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非遗 非遗

扫码关注

传统美术:烙画艺术(光明)

作者:许雨燕 邱文清 来源:深圳非遗·第一辑 责任编辑:manman 2024-09-04 人已围观

 
非遗名片

烙画艺术,其历史逾 2000 年,源起西汉,兴盛于东汉,后因连年灾荒、战乱一度失传,直至清光绪三年(1877)才被河南南阳一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逐渐形成以河南、河北等地为代表的几大派系,除南阳外,河南、河北、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和安徽等地的烙画艺术也都十分活跃,可以说是高手辈出。

第一代传承人汪锦荣(生卒年不详),清末江苏常州人,创办常州汪义大梳篦店,始用炭基烧红金属笔头,后以钳夹住笔头,烫烙山水画、人物画、动物画或花鸟画,用以装饰木梳梳背以及篦箕等产品。

第二代传承人汪正和(1894—1927),江苏常州人。自幼学习描花、烫画,制作篦箕木梳。15 岁起开始在父亲汪锦荣开设的汪义大梳篦店学做篦箕木梳(包括描花、烫画)。

第三代传承人汪葆诚(1918—1999),汪正和之子,江苏常州人,自幼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对烙画产生兴趣。1933 年起学习制作梳篦以及在梳篦上刻字、描花、烫画,1937 年汪葆诚创办“和记汪义大梳篦店”。1955 年公私合营后汪葆诚进入常州梳篦厂工作,直至 1978 年退休。

第四代传承人汪鹤鸣(1942—),江苏常州人,1963 年开始学习烙画,推动“常州烙画”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五代传承人张守福(1975—),自幼喜欢绘画,师承烙画名家汪鹤鸣。2015 年,成立深圳市烙画艺术协会。2016 年,创建光明烙画基地。

项目特征

烙画艺术历经五代传承、发展,如今已然成为一项具有深圳特色的传统艺术。其在创作时,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还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艺术特征、民俗特征、手工技法特征和环保特征明显,具有较高的文化经济价值。

(一)艺术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烙画是以木烙花筷子为主发展起来的。木烙花筷子选用冬青木,质地优良,工艺精湛,性寒凉,色洁白,用香油浸泡后,呈象牙黄色,气味清香,有助于养生。工匠们用手工在方头筷面上烙绘出的画面,典雅精美,可供欣赏,因而木烙花筷子又成为收藏者的所爱。当代烙画已发展到丝绢、宣纸上,成为类似于国画的艺术品,备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二)民俗特征

烙画艺术根植于民间,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多取材自民间喜闻乐见的素材,创作者是能书会画、有知识的农民。它既受到农民的喜爱,又受到上层社会人士的青睐。

(三)手工技法特征

烙画又名烫画,烙画者利用烙铁的热度、巧妙的手法和熟练的绘画技巧,将木板烙煳,使其呈现出深浅不同的褐色图案,具有手工技法特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四)环保特征

烙画取材广泛,绿色环保,画面丰富,永不褪色,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古朴典雅,清新秀丽,独具特色。

(五)文化经济价值

烙画是一门熔古铸今、独特而又充满感染力的艺术。它与其他绘画的造型原则一致,十分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其质感美往往诱发观者用手触摸,满足触觉愿望,具有极大的艺术赏析价值;它累积了许多前人的经验与智慧,为研究过去的社会文化、色彩文化、民俗文化、工艺发展等提供了重要的史料。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烙画艺术已运用在家具和家居装饰上,有着很高的市场经济价值。烙画艺术品不仅雅俗共赏,还能流传百世,近年来,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多次在国际国内艺术博览会上及各类艺术大展中展露风采,已成为一种风格高雅的艺术欣赏品和馈赠国际友人的礼品,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客商。
 
 
精编访谈

主持人:烙画是中国古老珍稀的画种之一,它不是通过水墨而是通过高温烙笔,在木板上烫烙出精湛的艺术品。
张守福:现在的烙画是用电烙铁在不同的物体上通过碳化原理做成一幅画,有点像是温度的艺术,它通过和物体接触的温度高低、时间长短,呈现出不一样的画面。
主持人:彩色的烙画作品多吗?
张守福:根据观众的喜好和我们匠人师傅的习惯,会做一些彩色的作品,颜色会鲜艳一点儿。
主持人:彩色的烙画会掉颜色吗?这看上去很立体。
张守福:不会。立体是因为它被烫的地方温度不一样,所以凹痕是不同的。我还创作了深圳地标建筑《平安金融大厦》《深圳拓荒牛》这几幅作品,都是我去市委那边拍照片回来进行临摹创作的。
主持人:您的这幅作品中拓荒牛身上的立体感特别明晰。
张守福:对,烙画可以呈现不同题材,有版画的效果。
 
主持人:烙画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张守福:烙画起源于西汉,兴盛于东汉,距今有 2000 多年。它最早的发源地是河南南阳,后来慢慢传到全国各地。最早的烙画,由于工具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没能保存到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对这个画种很重视,在河南建造了一个国有企业,就是现在的烙画厂。
主持人:您当时是怎么接触到烙画的?
张守福:我在 2001 年左右到深圳创业,有缘接触到朱培杏老师,当时就很好奇,他拿电烙铁在木板上画,有时候烫狠了还会冒烟,发出一种木香味。
主持人:之前您没听说过烙画?
张守福:没有。刚来深圳时我从事汽车行业,之后才接触到烙画。
主持人:您之前一点儿烙画知识和基础都没有,怎么会突然对它感兴趣?
张守福:和个人性格有关系,我喜欢安静,一个人静悄悄地拿电烙铁涂画,找到自身快乐,对它的兴趣越来越大,很想跟老师学习。
 
主持人:那汽车行业的工作还在做吗?
张守福:我一边做着汽车行业的工作,一边学烙画。烙画这个行业,因为小众,且不能批量生产,基本上没有什么市场,必须有其他的经济来源才能继续。
主持人:换句话说,烙画并不能够帮您谋生?既然靠它挣不到钱,为什么您还在做烙画?
张守福:我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和乐趣。再加上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画种,我想帮老师做一些展览,参加一些活动。像在 2015 年,我做了一个全国烙画展。
主持人:都是您自己的作品,还是收来的作品?
张守福:是全国老师的作品集锦,我只是在深圳光明区(原光明新区)搞了一个全国性质的展览。从此之后,这个展览每年举办一次。我希望通过这个场地,让更多的作品在这得到展示。这个展览的所有经费全是我出的,包括策展的钱,都是我靠卖机油,赚得的一点儿小钱。
主持人:用汽车行业挣来的钱,来做烙画展览?您这是真爱,这是很艰难的。
张守福:我认识老师好几年了,在他参加第二届烙画展后,正式拜他为师。作为烙画艺术传承人,除了个人传承发展烙画艺术,我更强调群体艺术才华的贡献,对它进行最广泛的传播。
主持人:铁笔抒胸臆,丹青展世界。烙画是燃烧的艺术,一块块木板在匠人的手中经过千百次的烫烙,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蕴。
 
 
传承活化

从滚烫的火针到粗细不一的烙笔,烙画在历史长河中不知不觉已走过 2000 多年。它演绎着一代代烙画匠人的匠心独运,也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作为一项极其小众的传统艺术,为了能够被大众所认知和传承,第五代传承人张守福先后成立深圳市烙画艺术协会和光明烙画基地,并策划全国性烙画艺术展等,他所做的并不只是个体传承,而是统筹百家名作,做最大化的推广传播。希望在开放包容的深圳,古老的烙画艺术能够持续焕发新的生命力,续写其千年不朽的传奇。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