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文旅综合 文旅综合
遇见深圳:老牌书店
作者:《遇见深圳》 编委会 来源:遇见深圳 责任编辑:manman 2024-09-25 人已围观
1994年,深圳市老图书馆旁边的自行车棚里出现了一家书店,铁皮车棚外挂着“读者长廊”四个字,长廊中间摆一溜桌子,书籍排排放好,桌子两侧留出通廊,再立起书架,形成一条书籍的长廊。这条长廊特别红火,每到周末都像闹市一样挤满了人,人们站定在一处看手中的书。
读者长廊书店应该是深圳最早的一批民营书店,它的生命力也很旺盛,经过20多年的城市变迁和两次搬家依然顽强地存在着,书店如今从八卦岭搬到了平湖的确威路。老板易抗既是一位爱书人又懂经营,读者长廊的进货渠道很丰富,有两百多家图书供应商。别看长廊看似一个图书仓库,图书的摆放实际都有讲究。桌面上的图书按一格一格划分,每一格图书排紧后都会留出5—10厘米的空位,让整排图书看起来有宽松感。书籍窄、字体小的书摆在书架的中间,方便视力不好的读者寻找。这家书店就像东门老街一样,是一代深圳人的共同回忆,学生们曾经跑来这里买参考资料,青年们在此淘到过各种图书馆没有的书籍。
2000年,一家名叫“物质生活”的书吧在电子产品云集的华强北横空出世,一时间成为深圳各界大咖的聚集地。当然,现在的大咖那时大多也还是意气风发的中青年人。深圳大学的经济学家张五常,《晶报》总编辑胡洪侠都曾是书吧的常客,周国平也曾在书吧小坐。物质生活书吧无疑是深圳最早的文艺地标,它为这座城市的文化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读书品位带给了这座城市的年轻人。走过20年,物质生活书吧在这座城市有了更多的文化担当,沙龙活动的服务对象会考虑到城市里的不同群体,有针对年轻人的戏剧首演交流,也有专门为孩子设计的“影子戏”、少儿演讲会,还会不定期举办绘画、摄影展,介绍当代艺术。
因为房屋租约到期,这家在深圳营业23年的书店,已于2023年7月底结业,在快速变化和发展的城市里生活,也请留有空间与精神独处。“守护精神空间”是物质生活书吧在这座城市的呈现,房屋会到期,“留一处空间给自己”的种子已在这座城市种下。
比物质生活书吧晚几年出现的尚书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深圳最有趣的书吧之一。读书人大多有过开书店的梦,尚书吧就源自这个梦。尚书吧最早的一批创始人都是天涯网站“闲闲书话”的书友,几位书生一拍即合,“乌托邦”地在福田中心书城一角建起书吧,希望这里能成为爱书人的据点。尚书吧经营古籍和二手书,也卖红酒、咖啡、简餐。尚书吧的红酒十分讲究,书吧创始人之一马刀是一位来自香港的品酒专家,给不少媒体写红酒专栏。其他几位创始人也是有趣之人,店主文白本身就是一位藏书家,有一双火眼金睛,总能在茫茫书海里淘到珍品,主理人扫红温和娴静,带着敏锐与好奇观察周遭的一切,她将在尚书吧“看见”的人和事写成了两本书出版,分别是《尚书吧故事》和《坐店翻书》,文笔简洁风趣,至今仍有很多人在旧书网上淘这两本书。
尚书吧因为书品高,有全国各地的文化人来访,书店有一本签到本,扬之水、陈子善、杨照、马家辉、止庵……他们带来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现代文学作家陈子善在这里谈论过“文学书刊收藏及研究”,书籍设计大师宁成春在此细说“书衣设计与鉴藏”,林少华在书吧讲过村上春树,学者止庵与旅日作家李长声曾在这里对谈“书中日月好纸间声声慢”……如今尚书吧最早的一批创始人大多已淡出江湖,书吧也更换了经营者,文化沙龙比以前少了很多,但它仍旧是深圳古籍、旧书藏品最丰富的书店。
很赞哦! ( )
上一篇:遇见深圳:大书城小书吧
下一篇:遇见深圳:文艺青年聚集地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