悉的乡音,那是我留恋的去处。当然,读书,是最简单且可以常做的。
有时走在街上,看见旧书店里,就那么几个读者驻足其间,我会疑惑店家是如何维持下来的,因为实体书店在不断消亡中。但我的担心似乎是多余的,它一直就在那里。每次,我走在旧书展的摊位间,有种苍茫感,我买回几本心仪的旧书,有些书却再也没看过,但我喜欢在书房里,静静地看着它们,好像是做一次无声的对话。
修读语言课程后,我从大学图书馆借了很多书回家,在寒冷的夜里,窝在被窝里猛读,真有点雪夜读禁书的感觉。几个学期下来,竟然读了好多的英文原版书,收获颇大。
后来我受朋友的鼓动,想尝试用英文写作,于是让外甥女从国内买了中英文双语书寄给我,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集,还有《小王子》等经典名著。我一连读了半年,读得痛快有感,然后动手尝试,开启了写作的新世界。
我有时回望自己的一生,会感叹自己的生活大多是与书、书店,阅读和写作联系在一起的,无论在哪里,这些东西都与自己纠缠在一起。当然,书店就是其中之一。深圳有了书城后,我也会偶尔去走走,一般是有自己的新书摆放在了书城的某个角落。我去是为了观察,看人们对它的反应。
虽然我出版了十四本书,却越来越怕去书店了,因为面对浩瀚的书海,我有种压迫感,看到自己的书,犹如一滴水,掉入书海里,会有种茫然和不适感。这些年,我的书大多是网购的,我喜欢那种静悄悄的预约,安静的到达。作为写书人,这样的感觉挺奇怪的,但真实情景就是这样。
旅居新西兰多年后,我再次回到了原点。选择回来也许是因为与深圳有种割舍不掉的情缘。它自由开放,性格包容,城市和人,总在路上,不断成长,让人惊艳,总有种熟悉又新鲜之感;当然,它也有千姿百态的美食,你想吃什么,按图索骥就是了;更不用说这里商铺林立,银行多如米铺,还有让人宾至如归的服务。
以往我对美食并不热衷,此次回来后,对此兴趣大增,心血来潮时,还会做几味家常菜,招待一些老朋友来家里品味。当然,也会去餐馆坐坐,点上美食,边吃边望着窗外的行人和车辆发呆。我开玩笑对妈妈说,我们慢慢把蛇口的餐馆都一一尝遍吧。她听了笑眯眯的,说,好啊。
吃好晚饭,我常和我家的金毛犬辛巴散步,走在林荫道上,看那些树,二十多年前,它们还是小树苗,现在枝繁叶茂了,它们长得太大太快了,把地板砖都拱起来了。常常就触景生情,突然就感慨自己老了。辛巴也老了,它已经十二岁了,它在深圳出生长大,后随我旅居新西兰,又随我回来。它走在路上,一点没陌生感,就如它去新西兰时,也自信满满,一落地就把那里当家了,走在路上,总是兴高采烈的。
这些年回来探亲,走在路上,突然发现路边泊满了车子,小区的车位也不够用了。路上行走的,从前是行色匆匆的小年轻,现在多了很多两鬓花白的老人,好多熟人都变老了。而我自己,也年过半百了。
当然,不变的是高中同学聚会,谈论的还是“乡下崽”的旧事,也许只有这样,大家才会感觉永远年少青春吧。那个为追求美女同学而打赌喝墨水的阿聪,现在是大公司的老总了,可大家调侃起他来,还是口不留情,他呢,还一如既往的好脾气;那些年男同学追的女生,大家说起当年的她,依然还会动情或失落;那个多愁善感的少年,在其他的场所,可以侃侃而谈,但在聚会时,又变回了从前的他,木讷拙言,只静静地坐了,吃着饭菜,听大家说着老故事;聚餐过后,自号“青山派”弟子的牌友,照例会打通宵,但从不赌钱……
一切恍如梦幻,那么多人离开深圳,又有更多人来到这里,还有像我这样的,离开过,又再次回来,来来去去,过程就像反复翻开我的《深圳往事》一书,阅读关于我们,关于深圳这座城市的故事。小说的开头是这样的:
我是1981年春节前的一个月回到深圳的。我的祖籍是深圳龙华镇大良村。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前,我们每次回来,都喊回老家,喊回宝安。自从有特区后,就改喊回深圳了。而现在一喊宝安,大家都知道那是深圳的一个区。
之前的许多年,每次回老家探亲,我们都从韶关坐火车,到广州转车,然后在东莞的樟木头天堂围火车站下车,再搭我叔父的自行车回村。一路上,我们的车子在蜿蜒的公路上骑行。
车轮滚过处,在厚松的黄沙土上,碾出沙沙的声音,听起来舒服,叔父他们却骑得吃力。但他们不喊累,因为我们回来探亲,都给他们带回一挑担的腊肉、腊肠,还有大白兔奶糖等年货。他们因此显得欢天喜地的。
但这次情形不同,在深圳火车站下车,出站后,我放眼四望,发觉车站破旧,却热闹非凡,提了各式行李的旅客行色匆匆。我爸带我走了一段泥路,来到了东门人民北路的老街。街道两边都是骑楼,一楼是商店,人来人往的,人声嘈杂喧闹。
迁居深圳之前,父亲给过我美好的憧憬,但第一眼所见的是失望。故事就这么开始了。就读深圳中学时,我所在的班级是“农村班”,生源汇集了各镇的考生精英。那几年,我常从晒布路出发,去往人民路和解放路那一带,买东西或只是去走走散心。
偶尔,阿聪带我们去吃大排档。夜色下,骑楼街边,简陋的桌椅,啤酒,炒河粉,炉火旺,人声嘈杂,是我早期的美食记忆。如今那一带是深圳著名的东门景点了。当时深圳唯一一家新华书店就在那里,店内陈设简陋,人流拥挤。我们不时会去那儿走走,似乎不是去那儿买书,而是去寻找未来的答案。
三年的高中生活转瞬即逝,随后的那几年,我人在上海,心在深圳。我常徜徉在华师大的丽娃河畔,也常光顾后门那一溜简陋的饭馆,体验上海那份骄傲的平民气息,啤酒,锅贴,雪菜肉丝面,还有很贵的过桥米线。饭饱之后跑去附近的邮局,查看新到的《深圳青年报》里深圳的消息。我关注这份报纸,是因为高中的最后一年,该报发表了我的处女诗作《虹—给友人》:阳光/金黄的/雨滴/透明的/相遇了/在记忆的/天空/织出一道/美丽的/彩虹。
在那四年里,我喜欢跑图书馆的阅览室翻阅杂志,检阅诗歌的潮起潮落,书却只借过一本,借书证被同学用掉了。我对自己这种奇葩行为百思不得其解,在当年我的寂寞小城生活里,对书籍是充满饥渴的。那小城只有一家新华书店,书架陈列的书本少得可怜,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分享所能获得的书籍,每人限时看完,然后转给等待的下一位。
当时我的阅读是不分昼夜的。晚上看《烈火金刚》时,中途停电了,便点煤油灯继续看,灯影飘摇,情节紧张,远处猫狗的叫声配合书中的情景,让人起鸡皮疙瘩。在那个缺少书籍的年代,看到书或拿到书,心情就激动得像要去一趟远行,去看远方的新世界。
可奇怪的是,在上海这座拥有深厚文化沉淀的城市,我却没了当年对阅读的狂热,只热衷奔赴各种沙龙讲座和激动人心的诗歌朗诵会。现在回忆起来,可能当年青春年少,只对新鲜感兴趣吧,当年我喜欢深圳那种从无到有的过程,喜欢那种没规矩的轻舞飞扬;而当时的上海,国企习气浓厚,是一副办事讲规矩一板一眼的面孔。
四年时间里,我往返两地,心情不停转换。深圳的亲戚朋友常问我,上海话学得怎么样了?我能听懂,但不会说。我没有留在上海的打算,干吗要学上海话呢,能听懂就够了。当年的高中同学,因担心大学毕业后不能分配回深圳,大多报读了深圳大学。他们来上海实习时,因普通话不好,更不懂上海话,去饭店吃饭闹了不少笑话。由此我又认为,出来读书还是有好处的,见多识广,经历丰富些。
当挥手作别大学生活,我又回到了深圳,来到蛇口工作。市区里的同学安慰我,说住久了,我也许就喜欢蛇口了。她还真说对了。此后,除去旅居新西兰的那几年,我一直蜗居蛇口,住的时间越长,我越喜欢它。
当年蛇口风头十足,常是媒体的头条,被人评头论足。当年我不热衷政事,更是股海的观潮者,只沉溺于诗歌的写作和沙龙活动。那个时期,突然又喜欢看书了,我喜欢买书,自由自在,爱看不看的。我也常跑去培训中心的期刊阅览室,翻看文学刊物,查看文学动态。
那时的生活充满诗意,像是大学文青生活的延续,办文学沙龙,搞诗歌朗诵会,编民间杂志,接待来深圳的文友,认识的、陌生的、介绍来的,来来往往,让我疲倦而愉悦。
每天下班后,去公司食堂吃过晚饭,我喜欢沿“海上世界”边的海滨浴场散步。当年的蛇口有点像英国的海边小镇,不喧闹,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浪漫情调。我喜欢海滨浴场边的海燕餐厅,外地朋友来蛇口,我会带他们去那儿坐坐。后来海滨浴场被填掉,免税店也没了影踪,海燕餐厅挪了地方。现在那一带成了吃喝玩乐的好去处。
当时公司的宿舍在南水村,回去途中,我会顺道拐去水湾头,去工人俱乐部楼下的那家小书店逛逛。起初目的纯粹,后来我出了《光阴的故事》诗集,拿了部分去那儿代销,再去溜达,心情就显得有点忐忑了。现在,那书店早没了踪影,但北京餐厅还照常营业,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店了,据说喜欢怀旧的蛇口人,爱去那儿吃饭怀旧。
穿行在时光里,突然转身,会惊诧于此情还在,旧景已然消失,好一幅物是人非的景象。我虽是客家人,但并不喜欢迁徙,然而命运作祟,我总是处于迁徙之中。某天辞职后,我旅居新西兰多年。走在异国的街道,只有美食和沿街的书店让我倍感亲切。
有人说客居异乡,乡愁是一种流行病,唯有旅行、美食、阅读可做解药。奥克兰和汉密尔顿的中餐馆里,有粤式茶点,各式烧卖,还有熟悉的乡音,那是我留恋的去处。当然,读书,是最简单且可以常做的。
有时走在街上,看见旧书店里,就那么几个读者驻足其间,我会疑惑店家是如何维持下来的,因为实体书店在不断消亡中。但我的担心似乎是多余的,它一直就在那里。每次,我走在旧书展的摊位间,有种苍茫感,我买回几本心仪的旧书,有些书却再也没看过,但我喜欢在书房里,静静地看着它们,好像是做一次无声的对话。
修读语言课程后,我从大学图书馆借了很多书回家,在寒冷的夜里,窝在被窝里猛读,真有点雪夜读禁书的感觉。几个学期下来,竟然读了好多的英文原版书,收获颇大。
后来我受朋友的鼓动,想尝试用英文写作,于是让外甥女从国内买了中英文双语书寄给我,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集,还有《小王子》等经典名著。我一连读了半年,读得痛快有感,然后动手尝试,开启了写作的新世界。
我有时回望自己的一生,会感叹自己的生活大多是与书、书店,阅读和写作联系在一起的,无论在哪里,这些东西都与自己纠缠在一起。当然,书店就是其中之一。深圳有了书城后,我也会偶尔去走走,一般是有自己的新书摆放在了书城的某个角落。我去是为了观察,看人们对它的反应。
虽然我出版了十四本书,却越来越怕去书店了,因为面对浩瀚的书海,我有种压迫感,看到自己的书,犹如一滴水,掉入书海里,会有种茫然和不适感。这些年,我的书大多是网购的,我喜欢那种静悄悄的预约,安静的到达。作为写书人,这样的感觉挺奇怪的,但真实情景就是这样。
旅居新西兰多年后,我再次回到了原点。选择回来也许是因为与深圳有种割舍不掉的情缘。它自由开放,性格包容,城市和人,总在路上,不断成长,让人惊艳,总有种熟悉又新鲜之感;当然,它也有千姿百态的美食,你想吃什么,按图索骥就是了;更不用说这里商铺林立,银行多如米铺,还有让人宾至如归的服务。
以往我对美食并不热衷,此次回来后,对此兴趣大增,心血来潮时,还会做几味家常菜,招待一些老朋友来家里品味。当然,也会去餐馆坐坐,点上美食,边吃边望着窗外的行人和车辆发呆。我开玩笑对妈妈说,我们慢慢把蛇口的餐馆都一一尝遍吧。她听了笑眯眯的,说,好啊。
吃好晚饭,我常和我家的金毛犬辛巴散步,走在林荫道上,看那些树,二十多年前,它们还是小树苗,现在枝繁叶茂了,它们长得太大太快了,把地板砖都拱起来了。常常就触景生情,突然就感慨自己老了。辛巴也老了,它已经十二岁了,它在深圳出生长大,后随我旅居新西兰,又随我回来。它走在路上,一点没陌生感,就如它去新西兰时,也自信满满,一落地就把那里当家了,走在路上,总是兴高采烈的。
这些年回来探亲,走在路上,突然发现路边泊满了车子,小区的车位也不够用了。路上行走的,从前是行色匆匆的小年轻,现在多了很多两鬓花白的老人,好多熟人都变老了。而我自己,也年过半百了。
当然,不变的是高中同学聚会,谈论的还是“乡下崽”的旧事,也许只有这样,大家才会感觉永远年少青春吧。那个为追求美女同学而打赌喝墨水的阿聪,现在是大公司的老总了,可大家调侃起他来,还是口不留情,他呢,还一如既往的好脾气;那些年男同学追的女生,大家说起当年的她,依然还会动情或失落;那个多愁善感的少年,在其他的场所,可以侃侃而谈,但在聚会时,又变回了从前的他,木讷拙言,只静静地坐了,吃着饭菜,听大家说着老故事;聚餐过后,自号“青山派”弟子的牌友,照例会打通宵,但从不赌钱……
一切恍如梦幻,那么多人离开深圳,又有更多人来到这里,还有像我这样的,离开过,又再次回来,来来去去,过程就像反复翻开我的《深圳往事》一书,阅读关于我们,关于深圳这座城市的故事。小说的开头是这样的:
我是1981年春节前的一个月回到深圳的。我的祖籍是深圳龙华镇大良村。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前,我们每次回来,都喊回老家,喊回宝安。自从有特区后,就改喊回深圳了。而现在一喊宝安,大家都知道那是深圳的一个区。
之前的许多年,每次回老家探亲,我们都从韶关坐火车,到广州转车,然后在东莞的樟木头天堂围火车站下车,再搭我叔父的自行车回村。一路上,我们的车子在蜿蜒的公路上骑行。
(选自《深圳商报》2018年7月3日)
很赞哦! ( )
上一篇:前尘书事成云烟 姜 威
下一篇:我耳朵里的深圳 王 俊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