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自然风景 自然风景

扫码关注

盐田风 梅沙浪

作者:廖虹雷 来源:《深圳风物志·风土人情卷》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3-06-16 人已围观

深圳当地有句民谚:“盐田风,梅沙浪。”意思是盐田的风、梅沙的浪,与别的地方不一样。
 
深圳,面海背山,素来台风多、海浪大。但是,相比较大鹏南澳葵涌的海湾来说,盐田的海风比它们的咸,“白头浪”也比它们的大,就是鱼腥味,也特别呛鼻。
 
1979年的盐田渔港,家家户户腌鱼,村头巷尾晒鱼,渔船、码头和渔栏,举目皆是鱼。

为何有此说法?盐田湾,东起正角嘴,西至九径口,湾深1公里多、弧长7.4公里。岸边连绵不断的山峦,把盐田一带围成一个像“锅底”的小盆地。从海面上蒸腾的水汽、咸味,难以一下子从盆地扩散而去。旧时盐田是个盐场、渔港,家家户户腌鱼,村头巷尾晒鱼,渔船、码头和鱼栏,举目皆是鱼。长年累月,水、沙、石、风自然浸染了浓烈的咸腥味。
 
至于“盐田风”猛烈之说,乃因盐田湾连接沙头角湾,在沙头和吉澳(今香港新界)两个犄角般的山嘴间,形成一条“风廊”之故。此“风廊”前窄后阔,宛如一个向内的喇叭口。风经喇叭口,风速骤然驰疾,迅猛递进。劲风吹至盐田西北方,偏偏突遇全市最高的梧桐山峰拦腰阻挡。风,正无法逾越高山屏障时,恰恰梧桐山山脚下有个凹陷处,叫盐田坳(今盐田隧道)。就是这个“凹”,天造地设地与盐田湾对直形成“风的走廊”,让太平洋刮来的风变成“穿堂风”,越过盐田坳,强劲地吹向横岗等内陆地区。
 
20世纪70年代,笔者被“宝安县革命委员会”派到盐田坳下的横岗镇西坑村驻队,协助当地“发展生产,反对逃港”。我在和贫下中农“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建议村干部不要单一种植稻谷,要扩种一些果树等方面的经济作物,多种经营,增加集体收入。农民生活改善了,就不会偷渡去香港了。村干部听后回答道:“廖同志,谁不想多种果树、作物多收入?可在盐田坳你种了等于白种。每当果树开花、结蒂小果时,偏偏刮来一场‘盐田风’,把花吹落得一朵不剩,哪怕侥幸刚结成一丁点的小果子,也被此风扫了下来。”
 
原来如此。后来我才知道,盐田基本上没有什么水果出产,原因就是这股著名的“盐田风”。盐田风不仅让果树无果,还把盐田人的皮肤吹得特别黝黑。即便他们不出海、不晒太阳,但只要盐田和蛇口渔港的人一到深圳墟(今罗湖东门老街)走一圈,马上就被人分辨出他们是来自这两个渔港的人。
 
看来,盐田人皮肤古铜色,不能怪深圳的日头炎热,怪就怪“盐田风”。
 
盐田风平时已经如此厉害,要是“变脸”,那可不得了。一年遇上几次低压槽形成的热带气旋,大鹏湾就滚滚浪潮,凭借风势,推波助澜,称得上惊涛骇浪。若此刻坐在船上,一会儿被抛上浪峰,一会儿摔下浪谷,非把你摇晃得头晕目眩,呕吐不已不可;若是站在岸边,不仅帽笠戴之不稳,而且还几乎“耳仔都被吹甩”
 
据史料所载,1937年9月1日,盐田一带遭到台风袭击,沙头角海关被吹毁,铁路运输停止。这次台风为百年一遇,飓风、海潮、暴雨之下,山洪突然而至,渔船沉毁甚多。西山下、沙栏下、暗径等沿岸村庄受淹、民房倒塌。西山下避风塘的渔船,有的被海潮卷入大海,有的被大浪推至百米以外的鸿安围村。盐田墟店铺倒塌过半,东和墟(今沙头角)的一些老店铺全部倒塌,海水淹至中英街店铺一楼,死者数十。退潮后,猪、鸡、老鼠的尸体到处可见。灾后爆发霍乱,沙盐地区死者过百。西山下的万亩盐田被此次风浪摧毁,区域制盐业中断。
 
“盐田风”果然名不虚传。
 
说到“梅沙浪”,与“盐田风”齐名。可谓无风起三尺,有风浪滔天。
 
梅沙湾,由大、小梅沙海湾的沙滩连接而成,沙滩长2900米,宽100多米。东起背仔角,西至正角嘴,两个岬角像一面镜湖,连接着浩瀚的南海。风平浪静时,烟波浩渺,帆影点点。风高浪黑时,梅沙浪浪借风势,风助浪威;若遇飓风,恶浪汹涌而至,咆哮拍岸滔天。
 
梅沙浪厉害,却也淘出千年洁白细软的“霉(糜)沙”。当地客家人把细幼的滑沙称作“霉沙”,“霉”的当地话与“梅”同音。于是,“霉沙”写作“梅沙”。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编纂的《新安县志》里就载有“大梅沙村”“小梅沙村”。清同治五年(1866)由意大利巴色会神父绘制的新安县地图上,也有标明“大梅沙”“小梅沙”地名。由此,我想起近些年有人不去考究“梅沙”的来历,却牵强附会地编造出“传说”,以讹传讹:“这个海湾原来长有一大片梅林,开出漫山遍野的梅花,故名。”
 
请问此君,盐田风如此强劲,何来“漫山遍野”的梅花?望“名”生义,不闹出笑话才怪。
 
然而,梅沙一带有数千年的历史却不是胡编乱造出来的。1980年、1982年及1992年大、小梅沙搞开发建设时,相继发现三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出土了石斧、石镞、石锛、夹砂陶与绳纹陶片等一批文物。这些珍贵的远古工具,说明在6800多年前的新石器中晚期,盐田一带的先民便在这里过着原始渔猎和农耕生活(《深圳文物志》)。到了清初,盐田已是新安县的三大海港之一。《深圳市地名志》载:“盐田墟原名沙头墟,因处海边,风沙大而得名。清康熙已成墟,入县志。”进入20世纪80年代初,盐田人乘“风”破“浪”,占有先机,成为改革开放弄潮儿,在小梅沙的沙滩上,用几个货柜起家,创办国内第一个沙滩假日度假村,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前来海滨旅游度假。继而,1999年大梅沙被开辟为公益性沙滩公园,每年成为数百万市民乃至惠州、东莞等地打工者趋之若鹜的游泳、避暑胜地。2004年8月,“梅沙踏浪”更被评为“深圳八景”之一。
 

盐田港是全国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单一港区,也是目前国内远洋集装箱班轮密度最高的单一集装箱码头。
 
最令盐田人乃至深圳人骄傲的,是盐田人民利用海岸深水区和天然资源,建造了全国著名的不冻港盐田港以及现代化集装箱码头。盐田港成为全国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单一港区,也是目前国内远洋集装箱班轮密度最高的单个集装箱码头。如今深圳港(含盐田、赤湾)集装箱吞吐量排全球第三,出发的班轮通往10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300多个港口,集装箱班轮航线227条。2013年1月,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累计吞吐量超过一亿标准箱,只用18年的最短时间创造出行业新纪录。近年来,海上巨无霸集装箱货轮——“马士基·迈克-凯尼·穆勒号”、全球最大运载量的集装箱船舶——“中海环球号”和阿拉伯航运最大集装箱船舶“吉尔号”,都首航盐田港。
 
“盐田风”与“梅沙浪”,不仅不再危害当地百姓,而且已经成为造福人民的宝贵资源。
 
注释:
①“耳仔都被吹甩”:耳朵都被吹掉了。此处是夸张的说法,形容“盐田风”极大。 
 

很赞哦! ( )

上一篇:山水大穿越

下一篇:鸡公头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