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1970—1979年,风来帆速:巨变前的深圳

作者:蒋荣耀 、南兆旭 来源:《岁月山河:百年深圳历史影像纪》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1-09 人已围观


 
1972年,对中国感到好奇的美国年轻人不少,但没有多少人能像25岁的威廉·约瑟夫这样,能幸运地进入1972年的中国。
 
威廉·约瑟夫1947年生于芝加哥,1966年9月进入康奈尔大学,开始学习中文并试图了解中国。他加入了“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CCAS)。1972年,威廉·约瑟夫进入斯坦福大学东亚学院学习。1972年3月10日,也就是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到访北京仅仅20天,CCAS访问团就获批进入中国内地。
 
访问团由香港进入中国内地,他们看到的第一眼就是:深圳。
 
后来成为知名经济学家的威廉·约瑟夫,当时更像一名专业摄影师。他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就是罗湖边防检查站,边防检查战士正在给出入的旅客检查、登记。
 
尽管只是短暂路过,威廉·约瑟夫仍然找机会拍摄到火车经过深圳罗湖沿途的景象:白墙青瓦的村落,广府的、客家的民居,有着高达十几米的炮楼;深圳河谷地上的成片稻田,春耕时节农民集中在连成片的土地上耕作,也可以看出此时仍是集体经济的印记……
 
毫无疑问,深圳当时还是一个边陲农业县,目力所及确实多是农田。资料显示,当时深圳城镇人口只有3万人,如果将海关、边防等机构派驻深圳的人员不算在内,深圳的干部和工人数量更是少得可怜。一位老深圳人说起1970年代,“城区国营工厂大一点的也就是国营食品厂、农机一厂、农机二厂和无线电厂,其他的只能算小作坊了”。
 

 
威廉·约瑟夫的中国行,如果不算是中国打开国门的信号,那也一定算是很早的一次尝试。
 
威廉·约瑟夫匆匆“一瞥”的深圳,一派边境农村的田园风光,似乎很容易让人感受到这里的生活十分恬静。事实上,这片看似宁静的土地上暗流涌动。
 
1973年,新华社记者何云华在《在毗邻香港的边境线上》的新闻稿中列举了一组数字:全(宝安)县31万人口,55万亩耕地,368公里边防海岸线;边防线上有123个农业与渔业队;21000名深圳渔民拥有深港两地户籍;在海外的华侨3万人;居住在香港的深圳人约为7万人。
 
“毗邻香港”,有漫长“边境线”,还因为历史原因形成人数众多的华侨群体,以及几乎村村都有人居住在香港的特殊人口状况,使得深圳成为一个极为特别的地方。据统计,当时从深圳口岸进出境的外宾、华侨和港澳同胞每年120万人次,直接目的地为深圳(宝安县)的华侨和港澳同胞20万人次以上。《深圳市交通运输志》记载,1976年,广东省政府为照顾深圳口岸港澳同胞来往方便,特拨给宝安县“天津牌”7座中巴5部,由宝安汽车站经营。行驶线路为深圳口岸至火车站和侨社两条线。后增加一条线至深圳水库,票价全程每人2角至5角。深圳水库当时算是深圳唯一的旅游景点。
 
深圳,于是成为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同胞触摸中国内地的第一站,成为中外交流的一个小小窗口。
 
到1978年,经过深圳口岸出入境的人数开始急剧增长。何云华在1978年的一次报道中说:“华侨旅行社平日接待1000—2000名旅客食宿,当年春节期间20天接待旅客11万多人。最近每天也要接待1000多名过境旅客食宿。”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