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非遗 非遗

扫码关注

传统美术:麦秆画(聂氏)

作者:许雨燕 邱文清 来源:深圳非遗·第一辑 责任编辑:manman 2024-09-04 人已围观

 
非遗名片

麦秆画,据考源自古代宫廷,其渊源可溯至隋朝。宋朝天圣年间,河南清丰民间麦秆画已十分有名,用麦秆拼贴的各种头饰、贴画风靡豫北。麦秆画(聂氏)则盛于明朝宣德年间的河南清丰。

第一代传承人聂万卷(1819—卒年不详),清朝道光年间河南清丰的著名麦秆画艺人,研制出平贴技法,用植物胶、皮胶粘贴出“观音”“生肖”“五福捧寿”“吉祥花草”等,在集市、庙会出售,深受大众喜爱。

第二代传承人聂云路(1854—卒年不详),号“聂大能”,制作多品样麦秆画,拓展麦秆画发展空间。

第三代传承人聂维学(1885—卒年不详),将熨烫、漂煮等制作工艺发展成为聂氏套路,水平炉火纯青。

第四代传承人聂绍贡(1911—卒年不详),著名民间艺人,以麦秆画、纸扎等手艺谋生。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参加安阳文教局民间美术展览,广获好评。

第五代传承人聂远征(1955—),20 世纪 80 年代初子承父业,着力于还原麦秆画古色古香的韵味。

第六代传承人聂亚平(1990—),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自幼家承研习麦秆画技艺,充分挖掘其吉祥祝福内涵,并结合现代审美需求完善制作工艺。2013年,移居深圳,于海内外传承发扬麦秆画(聂氏)。

第七代传承人袁桂喜(1988—),耐心执着、悟性高,其作品精细入微,富含情趣神韵:绘仙女,姿态嫣然、眉目含情;描猛虎,傲啸山林、气势雄浑;形牡丹,富贵祥和、前程似锦;状奔马,惟妙惟肖、腾云驾雾。

项目特征

麦秆画(聂氏)历史悠久,扬名中外。它制作精巧、艺术品位高,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绿色民间艺术珍品。贴画以“吉祥花草”为主,如:兰花又称兰荪,且“荪”与“孙”同音,象征子孙兴旺;而萱草又名黄花草、紫萱、忘忧草等,宜子孙……吉祥麦秆画是“以形造意”的民间传统艺术。麦秆画具有古老性、广泛性、珍稀性和濒危性等特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丰富的文化内涵铸造了麦秆画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一)古老性特征

传统麦秆画起源于隋朝,是一项古老的传统工艺。其艺术表现形式为:将植物麦秆的自然光泽和纹理,通过熨烫碳化,麦秆随温度高低产生神奇的过渡色彩,给人以古朴纯真的原始之美的享受。
 
 
(二)广泛性特征

传统麦秆画采用天然植物麦秆手工制作,是劳动者的智慧结晶。历经几十年市场磨炼和技术革新,作品分为多个尺寸,有 300 余种构图样式,题材、内容丰富,且具有很强的市场操作性。

(三)珍稀性特征

编织式技法、平贴式技法、多层次技法与立体浮雕式技法相互融合,发展形成独特麦秆画(聂氏)技法,麦秆画(聂氏)作品形象逼真、古朴典雅,且蕴含文化内涵,具有唯一性、珍稀性特征。

(四)濒危性特征

由于传统麦秆画对材料品质和工艺要求甚高,普通人不易掌握。将麦秆用中草药水浸泡后,包之以棉,根据存放时间与温差,使其原有自然色彩变为所需的不同色彩,工序较为复杂,目前熟练掌握此技法者甚少,具有濒危性。

(五)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传统麦秆画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色彩逼真,栩栩如生。人民大会堂、亚运村纪念馆、德国柏林市政大厅等都悬挂有这一高雅艺术品。传统麦秆画在世界多国艺术展览中为中华民族争得荣誉,被文化和旅游部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麦秆画的自然光泽和纹理因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光泽和色彩,如慢慢加温熨烫使麦秆碳化,则麦秆光亮效果胜似乌金,色彩亮丽而典雅柔和、惟妙惟肖。麦秆源自自然,通过劳动者的智慧将其变为艺术品,这对研究艺术史乃至民族文化的形成都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无论达官贵人抑或是普通百姓,对麦秆画都喜闻乐见,麦秆画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对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国际文化交流都起着积极作用。

精编访谈

主持人:滚滚的麦浪、金色的麦秆、梦里的家乡……这是麦秆画(聂氏)向我们呈现的风景。老师咱们今天要聊您的麦秆画(聂氏),既然是麦秆画,也就是说跟麦子相关吗?
聂亚平:是的。我出生在河南清丰县一个小山村,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地麦秆资源比较多。小时候父亲跟我说,爷爷那个年代,把麦秆收割下来后,会盘成龙的形状,用花镶嵌,然后挂在墙上,这是麦秆画最早的形式。后来,这项技艺逐渐完善,除了用麦秆编织之外,我们还研发了剪刻、熨烫等工艺种类,来丰富麦秆画的表现形式。我手里拿的就是收割下来的麦秆,需要清洗、剥掉外皮、水煮、用中草药浸泡以防腐防潮,这样的麦秆长期不会变色。我爷爷当年做的麦秆画现在还在我们家里挂着,只要保存得当,不要放在特别潮湿的地方,麦秆画能够保存非常长的时间。麦秆画是一门比较象形的艺术,比如说我想做一朵花,就可以用原色的麦秆进行拼贴,做成花的形状。
 

 
主持人: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麦秆画的呢?
聂亚平: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有麦秆画,因为我行动不太方便,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出去玩,爸爸就给我剪刀,让我帮忙剪一些图案或者是画一些简单的作品。
主持人:您出生在一个麦秆画世家?
聂亚平:对,爸爸妈妈都是做麦秆画的。因为当时美术生都要去辅导班培训,但因为我身体不太好,上下楼十分不便,父母也没有办法去学校陪我,所以我没有专修美术专业,而是在家里跟爸爸学。
主持人:您的身体是出了什么状况吗?
聂亚平:运动神经元受损。高中时,有一次发高烧去医院治疗,去的时候是走路进去,回来就坐轮椅了。当时要做脊柱插管,在治疗过程中,我的病情突然极度恶化。发展到母亲递给我半杯水,我连水杯都握不住……出院的时候我已经站不起来了,只能坐着轮椅。不过这几年,身体已经在逐渐恢复了。
 
主持人:您是什么时候来的深圳?
聂亚平:我是 2014 年落户深圳的。深圳这边福利真的挺好,深圳市残联给我们这些残障人士提供辅具,比如站立床,我把自己绑到站立床上面,让同事把我摇起来,我就又站起来了,真的很开心。
主持人:我发现您性格特别好,您反复告诉我“我很多时候是站着的”“我是可以站着的”……真的,您很阳光、很乐观!您可能是第一个这样“走”进我们演播厅的。
聂亚平:这个可能是受我爸爸影响。在旁人看来他的女儿身体不好,多灾多难,但我爸爸很乐观,觉得遇到困难就去解决。2013 年,我大学毕业,不想再过分依赖父母的保护,想靠自己养活自己,我父母当时挺反对。我在网上投简历,后来有幸被深圳一家企业录取,就来了深圳。爸爸送我来深圳,待了三四天就走了。我当时特别坚定地跟我爸说,就算试用期不过在街头要饭,我也要留下来。我的要求非常低,工资不重要只要能录取就行。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采购,公司是做电商的,是一家采购手机壳、配件、办公用品的福利企业。工作做完之后,我还向经理申请一块儿去帮忙贴工艺品,只要有活儿我都想干,还生怕自己做得不好。我觉得选择来深圳很幸运,我当时做的这个决定,可能正在改变我的一生。
主持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您又把麦秆画给捡起来了?
聂亚平:2014 年,我开始自己租房子,有了私人空间。当时身边有很多小伙伴,有残障人士当然也有身体健全的朋友,我让父母寄了一些麦秆画材料到深圳来,这些小伙伴觉得很有意思,就和我一起做,我也很有信心把它做好,不久就离职全身心投入麦秆画的制作中了。
主持人:所以您现在带了学生吗?
聂亚平:带。我的学生主要是两个群体,一个是残障人士,另一个就是大学生们。我们会承接一些订单,他们做的作品都可以进行销售,所以我们公司是完全有自我循环、造血能力的。
主持人: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项目,应该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它。
 
 
聂亚平的徒弟:我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留下的后遗症是不能走路。通过朋友介绍,我认识了聂老师。刚开始纯粹是由于好奇,接触一段时间后爱上了麦秆画,开始跟着聂老师学。她不光教会了我糊口的本事,还教会了我即使身体不便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理想和事业。
主持人:温婉的笑容,柔弱的双肩,她们撑起了麦秆画(聂氏)传承的一片天,让我们一起祝福她们!

传承活化

传承人聂亚平努力将麦秆画(聂氏)这门传统手艺从河南带到深圳,并生根发展,她和先生精心制作的麦秆画作品多次获奖,她在深圳成立工作室开班授徒,并以进社区、进校园等形式发扬麦秆画技艺,同时也引领特殊人群,诸如残障人士学习麦秆画,总覆盖人数达 5000 多人次。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美丽、善良、健康,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聂亚平努力赋予麦秆画这项传统民间工艺新的生命,在点亮自己的同时,也点燃了古老技艺传承的星星之火,让其升华延续。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