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1949—1979年,深圳火车站:说尽百年闲废兴

作者:蒋荣耀、南兆旭 来源:《岁月山河:百年深圳历史影像纪》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1-06 人已围观


 
对许多人来说,悬在罗湖火车站大楼顶部、由邓小平手书的“深圳”二字,是人们对深圳的第一印象。坐着列车南下,深圳是目的地也是最后一站,很多人的深圳记忆也是从罗湖火车站开始的。
 
从渊源来说,罗湖火车站已经历经百余年的历史。现在,无论是熙熙攘攘的人流,还是高大宏伟的建筑,都和昔日截然不同了。
 
要说到火车站,首先还得从九广铁路说起。由于香港与广州贸易频繁,1898年,港英政府与当时的清政府商议兴建连接香港与广州的铁路,清政府铁路大臣盛宣怀与英商怡和洋行于1899年签订了《广九铁路借款草合同》。该铁路计划修筑121英里,中间以深圳罗湖桥为界,分为两段。香港段铁路长22英里,由英国政府负责修建,资金由英国政府在香港发行公债筹集;另一段(今广深铁路)长度为99英里,由清政府负责修建。
 
清政府负责段铁路延迟到1911年才建成通车。按照规划,九广铁路在当时深圳墟设站,取名为深圳墟站。
 
深圳墟站始建于1910年,靠近深圳墟的西南角,大约在今天的深圳罗湖区解放路、和平路交汇处。1911年10月8日,一辆蒸汽火车抵达深圳墟站,举行通车典礼。
 
据记载,当时深圳墟站客货兼营,只有一个售票口和可摆放四条板凳的露天候车室。到了晚上,站内全靠煤油灯或蜡烛照明。
 
由于铁路贯通,给予深圳墟绝佳的发展机会,并逐渐形成深圳墟“长”而其他乡村墟市“消”的格局。根据1925年一份文献的记录,深圳墟形成了连接香港、沙头角福田等地区资源的经济活动中心。某种程度上说,深圳墟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边防小城。
 

 
1949年10月19日,粤赣湘边纵队宝深军管会主任刘汝琛带领100多人从布吉乘坐货运火车抵达深圳墟站接管深圳。
 
1950年,深圳墟站从东门老街迁到接近罗湖口岸和罗湖桥、与香港仅一桥之隔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罗湖火车站的所在地。
 
1953年,因深圳墟有连接九广铁路的便利,工商业发达,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宝安县政府决定把办公地址从南头迁至深圳墟(今蛟湖路附近),而深圳墟站也改称“深圳站”。
 
深圳站当时非常简陋,第一代候车室面积仅有35平方米,和之前在解放路口的车站比,唯一的进步就是不再是露天的了。
 
当年的铁路职工什么困难都不怕,他们自己动手,用多余的铁轨、枕木为柱,伐木裁板做顶,终于建成深圳站。据车站职工回忆,深圳站地势较低,周围都是泥塘和稻田,一下雨就被淹,都是车站职工挖塘泥、挑煤渣垫高铁路两侧,才建成了第一个站台。当时,车站门前有一个小广场,旅客从广场沿台阶拾级而上进入售票厅和候车室。左边是出入境大厅,由边防检查站和海关把守,从出入境通道望过去,就可以看见罗湖桥。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