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地名起源 地名起源

扫码关注

公明

作者:程建 来源:深圳风物志 第二辑 地名密码卷 责任编辑:yezi 2022-12-30 人已围观


公明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公明街道,东邻光明街道、福城街道,南连石岩街道,西依松岗街道及沙井街道,北接东莞市黄江镇及塘厦镇,总面积100.3平方公里。2015年,辖公明、玉律、长圳、红星、田寮、甲子塘、塘家、东坑、塘尾、将石、楼村、上村、下村、西田、李松蓢、合水口、薯田埔、马山头、根竹园19个社区居委会。其中面积最大的为楼村社区,常住人口最多的为将石社区。

公明最早的墟市是周家村墟。据清康熙年间编纂的《新安县志》记载,明末清初就有周家村墟,它在今深圳市光明区公明街道办将围、石围一带。建于明天顺年间,清嘉庆年间(1796—1820)被废除。周家村墟废除后,就在今天的薯田埔,出现了白龙岗墟,还在罗田建了永长墟。后来,因为几个宗族之间发生纠纷,在楼村武举人陈海神、合水口村麦晓孙的倡议下,于1929年,在合水口村与上村的交界处,按照香港元朗墟的模式,建公平墟,取意“买卖公平”,又叫义和墟(即移和墟)。1931年改名公明墟,取“公道光明”的含义。

1983年7月改为公明区。1986年10月改称公明镇。1993年1月1日,宝安撤县设宝安、龙岗两区,公明属宝安区管辖。2004年7月1日,公明镇改为公明街道。2007年8月19日深圳光明新区挂牌成立,公明自此归光明新区管辖。



公明腊肠在宝安西部十分有名气,过年过节人们争相选购,相互馈赠。据《深圳公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载:公明腊肠自1955年开始生产,其创始人名叫周山,第二代传承人是张俊华,第三代传承人是陈球兴,第四代传承人是陈灿坤,第五代传承人是陈应中。改革开放前,普通老百姓很难吃到腊肠,那时的猪肉还要凭票购买,腊肠属于猪肉类食品,自然也不例外。当时的公明只有一家食品加工厂,承担着每年生产加工腊肠的任务,每到农历八月十五前15天,厂里的腊肠师傅们便开始加工腊肠。当时没有机器生产设备,一切原料都靠手工制作,腊肠生产的数量很少,销售范围不大,生产加工的时间却很长,一般要延至腊月二十四。改革开放后,沙井、松岗、公明国营肉联厂改制合并,腊肠市场需求量逐年递增,生产规模也在扩大,原来的手工制作变为现代化流水线生产,产品远销国内外。公明腊肠色泽鲜明,味道鲜甜,入口爽适,回味浓郁。公明腊肠的选料非常严谨,从主原料猪肉到配料的选择都严格把关,猪肉为后腿的瘦肉、脊背两边的肥肉,其他配料为酒、酱油、白糖、食盐、调味品等。吃过公明腊肠的人都说,公明腊肠吃起来有肥肉的香味,却没有一点肥肉的滑腻,而且不会一咬肥油四溅。

很赞哦! ( )

上一篇:光明

下一篇:光明水贝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