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名人 > 近现代人物 近现代人物
访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陶一桃:“务实尚法”是深圳社会走向成熟稳健的标志
作者: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来源:《新时代深圳精神》 责任编辑:chen 2023-01-18 人已围观
深圳特区报:特区建立40年来,深圳从边陲小镇实现了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蝶变,“务实”可以说已经成为深圳人的精神底色,请您谈谈对“务实”精神的理解。
陶一桃:“务实”精神是深圳这座以改革起家的城市与生俱来的“敢闯”“敢干”城市品格的现实展现,是“敢为天下先”城市特质的真实写照,它构成了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伟大实践的扎实足迹。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务实”又形成了不断开创历史、创造奇迹的制度力量。
对“务实”精神的理解,不能脱离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经济特区的建立,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标志着中国社会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标志着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真正开始走上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正确之路。
所以,对经济特区的建设者们来说,经济特区不仅是穷则思变、革故鼎新的产物,更是向传统观念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讲,“务实”是观念更新的产物,是一种足以带动中国社会摆脱传统意识形态的束缚、由普遍贫穷走向共同富裕的观念力量;是推动、促进一个计划经济大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而成功地走向以“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标志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力量。
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已让“务实”成为今天中国的人文风貌。
深圳特区报:1992年,深圳蛇口竖起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标语牌,这一口号后又被人们评选为“深圳十大观念”之一。为什么“务实”精神能够得到深圳人的普遍认同?
陶一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当时直指传统计划经济的弊端,反映了跃跃欲试的深圳人开拓奋斗的迫切愿望与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所以这个口号一提岀来就具有震撼力、感召力与动员力。
这个口号之所以后来被评为“深圳十大观念”之一,并作为“务实”精神的生动表述而得到深圳人的普遍认同,是因为它既真实反映了特区建立之初奋斗的历史背景,又真实地体现了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奋斗历程,实干即务实,务实即实干。实干兴邦,即务实才能发展,务实才能创造,务实才能获得繁荣与富裕。人们认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个口号,实质上是对自己奋斗历程的认同,对自己所奉献的城市的认同,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认同与礼赞。
如果说,深圳经济特区40年来,以“先行先试”的实践与“敢为天下先”的气概与勇气,为推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进程提供了一种激荡人心的精神,而“敢闯”“创新”推动了足以影响亿万人的观念更新和思想解放,促进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与改革创新文化的形成,那么“务实”作为“敢为天下先”的行动,则给予了“敢闯”以奋斗的脚印。
深圳特区报:深圳出产“实干”,信奉“实践”。“务实”是深圳人对时代变化做出的最强回应,“务实”精神是如何深刻影响深圳今天的面貌的?
陶一桃:“务实”对深圳和在深圳奋斗的人们来说,是从昔日的边陲小镇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美丽蝶变,是激荡人心的创业故事,是不断创造奇迹的踏实脚步。
2019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超2.6万亿元,比1979年的1.96亿元增长了13000多倍,比2000年翻了11倍,居内地城市第三位,经济总量超过香港,也超过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全国的经济总量。以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计算,深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比1979年的606元翻了330多倍;2018年深圳出口值达1.63万亿元,出口规模连续26年居内地大中城市首位;2018年深圳市专利申请量达到22.86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0余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10倍。
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6年全国第一,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联合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的深圳—香港创新集群自2018年起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创新集群,仅次于日本的东京—横滨集群,超越美国的圣何塞—旧金山集群;根据《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深圳已连续三年位居地级市政府效率排行榜首位。“务实”给深圳带来的不仅仅是无限的精神力量,还有强大的物质力量与制度力量。
深圳特区报:从“实干”到“务实”,结合特区建立40年的实践,应该如何理解这种从行动到精神层面的升华提炼过程?
陶一桃:观念不能直接改变社会,但观念能改变人,而人能改变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实干”“务实”首先作为观念的力量影响人,从而影响人们的选择行为。不同的民族以不同的方式创造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以不同的方式塑造着不同的民族。从这个意义上说,从“实干”到“务实”是源于奋斗的思考,源于成功的总结,源于实践的升华。
深圳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具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显著移民文化特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敢闯”“敢冒险”的特区创新精神。据不完全统计,40年来,深圳创造了1000多项“中国第一”和120多项世界首创。每一项改革在全国都引起了阵阵回响,每一次突破都给传统计划经济撕开了一道道裂口,都把市场经济的活力注入正在转型的体制机制之中。这一创造奇迹的过程就是从“实干”到“务实”的观念与行动足迹的体现。
深圳特区报:“务实”“尚法”合并作为“新时代深圳精神”的一个词条,两者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
陶一桃:“务实”与“尚法”是行与知的统一,又是纲与目的关系。
从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初期来看,“务实”更多地表现为改革开放轰轰烈烈的行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更新完善,尤其是法律法规的完善,务实的行动既受法律保护,又受法律约束,成为市场中经济人的理性行为。
一方面,“务实”以尚法为准则;另一方面,“尚法”使“务实”更具有现实的力量,为其提供依据。可谓“纲举目张,执本末从”“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务实尚法是深圳社会走向成熟稳健的标志。
深圳特区报:1990年,“深圳精神”被概括为“开拓、创新、团结、奉献”,后经过2002年开展的“深圳精神如何与时俱进”大讨论活动被概括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新时代深圳精神”提出“尚法”这一新表述,从“守法”到“尚法”,表述变化意味着什么?
陶一桃:从“守法”到“尚法”,是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法治社会价值—文化形成的路径,塑造了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风格与风貌。
“守法”更多体现了来自“他律”的外在约束,“尚法”则更体现为法治社会公民的自觉与责任。强大的国家与发达的市场是我们所向往的,但前提是法治社会的完善。从“守法”到“尚法”,不仅反映了深圳自身法治社会建设的成熟与完善程度,而且反映了政府对法律的尊重并在依法办事的同时,一视同仁地受到法律的监督。这是“尚法”更深刻的意义。
陶一桃:“务实”精神是深圳这座以改革起家的城市与生俱来的“敢闯”“敢干”城市品格的现实展现,是“敢为天下先”城市特质的真实写照,它构成了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伟大实践的扎实足迹。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务实”又形成了不断开创历史、创造奇迹的制度力量。
对“务实”精神的理解,不能脱离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经济特区的建立,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标志着中国社会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标志着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真正开始走上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正确之路。
所以,对经济特区的建设者们来说,经济特区不仅是穷则思变、革故鼎新的产物,更是向传统观念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讲,“务实”是观念更新的产物,是一种足以带动中国社会摆脱传统意识形态的束缚、由普遍贫穷走向共同富裕的观念力量;是推动、促进一个计划经济大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而成功地走向以“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标志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力量。
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已让“务实”成为今天中国的人文风貌。
深圳特区报:1992年,深圳蛇口竖起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标语牌,这一口号后又被人们评选为“深圳十大观念”之一。为什么“务实”精神能够得到深圳人的普遍认同?
陶一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当时直指传统计划经济的弊端,反映了跃跃欲试的深圳人开拓奋斗的迫切愿望与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所以这个口号一提岀来就具有震撼力、感召力与动员力。
这个口号之所以后来被评为“深圳十大观念”之一,并作为“务实”精神的生动表述而得到深圳人的普遍认同,是因为它既真实反映了特区建立之初奋斗的历史背景,又真实地体现了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奋斗历程,实干即务实,务实即实干。实干兴邦,即务实才能发展,务实才能创造,务实才能获得繁荣与富裕。人们认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个口号,实质上是对自己奋斗历程的认同,对自己所奉献的城市的认同,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认同与礼赞。
如果说,深圳经济特区40年来,以“先行先试”的实践与“敢为天下先”的气概与勇气,为推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进程提供了一种激荡人心的精神,而“敢闯”“创新”推动了足以影响亿万人的观念更新和思想解放,促进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与改革创新文化的形成,那么“务实”作为“敢为天下先”的行动,则给予了“敢闯”以奋斗的脚印。
深圳特区报:深圳出产“实干”,信奉“实践”。“务实”是深圳人对时代变化做出的最强回应,“务实”精神是如何深刻影响深圳今天的面貌的?
陶一桃:“务实”对深圳和在深圳奋斗的人们来说,是从昔日的边陲小镇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美丽蝶变,是激荡人心的创业故事,是不断创造奇迹的踏实脚步。
2019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超2.6万亿元,比1979年的1.96亿元增长了13000多倍,比2000年翻了11倍,居内地城市第三位,经济总量超过香港,也超过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全国的经济总量。以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计算,深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比1979年的606元翻了330多倍;2018年深圳出口值达1.63万亿元,出口规模连续26年居内地大中城市首位;2018年深圳市专利申请量达到22.86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0余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10倍。
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6年全国第一,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联合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的深圳—香港创新集群自2018年起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创新集群,仅次于日本的东京—横滨集群,超越美国的圣何塞—旧金山集群;根据《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深圳已连续三年位居地级市政府效率排行榜首位。“务实”给深圳带来的不仅仅是无限的精神力量,还有强大的物质力量与制度力量。
深圳特区报:从“实干”到“务实”,结合特区建立40年的实践,应该如何理解这种从行动到精神层面的升华提炼过程?
陶一桃:观念不能直接改变社会,但观念能改变人,而人能改变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实干”“务实”首先作为观念的力量影响人,从而影响人们的选择行为。不同的民族以不同的方式创造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以不同的方式塑造着不同的民族。从这个意义上说,从“实干”到“务实”是源于奋斗的思考,源于成功的总结,源于实践的升华。
深圳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具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显著移民文化特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敢闯”“敢冒险”的特区创新精神。据不完全统计,40年来,深圳创造了1000多项“中国第一”和120多项世界首创。每一项改革在全国都引起了阵阵回响,每一次突破都给传统计划经济撕开了一道道裂口,都把市场经济的活力注入正在转型的体制机制之中。这一创造奇迹的过程就是从“实干”到“务实”的观念与行动足迹的体现。
深圳特区报:“务实”“尚法”合并作为“新时代深圳精神”的一个词条,两者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
陶一桃:“务实”与“尚法”是行与知的统一,又是纲与目的关系。
从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初期来看,“务实”更多地表现为改革开放轰轰烈烈的行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更新完善,尤其是法律法规的完善,务实的行动既受法律保护,又受法律约束,成为市场中经济人的理性行为。
一方面,“务实”以尚法为准则;另一方面,“尚法”使“务实”更具有现实的力量,为其提供依据。可谓“纲举目张,执本末从”“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务实尚法是深圳社会走向成熟稳健的标志。
深圳特区报:1990年,“深圳精神”被概括为“开拓、创新、团结、奉献”,后经过2002年开展的“深圳精神如何与时俱进”大讨论活动被概括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新时代深圳精神”提出“尚法”这一新表述,从“守法”到“尚法”,表述变化意味着什么?
陶一桃:从“守法”到“尚法”,是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法治社会价值—文化形成的路径,塑造了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风格与风貌。
“守法”更多体现了来自“他律”的外在约束,“尚法”则更体现为法治社会公民的自觉与责任。强大的国家与发达的市场是我们所向往的,但前提是法治社会的完善。从“守法”到“尚法”,不仅反映了深圳自身法治社会建设的成熟与完善程度,而且反映了政府对法律的尊重并在依法办事的同时,一视同仁地受到法律的监督。这是“尚法”更深刻的意义。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