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 第三产业 > 餐饮 餐饮
大鹏半岛品蟹(图文)
作者:廖虹雷 来源:《深圳风物志:民间美味卷》 责任编辑:yezi 2023-09-19 人已围观
大鹏半岛东西两侧的大亚湾和大鹏湾盛产各种蟹,其中有名的有膏蟹、花蟹、毛蟹和水蟹等。
清嘉庆《新安县志·舆地二》物产条载:“蟹族类不一,水乡皆有。扁大足阔者曰‘蝤蛑’,两螯无毛,异于常蟹。善候潮,潮来举二螯(俗称“蟹钳”),仰而迎;潮退折六足,俯而送。美在螯,甘在膏,膏应月为盈亏。匡初脱,柔如棉絮,通体脂凝,红黄杂糅,结为石榴子粒,俗名曰‘膏蟹’,海产上品也。‘小娘蟹’,惟邑独有,双螯长倍于身,甲五色,错釆如锦,味稍逊,邑人贱之。其余石蟹、竹蟹、毛蟹、扁蟹等,又其次也。”蟹类中深圳独有的“小娘蟹”,如今没见过,是否易名,还是异化了?不得而知。但是“蝤蛑”“毛蟹”犹存。
“蝤蛑”是膏蟹的古称,又叫“赤蟹”,大亚湾、大鹏湾的咸淡水交汇的河溪涌湾较多。膏蟹,唐代就已出名,时称“赤蟹”,唐·刘恂《岭表录异》中云:“赤蟹,母壳内黄赤膏,如鸡鸭子黄,肉白如猪膏,实其壳中,淋以五味,蒙以细面,为蟹华罗,珍美可尚。”1000多年前的唐代,深圳人就视膏蟹为最名贵的一种蟹,誉“蟹中之王”。
龙歧村花蟹又叫“梭子蟹”“枪蟹”,蟹壳颜色呈暗紫色,雄则略蓝,雌则青灰,均有青白色云斑或有点状花纹,故称“花蟹”。
如前所载,膏蟹之所以为王,一是个头大,小则半斤,大则一斤有余,蟹身共八足,后有两小足,足薄而圆阔,俗谓之“拨划子”。二是肉多味美,丰腴的蟹膏,像大闸蟹一样,雄蟹满如脂凝,食之腻黏甘香;雌蟹满囊黄卵,如石榴子饱满金黄,食之齿颊留香。
大鹏半岛盛产的花蟹以龙歧海域为著名。相传南宋端宗赵昰、卫王赵昺兄弟俩在最后的两三年间,于大鹏的一个小山村驻跸避难,这个小山村曾经是树立大宋旗帜的地方,被称为“龙旗村”。元兵灭宋后,村民为免屠村灭顶,改村名为“龙歧村”。
龙歧村花蟹又叫“梭子蟹”“枪蟹”,属节足动物甲壳类河蟹。葵涌籍作家蓝运彰介绍,花蟹形体较长,头胸甲扁中带隆,呈菱形,前缘多锯齿状,两侧各带一个突出的尖角,雄者狭长角尖,雌者椭圆角钝。蟹壳颜色呈暗紫色,雄则略蓝,雌则青灰,均有青白色云斑,或有点状花纹,故称“花蟹”。蟹的嘴在胸甲前端正中,脐蜷曲于胸部之下。蟹的背面有三个疣状突起,一个在胃区,两个在心区,蟹两个螯(箝)既长又大,其第四对足扁平似桨,性温顺,善游泳,常群栖浅海2至5米之海域,昼伏夜出;白天潜伏于海底沙滩表层,只露双目警惕周围,夜晚则出来觅食,食物对象是贝类、小鱼虾和海藻。
花蟹一般在“谷雨”至“立夏”期间产卵,蟹卵数以万计。雄蟹交尾和母蟹产卵后均会变瘦。可是到了秋天,花蟹食了肥壮的蚬贝类以后,均会长膏变肥,尤以农历十月初为最。因而大鹏、葵涌民谚有“十月禾花蟹”“十月朝,花蟹担断腰”之说。
毛蟹,生长在入海口的河涌溪涧淡水里,学名是中华绒螯蟹,甲壳纲方蟹科绒螯蟹属的一种。大鹏半岛的毛蟹,在外形上跟大闸蟹非常相似,稍不熟悉的人或不认真留意,是一下子难于分辨的。生长在大亚湾畔坝光盐灶村的薛丁奎先生告诉笔者,两者较明显的区别在于蟹盖的额齿和末对步足的尾节等。大闸蟹额齿尖,齿沟深,而深圳毛蟹额齿钝,齿沟浅。末对步足大闸蟹瘦尖,深圳毛蟹则扁尖。另外大闸蟹成熟个体要比深圳毛蟹成熟个体大一些,而且颜色较浅淡。毛蟹的螯足比其他蟹种粗壮,双螯生满绒毛,步足长而扁平。
毛蟹有个习性,每逢“寒露”至“霜降”节气之间,正是大量的雌毛蟹在雄毛蟹的“护卫”下,沿着河流山溪爬到海崖石滩产卵的时节。大鹏当地人抓蟹非常有趣:白天毛蟹躲在河溪石缝岩穴里纹丝不动,人们欲抓它也不容易;到了晚上,毛蟹则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地缓缓顺流而下。村民们正好利用这一特性,把溪水用石块拦一拦,再留一个口子,然后将一只长三余尺、直径尺把的竹篾蟹笼堵住溪水口,再用石块或草皮伪装一下,第二天早上,顺流而下的毛蟹不知中计,好几十只蟹把笼子装得满满的。
水蟹在蟹类中是较差的一种,因整个蟹身扁平少肉,螯壳内皆咸水,故谓为“水蟹”。“水蟹,自有味。广(粤)人取之,淡煮,吸其咸汁下酒①。”蟹族中还有一种未长成蟹的小螃蟹,当地人叫它为“蟛蜞”,蟛蜞像拇指般大小,没有蟹肉,一般不做菜,但可烧汤。烧出来的汤味道很鲜。另外,民间多用蟛蜞与酒糟(醪糟)一起腌制后,蒸熟吃,也是一道饭前小菜。
俗话说“九月吃公,十月吃母”,每年九至十月的蟹正是黄多油满之时;“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吃货瞄准了这个时机,可大饱口福。无论是膏蟹、花蟹,还是毛蟹,烹饪方法可蒸可煮可炒,亦可煲粥、入汤。最常烹做的吃法是原汁原味的“清蒸”,把蟹用毛刷洗净后,不需放油盐而整只隔水蒸熟,再蘸香醋或葱头酱油吃食,味道妙不可言。
“姜葱蟹”是把蟹斩件,起油镬,用姜葱猛火爆炒,倒入一小匙料酒和生抽熄火焗三几分钟,上碟,酥香扑鼻。
“姜葱蟹”,是把蟹斩件,起油镬,用姜葱猛火爆炒,倒入一小匙料酒和生抽熄火焗三几分钟,上碟,酥香扑鼻。如果预先把粉丝炒熟,把姜葱蟹加咖喱与粉丝拌炒一下入瓦煲,便是驰名的姜葱粉丝蟹皇煲了。
时下流行“黄金膏蟹”,也是把膏蟹过油后和咸蛋黄酥炒,上碟,色香味极佳。如果把蟹箝(螯)的肉掏出,与鲜虾剁成膏酱,伴上咸蛋黄,再酿成蟹箝样子炸熟,不仅好吃,还有个好听的菜名,叫作“百花酿蟹箝”。再如果把蟹肉撕成一丝丝,和鸡蛋清、葱丝做成“蟹柳羹”,便是一道上得了大台的高级筵席菜肴。
深圳还有道名菜“盐焗重皮蟹”。所谓“重皮蟹”就是在每年秋天换季时分,蟹会“蜕壳”,蜕去旧壳会长出一层新壳,蟹就长大一圈;软壳长硬之前,蟹难以觅食,所以它把身体吃得肥肥胖胖。旧蟹壳将去新壳将生,两壳上下重叠并存,其新壳软肉可食。这时把重皮蟹抓来,放入清水锅中,慢慢地加以文火,让蟹在温水中游着慢慢地烫死,但是此时千万不能太急火猛,以免把蟹的膏浆或蟹黄油煮溢出来。然后取出半熟的重皮蟹用干净的草纸包扎,接着把粗盐在砂煲上炒至啪啪发烫,再把炽热的盐覆盖着“纸包蟹”(每只蟹半斤盐的分量),重皮蟹在高温盐里焗了十几分钟后,将盐粒拨去,蟹香味道立即扑鼻而来,蟹的肉质细嫩,蟹皮柔软可口,风味独特;蟹肉芳香浓郁,黄油膏肥,令人胃口大振。
蟹在医药上可入药,有解结散瘀、养筋益气,治疔疮、理经脉以及生产后腹痛之效。蟹,偏寒湿,高胆固醇,所以民间认为不可多食,食时常伴浙醋或吃后喝小碗姜糖水,祛寒湿。
注释:
① 引自唐代刘恂《岭表录异》。
清嘉庆《新安县志·舆地二》物产条载:“蟹族类不一,水乡皆有。扁大足阔者曰‘蝤蛑’,两螯无毛,异于常蟹。善候潮,潮来举二螯(俗称“蟹钳”),仰而迎;潮退折六足,俯而送。美在螯,甘在膏,膏应月为盈亏。匡初脱,柔如棉絮,通体脂凝,红黄杂糅,结为石榴子粒,俗名曰‘膏蟹’,海产上品也。‘小娘蟹’,惟邑独有,双螯长倍于身,甲五色,错釆如锦,味稍逊,邑人贱之。其余石蟹、竹蟹、毛蟹、扁蟹等,又其次也。”蟹类中深圳独有的“小娘蟹”,如今没见过,是否易名,还是异化了?不得而知。但是“蝤蛑”“毛蟹”犹存。
“蝤蛑”是膏蟹的古称,又叫“赤蟹”,大亚湾、大鹏湾的咸淡水交汇的河溪涌湾较多。膏蟹,唐代就已出名,时称“赤蟹”,唐·刘恂《岭表录异》中云:“赤蟹,母壳内黄赤膏,如鸡鸭子黄,肉白如猪膏,实其壳中,淋以五味,蒙以细面,为蟹华罗,珍美可尚。”1000多年前的唐代,深圳人就视膏蟹为最名贵的一种蟹,誉“蟹中之王”。
龙歧村花蟹又叫“梭子蟹”“枪蟹”,蟹壳颜色呈暗紫色,雄则略蓝,雌则青灰,均有青白色云斑或有点状花纹,故称“花蟹”。
如前所载,膏蟹之所以为王,一是个头大,小则半斤,大则一斤有余,蟹身共八足,后有两小足,足薄而圆阔,俗谓之“拨划子”。二是肉多味美,丰腴的蟹膏,像大闸蟹一样,雄蟹满如脂凝,食之腻黏甘香;雌蟹满囊黄卵,如石榴子饱满金黄,食之齿颊留香。
大鹏半岛盛产的花蟹以龙歧海域为著名。相传南宋端宗赵昰、卫王赵昺兄弟俩在最后的两三年间,于大鹏的一个小山村驻跸避难,这个小山村曾经是树立大宋旗帜的地方,被称为“龙旗村”。元兵灭宋后,村民为免屠村灭顶,改村名为“龙歧村”。
龙歧村花蟹又叫“梭子蟹”“枪蟹”,属节足动物甲壳类河蟹。葵涌籍作家蓝运彰介绍,花蟹形体较长,头胸甲扁中带隆,呈菱形,前缘多锯齿状,两侧各带一个突出的尖角,雄者狭长角尖,雌者椭圆角钝。蟹壳颜色呈暗紫色,雄则略蓝,雌则青灰,均有青白色云斑,或有点状花纹,故称“花蟹”。蟹的嘴在胸甲前端正中,脐蜷曲于胸部之下。蟹的背面有三个疣状突起,一个在胃区,两个在心区,蟹两个螯(箝)既长又大,其第四对足扁平似桨,性温顺,善游泳,常群栖浅海2至5米之海域,昼伏夜出;白天潜伏于海底沙滩表层,只露双目警惕周围,夜晚则出来觅食,食物对象是贝类、小鱼虾和海藻。
花蟹一般在“谷雨”至“立夏”期间产卵,蟹卵数以万计。雄蟹交尾和母蟹产卵后均会变瘦。可是到了秋天,花蟹食了肥壮的蚬贝类以后,均会长膏变肥,尤以农历十月初为最。因而大鹏、葵涌民谚有“十月禾花蟹”“十月朝,花蟹担断腰”之说。
毛蟹,生长在入海口的河涌溪涧淡水里,学名是中华绒螯蟹,甲壳纲方蟹科绒螯蟹属的一种。大鹏半岛的毛蟹,在外形上跟大闸蟹非常相似,稍不熟悉的人或不认真留意,是一下子难于分辨的。生长在大亚湾畔坝光盐灶村的薛丁奎先生告诉笔者,两者较明显的区别在于蟹盖的额齿和末对步足的尾节等。大闸蟹额齿尖,齿沟深,而深圳毛蟹额齿钝,齿沟浅。末对步足大闸蟹瘦尖,深圳毛蟹则扁尖。另外大闸蟹成熟个体要比深圳毛蟹成熟个体大一些,而且颜色较浅淡。毛蟹的螯足比其他蟹种粗壮,双螯生满绒毛,步足长而扁平。
毛蟹有个习性,每逢“寒露”至“霜降”节气之间,正是大量的雌毛蟹在雄毛蟹的“护卫”下,沿着河流山溪爬到海崖石滩产卵的时节。大鹏当地人抓蟹非常有趣:白天毛蟹躲在河溪石缝岩穴里纹丝不动,人们欲抓它也不容易;到了晚上,毛蟹则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地缓缓顺流而下。村民们正好利用这一特性,把溪水用石块拦一拦,再留一个口子,然后将一只长三余尺、直径尺把的竹篾蟹笼堵住溪水口,再用石块或草皮伪装一下,第二天早上,顺流而下的毛蟹不知中计,好几十只蟹把笼子装得满满的。
水蟹在蟹类中是较差的一种,因整个蟹身扁平少肉,螯壳内皆咸水,故谓为“水蟹”。“水蟹,自有味。广(粤)人取之,淡煮,吸其咸汁下酒①。”蟹族中还有一种未长成蟹的小螃蟹,当地人叫它为“蟛蜞”,蟛蜞像拇指般大小,没有蟹肉,一般不做菜,但可烧汤。烧出来的汤味道很鲜。另外,民间多用蟛蜞与酒糟(醪糟)一起腌制后,蒸熟吃,也是一道饭前小菜。
俗话说“九月吃公,十月吃母”,每年九至十月的蟹正是黄多油满之时;“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吃货瞄准了这个时机,可大饱口福。无论是膏蟹、花蟹,还是毛蟹,烹饪方法可蒸可煮可炒,亦可煲粥、入汤。最常烹做的吃法是原汁原味的“清蒸”,把蟹用毛刷洗净后,不需放油盐而整只隔水蒸熟,再蘸香醋或葱头酱油吃食,味道妙不可言。
“姜葱蟹”是把蟹斩件,起油镬,用姜葱猛火爆炒,倒入一小匙料酒和生抽熄火焗三几分钟,上碟,酥香扑鼻。
“姜葱蟹”,是把蟹斩件,起油镬,用姜葱猛火爆炒,倒入一小匙料酒和生抽熄火焗三几分钟,上碟,酥香扑鼻。如果预先把粉丝炒熟,把姜葱蟹加咖喱与粉丝拌炒一下入瓦煲,便是驰名的姜葱粉丝蟹皇煲了。
时下流行“黄金膏蟹”,也是把膏蟹过油后和咸蛋黄酥炒,上碟,色香味极佳。如果把蟹箝(螯)的肉掏出,与鲜虾剁成膏酱,伴上咸蛋黄,再酿成蟹箝样子炸熟,不仅好吃,还有个好听的菜名,叫作“百花酿蟹箝”。再如果把蟹肉撕成一丝丝,和鸡蛋清、葱丝做成“蟹柳羹”,便是一道上得了大台的高级筵席菜肴。
深圳还有道名菜“盐焗重皮蟹”。所谓“重皮蟹”就是在每年秋天换季时分,蟹会“蜕壳”,蜕去旧壳会长出一层新壳,蟹就长大一圈;软壳长硬之前,蟹难以觅食,所以它把身体吃得肥肥胖胖。旧蟹壳将去新壳将生,两壳上下重叠并存,其新壳软肉可食。这时把重皮蟹抓来,放入清水锅中,慢慢地加以文火,让蟹在温水中游着慢慢地烫死,但是此时千万不能太急火猛,以免把蟹的膏浆或蟹黄油煮溢出来。然后取出半熟的重皮蟹用干净的草纸包扎,接着把粗盐在砂煲上炒至啪啪发烫,再把炽热的盐覆盖着“纸包蟹”(每只蟹半斤盐的分量),重皮蟹在高温盐里焗了十几分钟后,将盐粒拨去,蟹香味道立即扑鼻而来,蟹的肉质细嫩,蟹皮柔软可口,风味独特;蟹肉芳香浓郁,黄油膏肥,令人胃口大振。
蟹在医药上可入药,有解结散瘀、养筋益气,治疔疮、理经脉以及生产后腹痛之效。蟹,偏寒湿,高胆固醇,所以民间认为不可多食,食时常伴浙醋或吃后喝小碗姜糖水,祛寒湿。
注释:
① 引自唐代刘恂《岭表录异》。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