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地名起源 地名起源

扫码关注

白石龙

作者:程建 来源:深圳风物志 第二辑 地名密码卷 责任编辑:yezi 2022-12-30 人已围观


白石龙位于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原名金埔岭,村边山上有排列整齐的花岗岩石蛋,形似白色卧龙,故改名白石龙。白石龙村在清嘉庆年间编纂的《新安县志》里有记载,属官富司管属村庄。

白石龙是一个杂姓村,主要姓氏有蔡、刘、胡、简、李、杨、冯、吴等,蔡氏人数最多,据说与蔡屋围蔡氏同一祖宗,明末清初从东莞迁来。与龙华大部分原住民不同,白石龙村居民以广府人为主,通用宝安白话。白石龙有不少果园,荔枝远近闻名,沙梨更佳,直接销到香港。

1942年1月下旬,中共中央南方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张文彬到达宝安羊台山抗日根据地白石龙村,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领导人尹林平、梁鸿钧、曾生、王作尧、杨康华等进行多次谈话,在白石龙村主持召开了一系列会议(称“白石龙会议”),决定成立东江军政委员会,尹林平为主任,梁鸿钧、曾生、王作尧、杨康华、谭天度、黄宇为委员。会议还决定成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于日军铁蹄之下。日军一进香港,就开始对中国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进行大搜捕,妄图一网打尽中国文化精英。邹韬奋等文坛翘楚更是属于日军密令“就地逮捕和惩办”的对象。周恩来亲自部署了文化名人香港大营救的活动,其中东纵负责的香港经九龙到白石龙的营救路线是营救文化名人最多的一条路线。除了邹韬奋、茅盾、胡绳、戈宝权、胡风、廖沫沙和丁聪外,还有张友渔、沈志远、宋之的、金仲华、刘清扬、胡仲持、周钢鸣、张铁生、黎澍、蓝马、于伶、凤子等文化和艺术界的名人。香港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行动,被誉为中共抗战历史上最伟大的营救行动。

当年白石龙村见证文化名人大营救的建筑主要有两栋:一栋是东纵司令部所在的两层楼小洋房,一栋就是天主教堂。

当时的白石龙村正是东江纵队总部的所在地。东纵司令员曾生、副司令员王作尧的办公室就在离教堂不远的一座两层楼的小洋房里。1942年年初,时任中共东江特委书记的尹林平、东纵司令员曾生和中共香港市委书记杨康华等领导就是在这个小洋房里研究部署大营救具体方案的。东纵副司令员王作尧在他的回忆录《东纵一叶》回忆道:1月14日,东纵部队在白石龙村这座天主教堂旁边的空地上举行了欢迎会,庆贺一大批文化名人脱险归来。当晚东纵司令员曾生还邀请邹韬奋和茅盾两位文化巨匠参观了东纵设在离小白屋不远的报社。邹韬奋是中国一代著名报人,对东纵部队自己办的两份报纸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他的建议下,东纵第三大队创办的《大家团结》和第五大队创办的《新百姓》合并为《东江民报》。邹韬奋还欣然命笔写下《东江民报》的报头,并为《东江民报》写了发刊词。茅盾则为报纸题写四言诗作贺,并为《东江民报》的副刊题名《民声》。《东江民报》后来又改名为《前进报》。
 





周恩来亲自部署了文化名人香港大营救的活动,其中东纵负责的香港经九龙到白石龙的营救路线是营救文化名人最多的一条路线。










白石龙天主教堂在1929年由香港神父筹资建立,是龙华当时最早建立的天主教堂之一。现在,在周围一排排高耸的工业厂房映衬下,这座白色的平房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是这座小屋却是为抗战立下功劳的革命遗址。茅盾在他的回忆录《脱险杂记》中是这样描述这座教堂的:“全村唯一没有遭到严重破坏的大房子是一所教堂。教堂当时只剩下一个空壳,传教士早已走了,信徒也已星散,但单看那房屋的规模,就知道它曾经盛极一时,这座被冷落了的教堂,前前后后招待过的文化人少说也有几百人吧。”
 

很赞哦! ( )

上一篇:油松

下一篇:观澜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