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深圳地区:深圳地区的抗日斗争-东江纵队的成立

作者: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深圳通史(近代卷) 责任编辑:manman 2024-08-01 人已围观

东江人民抗日武装坚持敌后抗战,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一直没有公开承认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尹林平认为,“我队面目公开对实际活动无碍”,应向国内外公开宣布在广东东江、珠江地区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队伍,在华南树起这面鲜明的抗日革命的旗帜。在筹备成立东江纵队的过程中,曾生、尹林平等就发表宣言等问题请示党中央。1943 年 7 月 10 日,尹林平致电周恩来,提出“我们虽始终以人民立场出现,但英、敌、顽三方对我们的关系都确切了解,由你们出面交涉乃是公开承认,对此间实际活动,则无甚妨碍”。8 月 23 日,新华社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的《国共两党抗战成绩的比较》和《中国共产党抗击全部伪军概况》中,第一次向全世界公开宣布广九铁路地区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在抗击日伪军。随后,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的番号改称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发表成立宣言和领导人就职通电,正式公开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9 月 20日,周恩来电复尹林平:“东江纵队为中外共知的中共游击队,你们可以发表宣言,而且应该强调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才能在敌后存在和发展。”当中共中央向国际、国内宣告东江地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队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时,东江抗日根据地军民受到很大的鼓舞,认为,“我们的威信和影响将更千百倍地提高”“广大群众对我们的拥护与仰望将千百倍地加强,将对我们寄以更大的期望与寄托”。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总队部、政治部作出决定,号召全体干部和党员“必须在全队中更英勇地更积极地发扬革命的模范作用”“必须团结在坚决执行中央路线的我队领导机关周围,在精神上、政治上、组织上一致团结起来,为实现党中央及我军的决议而奋斗”“我们一定能够战胜任何敌人,成为东江抗战的中流砥柱”。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1943 年 12 月 2 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简称“东江纵队”)在大鹏半岛土洋村(今属深圳市大鹏新区)正式宣告成立。司令员曾生、政治委员尹林平、副司令员王作尧(兼参谋长)、政治部主任杨康华联合发表《东江纵队成立宣言》。宣言指出,东江纵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为彻底解放中华民族而奋斗到底”“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战,坚决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坚决反对内战;坚持进步,坚决反对法西斯‘一党专政’,坚决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垄断、剥削”,主张各界同胞在团结抗日的目标下,互相帮助,互相忍让,以解决一切纷争,改善人民生活,增强各阶层的合作。东江纵队“保护一切爱国同胞的人权财权”“欢迎伪军反正”“欢迎绿林豪杰参加抗日”。东江纵队“除了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之外,并没有其他利益”。宣言向国际人士宣告,东江纵队“坚决拥护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并以无限忠诚与各盟邦及国际友人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打倒日寇的任务”“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国土,建设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
 
1944 年 1 月 1 日,惠阳县坪山、宝安县阳台山、东莞县大岭山、增城等地军民数万人分别召开大会,庆祝东江纵队成立。曾生、尹林平、王作尧、杨康华在土洋村的庆祝大会上公开发布《就职通电》和讲话,并发布第一号布告,重申东江纵队的宗旨和统一战线等各项政策。随后,东江纵队分别向中共中央军委和南方局、周恩来报告了部队成立情况。报告说:“兹为更加有效打击敌人,保卫东江前线敌后人民,巩固抗日基地,充实反攻力量计,乃于十二月二日成立东江纵队司令部,正式宣言,通电全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彻底解放中华民族而奋斗!”东江纵队成立时,下辖7个大队:第二大队、第三大队、第五大队、惠阳大队、宝安大队、护航大队和港九大队,总兵力 3000 余人。次年 2 月,又新增两个大队和一个中队:东莞大队、铁东大队和独立第三中队。东江纵队的成立,对促进东江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和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东江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进一步开展。
 
 
东江纵队成立后,在曾生、尹林平的率领下,深入港九敌后,挺进粤北山区,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广九铁路两侧,东江纵队开展破袭战,歼敌 20 多个连,迫使伪军 1个营和 1 个暂编团投诚,使日军的“广九铁路全线通车”计划落空。在大鹏湾、大亚湾沿海一带以及港九地区,东江纵队护航大队和港九大队灵活机动地与日、伪开展斗争,不断袭击敌人的岗哨、巡逻队和海上战船,炸毁了日军在启德机场的油库、飞机,破坏九龙的第四号火车铁桥,击沉伪军停泊在大鹏湾黄竹角的 3 艘船,毙伤 38 人,缴获大批重要物资,并向稔平半岛出击,打垮伪海国陆战队 1 个大队。曾生高度评价护航大队和港九大队的战绩,称赞他们是中国的“土海军”,使大亚湾和大鹏湾成为我军的内海。
 
1944 年 8 月,省临委和东江军政委员会在土洋村再次召开联席会议,确定公开组织活动和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重要决策。这是省临委加强领导广东工作的重要转折点。会议深入讨论中央军委 7 月 15 日《关于华南根据地工作的指示》和中共中央 25 日《关于东江纵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给林平的指示》等重要文件,分析广东的抗日斗争形势,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作出关于今后工作的决定,涉及军事、政治、财经工作问题。其中军事方面,提出“本着中央指示深入敌后游击的方针,在目前敌人新攻势中,凡敌所到或意图占领的地方,都派遣武工队及军事干部,前往活动,发展新的游击区。同时,必须巩固现有基础,成为反攻的基地”。其中东江纵队首先创立罗浮山以北、翁源以南,东江、北江之间的根据地,并向韩江(潮汕在内)伸展,批准向闽粤边、粤湘赣边、粤湘桂边开展工作:中区则首先求得普遍发展,然后向西江、粤桂边和南路进军。两方面配合,取得对广州的包围形势,将来会合于粤桂湘。确定到 1945 年上半年止,东江纵队应发展四倍,中区部队应发展六倍。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不放松向运动战发展。
 
土洋会议是广东人民抗日武装发展的转折点,为广东人民抗日武装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会后,省临委将会议情况向中共中央和南方局作了报告。中共中央复示:省临委的决议与中央精神相符,中央完全同意所提出的工作方针和任务,并要注意开展广西和向北发展的工作。曾生在回忆录中提到: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战略决策啊!根据这次会议重大的战略决策,我的脑子里呈现这样的画面:我们的部队向着粤北、粤赣湘边,向着粤东、闽粤赣边,向着粤西、粤湘桂边挺进,我们的抗日根据地将从东江一隅脱颖而出,向四面八方扩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至抗日战争结束,东江纵队已发展成为一支拥有 1 万多人的人民抗日武装,转战华南 39个县、市,收复大片国土,建立 6 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根据地和游击区总面积约 6 万平方千米,人口 450 余万。对日、伪军作战 1400 余次,毙伤日、伪军 6000 余人,俘虏及投诚者有 3500 余人,与顽军作战 600 余次,共缴获各类武器 6500 余件,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成为中外共知的华南抗日战场的一支重要抗日武装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