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地名起源 地名起源

扫码关注

深圳墟何以称"东门"

作者:廖虹雷 来源:《深圳风物志·风土人情卷》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3-06-16 人已围观

“深圳墟”,农耕时代的一个乡间集市,后来是个小城镇。1953年宝安县城从南头迁此,深圳墟成为县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它已是县属边防小镇,但老百姓还是习惯叫它“深圳墟”。把深圳墟称作“东门老街”则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为的是把它与“深圳市”区别开来。
 
那么,“深圳墟”有多少年历史?它固然比不上南头古城大鹏所城时间久远,却有三四百年的岁月。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编纂的《新安县志·墟市》就有关于“深圳墟”的记载。有些文章材料说“深圳墟建于明永乐八年(1410)”(笔者也曾误用过),但后来查阅明代万历壬寅年(1602)《广东通志》:只有“月岗屯墟”(今蔡屋围桂园路地王一带)和“下埗墟”(今下步庙),却没见“深圳墟”出现;也就是说康熙县志前80多年还未形成“深圳墟”。到了1688年月岗屯墟与深圳墟并存,后来月岗屯墟又消失了。究竟何时何因只剩下深圳墟的,容日后慢慢研究。
 
据当地多部姓氏谱牒记载,其实深圳墟形成之前,在元明期间甚至更早的宋代,深圳周边就已建立沙头村、笋岗村、泥岗村、罗湖村等村落。
 
从蔡屋围蔡氏族谱了解到:蔡安公九世祖蔡法俊、蔡基俊两兄弟于明洪武元年(1368),由东莞大井迁至宝安沙浦村开基立村,洪武二十四年(1391)又迁至赤墈,其后蔡氏子孙繁衍,康熙年间发展成老围和新围两村落,统称“蔡屋围”。向西村张氏族谱载述,张氏祖梧峰公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东莞大塘迁至大鹏九墩岭定居,明永乐八年(1410)转迁至隔塘(今翠竹街道水贝村)开基立村。张梧峰生怀月、爱月、思月、念月四子,除长子在隔塘外,另三子及他们的叔叔清轩分别在向西、湖贝、黄贝岭以及横岗建立村庄。西岭下、莲塘、莆心(今布心)草埔、田背(贝)村以及与后来的向南村、叶屋村相继建成,有了规模,人口逐渐增多,大约至明正德五年(1510)间,在这些村庄较为中心的空地上,陆续来了不少谋生的外地人,在深圳“一口塘的南面”相继搭建屋寮栖身,取名“南塘村”。
 
根据罗湖区文囯明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调查显示,在南塘村(今老街东门町一带)聚居的有八横六纵巷道、共276间砖瓦平房入住的好几百人中,有来自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甘肃、安徽、山东、江苏和江西9省21个县市的23个姓氏。他们不乏因避战乱或灾荒而迁徙来此地谋生的游商、掮贩、工匠以及退隐官吏、落难秀才。这些人利用南塘村优越的地理位置,修农具、补衣物、摆摊点、贩家禽、交易农副产品、加工食品等,约定旬日贸易时间,这就是墟市的雏形。后来,湖贝村、向西村的张姓兄弟与蔡屋围的蔡氏、罗湖村的袁氏等为争夺深圳河码头等利益而博弈,最终被强势的张氏族人夺得。有实力的张氏族群和其他有钱人便在深圳墟建楼设铺,再后来慢慢形成了“猪仔街”“谷行街”“鸭仔街”“鱼街”“牛巷”“陶巷”“民缝街(上大街、专营布匹缝纫)”“三角街”“宝日街”“油榨头”“西和街”“南庆街”“养生街”和“维新路”(今人民北路,专卖小吃、杂货),人民路一横街、二横街、永新街、东兴街、东新街、立新街等街巷。在墟市中有五个“城中村”,分别是叶屋村、新屋村、油榨头村、南塘村和向南村。
 
随着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九(龙)广(州)铁路开筑,清宣统三年(1911)建成全线通车,深圳成为广州香港互通的重要门户。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修筑了深圳墟通往罗湖桥火车站与侨社的和平路、建设路,通往南头的宝(安)太(平)路,通往龙华的晒布路、布吉路,通往龙岗的沙湾路,通往香港新界文锦渡的文锦渡路和通往盐田沙头角路。铁路、公路及深圳码头的水路,使南来北往的物资与客流空前繁忙,不少商业应运而生:比如富源米铺、祥光百货、同和中药店、仁爱药房、仁和堂中药店、曾苏民医师、梁四姑接生、裕丰隆布匹、瑞和山货、合成号云片糕、豫园饼家、富华饼店、曾谭记麻糖、远东行客家食店、伦记酒家、鸿安酒家、泰山旅店、绿记云吞面食、妙奇香饭店、权记米铺、鸿华米铺、曾宝华牛肉店、怡新饭店、何福记火水灯具、张洪记烟丝行、曾明记蓑衣毡帽店、丽新车衣布匹、联星汽车、民丰米机、电厂电灯房、民乐戏院、维新书店、新生活照相、昌兴金铺及“共和押”当铺等。商行数百家,遍布大街小巷;天后庙、关帝庙、福德庙、义祠、车公庙、社学、教堂、雍睦堂私塾(深圳小学前身)及四座炮楼等,分布墟市东西南北。深圳墟兴旺一时,自然也吸引不少香港人“投深圳墟”了。
 
深圳当地人去香港,按水流高低的流向(亦以方位北为上,南为下)的说法,习惯说成“落香港”;香港人来深圳称为“上深圳”,上点年纪的人则说“投深圳墟”(赶集)。
 
深圳墟有多大?老百姓通常指如今罗湖区东门老街一带,可原来深圳镇的行政管理区域划分为东至深圳水库(今东湖公园),西至蔡屋围、笋岗村,南至罗湖村、渔民村,北至泥岗、银湖等近10平方公里范围(后析出附城公社,深圳镇面积缩减)。深圳墟以前有东门(今湖贝村西边东门路)、北门(今人民北路深中附近)、西门(今解放路西铁路一带)和南门(南塘村围墙门),笔者有一张手绘老地图曾有标识。后来据说这几个门在历次战争中已被毁,特别是1938年日本军队轰炸深圳墟,炸毁了几条街道和罗湖桥,只留下“北门街”和“东门”的地名了。
 
深圳墟,20世纪90年代在它没有被改造成东门步行街之前,街巷、骑楼、商铺、屋村、庙宇纵横分布,祠堂、书院、炮楼、古钟、石板路和百年古树点缀其间。全国七大方言,深圳占三种(广府话、客家话和潮汕话),其中讲广府话和客家话人数几乎一半对一半。
 
深圳墟纵横数十条街中有条小街叫上大街。它本来不是住宅民居,而是深圳历史上最多店铺最繁华的一条商铺街。清末民初那段时间,上大街集中买卖布匹丝绸、印染布料、香云纱,加工成衣、蚊帐、被褥、枕套之类的匹头专业街,兼有米铺、副食和医药、诊所的门店。小街东西走向,街头到街尾上百号店铺,鳞次栉比,檐飞瓦叠。青砖墙,灰黑瓦,一间接一间,一座连一座,没有巷罅,最宽处五六米,窄处不足三米,刚够旧时县衙的“官轿”通过,也足够商贾挑担货物进出。街内的房子多数建有二层或设阁楼,用作住家与货仓。百年老店东生源就在上大街设有前店后厂,“厂”里有20多平方米的染布池及近百平方米的作坊店面。
 
新中国成立之初,深圳墟上大街的店铺纷纷迁往新建成的解放路营业,
上大街失去了商业功能,却沉淀下岭南小镇深厚古朴的民俗文化:
青砖黛瓦,石板街巷;山歌驳唱,悠然绕梁,一直延续至20世纪70年代末。

新中国成立之初,深圳墟拆了西和街、谷行街等几条小街,建成了横贯镇东西的解放路。上大街的店铺纷纷迁往解放路、人民路营业。上大街顿时失去了商业功能,成为城镇居民的住宅区。老街上好几代人,随着日出徜徉在沿街青砖黛瓦、防雨防晒的骑楼下,走在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街巷上;忙活了一天后,又穿着木屐“踢踢踏踏”地敲击黄昏的小街;饭后坐在家门口石凳上悠闲地弹奏广东音乐,抑或即兴唱起客家山歌、粤曲、民歌,乐韵随着晚风沿石板小街悠然漫去。女人在家门口打毛衣道家常,孩子们踢毽子、打玻璃珠子,男女老少各有所乐。就是这些实实在在的每天买菜、淘米、洗衣、挑水、喝茶、聊天的生活细节,积淀了老街浓郁的市井风情;也就是无数日出日落,商铺公平买卖,邻里一针一线一茶一水的相互关照,沉淀了老街深厚的民俗文化,孕育出岭南小镇那种沉静、古朴、诚实和温润的气质。
 

深圳墟1996年动迁,1999年“脱胎换骨”变成现代化步行街,
万商云集,时尚高端,每天都有数十万人在这老街川流不息。

深圳墟的城市改造,于1996年动迁,1999年“脱胎换骨”。深圳墟变成现代化步行街后,街变宽了,楼变高了,环境气派了,商场豪华了;万商云集,时尚高端的世界名牌遍布老街;每天数十万人在老街川流不息、休闲购物,年销售额达200多亿元,无论是营业时间、营业额还是入街人数,16年来稳居“全国十大步行街”之首。
 
人常说,罗马城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同样,一座商城的兴旺,不会凭空而起,它得益于悠久的人文历史。改革开放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文化的杂交,加上地处广州和香港的城市带,较好地把握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交融的机会,方孕育出这座新兴都市的创新精神、包容开放和青春活力的多元文化特质。
 
于是,深圳墟从农贸集市的“质朴村姑”,华丽转身为“时尚少妇”,款款步入现代化大潮之中。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