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地名起源 地名起源
观澜
作者:程建 来源:深圳风物志 第二辑 地名密码卷 责任编辑:yezi 2022-12-30 人已围观
观澜位于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1984年7月,深圳市博物馆进行文物普查,在观澜镇东菴村湾下岭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至青铜器时代的石铲、石环等石器。同年,在武馆村西南发现同时代的有几何印纹的硬陶片、釉陶和釉陶豆,证明在公元前1000年观澜已有人活动生息。
传说清朝乾隆年间,岭南风水名师邓坤云游到此,见河水清澈,波澜壮阔,乃名之曰“观澜”。而观澜其名,出自《孟子》。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宋代诗人陈岩写了一首七言绝句《澜溪》:“小溪亦有怒涛翻,可但沧溟始足观。世事会心无广狭,请君来此试观澜。”
观澜在新安、东莞两县之间,长时间无人管理。在建立观澜墟之前,附近居民赶集都到附近的清湖墟。清光绪年间,东莞知县派人勘定了观澜墟的地址。观澜墟建成后,新安、东莞各自都在墟内设置了地方治所。因为当官的互相牵制,所以,老百姓称此墟为“官难”作为讽喻。民国二十四年(1935),观澜被划为东莞县的一个乡,称为“杆栏乡”。1950年8月5日前,政府将县与县之间的插花地做了调整,东莞县的观澜乡划归宝安县管辖。
大革命时期,观澜人民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涌现出陈国基、张振堂、钟英宏、周马连等一批先进分子。1938年11月,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在观澜章阁村成立中共东宝边区工作委员会,并在章阁成立东宝惠边区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一、二大队,领导宝安和东莞塘厦、凤岗、清溪、樟木头等地开展抗日斗争。1941年下半年观澜各村建立了青抗会、妇抗会和自卫队。1941年8月成立以周来友为组长的观澜中共党小组。1944年3月成立了观澜乡民主政府,全乡建有10个党支部。1949年10月16日,观澜解放,乡政府迁入观澜墟,取代国民党的乡公所。
观澜原村民为汉族,大都属客家民系,通用客家方言。只有大湖村一个村落属于广府民系。华人华侨、港澳台胞人数多,约为4万人,是深圳地区著名侨乡,侨居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统建筑主要是客家民居,地标性建筑为炮楼,2004年宝安区首次文物普查中,发现观澜有114座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古炮楼,是迄今为止在深圳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炮楼群。炮楼最早建于清嘉庆至道光年间,最晚的建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炮楼早期楼板以木质为主,为防御土匪骚扰而建,一般建在居住房屋的四角,以三四层高为主,没有窗而只有枪眼;中期的炮楼开始采用三合土加砂灰夯筑,炮楼瞭望、防御的意义渐弱,逐渐变为生活居住楼,有的直接用作商铺,这些炮楼中下部已有窗,在楼顶才有枪眼;晚期炮楼已采用现浇的混凝土建造,是许多在海外发迹的华侨回到故乡后为彰显荣耀而建,炮楼越建越高。在建筑风格上,炮楼早期以中式建筑风格为主,晚期逐渐融入西式元素,中西绘画艺术和图案都得到运用和借鉴,体现出浓郁的西洋风味。文秀公炮楼是观澜最早的炮楼,位于桂花社区庙溪老村,桂花社区的原住民以陈姓为多,修建的炮楼就以陈氏族长的名讳命名,“文”代表辈分,“秀”为人名。成昌楼位于观澜古墟东门街,8层近30米高,在层数和高度上都堪称深圳碉楼之最。炮楼代表着观澜客家人文化的根基,是观澜的文化地标。
观塘古道从观澜墟东门开始,经贵湖塘村、赤花岭村、放马埔村、新石桥村,翻过高坳(属桂花地界内最高的山)进入塘厦地界,经坪山仔村再到塘厦村。这条古道后来还与清溪、凤岗等东莞地区连通,成为宝安、东莞经济和人员往来的一条交通要道。东莞塘厦人到观澜(俗称投墟),大多数人都走这条古道。每逢观澜墟日(农历一、四、七),塘厦的农民就提着自己种的蔬果及养的家禽到观澜墟出售,再买回自己需要的布匹等物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再无人使用这条古道了。
观澜河连年水患,危害两岸民众的农耕,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观澜古墟周边的一河两岸村落,观澜古墟、万安堂、鲤鱼岭、巫屋围、大布巷、岗头、横坑、马坜等地受灾特别严重。每年雨季,居民们用竹子和纸扎成近十米高的“山大人”,焚烧后送下河去,镇压水妖以求两岸平安,农耕顺遂,风调雨顺,取得丰收。
观澜的舞麒麟主要分布在松元厦、樟坑径、君子布和桂花四个社区。麒麟一般长五至六米,头部用竹片等扎成,眼睛可以转动,口可以翕张,其身用绸布镶着闪闪发光的鳞片。舞动时,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两人配合默契,把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舞麒麟在表演过程中所配有的乐器主要有唢呐、鼓、铜锣、铜钹和二胡。表演结束后,有武术表演。观澜的舞麒麟作为客家人的民间传统祭奠活动,具有典型的民族性、民俗性和民间传承性,也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体育和人类学、民俗学研究价值。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