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 第三产业 > 餐饮 餐饮

扫码关注

寻味坪山 金龟橘

作者:廖虹雷 来源:《深圳风物志:民间美味卷》 责任编辑:yezi 2023-09-20 人已围观

寻味,字面上好理解,就是“寻找味道”;但是,广东话里还有一层意思,是“返寻味”,重点在“返”,即是“还想吃”。寻味,重在回味和留恋。

坪山金龟橘有何值得寻味和留恋?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笔者有机会去过几次坪山镇金龟村,在成片的金龟橘园里赏橘、摘橘、尝橘。金灿灿的橘子,龟裂着几道褐纹,仿佛对着你咧口欢笑。轻轻剥去薄薄的橘皮,露出饱满多汁的果瓣,掰一两瓣放在嘴里细嚼,甜酸甜酸的,满口清香,生津止渴。此情此味,至今难忘。

坪山金龟橘,跟南头荔枝、石岩沙梨、大鹏鲍鱼、沙井蚝、云片糕齐名,都是饮誉深港的著名特产。

《宝安人文风物》一书曰:“金龟橘,被子植物门,芸香科,是常绿小乔木,开白色花,果扁圆形,橙红色,肉多子小,味道酸甜适中,果供生食或加工,果皮、核、叶供药用。”嘉庆《新安县志·舆地略·物产》载:“橘为树,白花赤实,皮既馨香,又有佳味。”坪山一带清代为归善县(今惠阳)地,其产橘历史悠久。金龟村自然条件优越,水土、气候优良,土层肥沃,光照充足,最适宜种植果木。据载,当地有100多年金龟橘树的种植史,群众有丰富种植经验。小小的金龟村,金龟橘的产量曾达20多万斤,其中有株产达800多斤。金龟橘大而色艳,汁多味甜,清香可口,深受国内外人士欢迎。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笔者有机会去过几次金龟村,在成片的金龟橘园里赏橘、摘橘、尝橘。金龟橘吃起来甜酸甜酸的,满口清香,生津止渴。此情此味,至今难忘。
 
金龟橘,只产于坪山镇金龟村(今坪山街道金龟社区),别的地方没有。有人说此橘因“金龟村”得名,又有人说此村以名果“金龟”而命名。到底是先有“村”还是先有“果”,这个问题恰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有趣。暂且撇开谁先谁后之争,金龟橘是坪山乃至深圳独一无二的甜橘品种。

金龟村曾是坪山人民公社的一个大队,后来是一个大的行政村,辖下有坪头岭村、田作村、半坝村等7个小自然村,每个小村子几十户百把人口。早在清光绪年间从粤、赣、湘交界的客籍地区,先后迁徙到这片丘陵山窝立村垦耕。由于山地贫瘠少水,村民除了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外,家家户户以种植金龟橘为主要经济来源。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盛时期,每户都种植数亩乃至10多亩,开花育果季节,精心施用农家肥,培土修枝勤打理,橘树长势很好,果子结得好吃。丰产年景,各个家庭可收成4000至6000斤,每斤卖0.28元,在当时是笔不小的收入。整个金龟行政村年产数十万斤的金龟橘,全部由上级农副土产购销部门收购,出口到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龟,在民间被视为有灵性和长寿的吉祥物。金龟橘,皮薄、水多、肉厚、籽少、汁甜,口感好;同时,金龟橘的意头(口彩)也相当好。所以,当地人喜欢用它做寿庆礼物和初一、十五及时节拜神之供品。大鹏、龙岗、深圳墟甚至香港等当地上了点年纪的人,至今还四处打听有没有金龟橘售卖呢。

可惜,近年笔者去了几趟金龟村,故地寻味金龟橘,无果。只好在村边荔枝园的一个农家乐餐厅吃田园莱。从村民那打听到金龟橘濒临消失的一些情况。改革开放后,乡民施用化肥代替农家肥,土质退化,金龟橘品质也异化,果子变小,味道变酸,面对市场上越来越漂亮的蜜橘、朱砂橘、四季橘和砂糖橘竞争对手,金龟橘的价格非常低,销路一落千丈,果农再也无心种植和管理橘园。20世纪80年代初,时逢深圳大力发展荔枝、龙眼,每斤荔枝卖到几元乃至十几元,而金龟橘只卖一元左右,于是村民便纷纷改种荔枝、龙眼。到了90年代,金龟橘树又遭到病虫害的致命打击。金龟橘树死的死,枯的枯,面积锐减。其后,深圳推进农村城市化,大力发展交通和建立工业区,政府征用了这一大片果林地,最后的果园没了。数万株金龟橘至今只剩下零星的百把株残树老枝,果实也不能吃。金龟橘,名存实亡。我想,百年特产,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说没就没了吧。

据说,面对金龟橘的销声匿迹。深圳市和坪山新区的有关农科部门,正想方设法抢救、改良和发展金龟橘这一传统名优产品,以图带动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