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深圳地区:深圳地区的抗日斗争-路西、路东解放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作者: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深圳通史(近代卷) 责任编辑:manman 2024-08-01 人已围观

1943 年底,日军打通广九铁路,占领了铁路沿线重要据点,国民党守军不战而逃,铁路两侧沦为敌占区。抗日游击队活动范围被分隔为铁路以东和以西两个地区。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加强领导,统一指挥,东江纵队将广九铁路两侧的抗日根据地划分为路东解放区(主要是惠阳地区,还包括宝安一小部分)和路西解放区(包括东莞和宝安两县)。随着人民抗日武装的壮大、解放区的扩大和逐步巩固,在解放区普遍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1944 年 1 月底,中央就东江游击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问题给尹林平指示,提出东江游击区的抗日民主政权要以三三制为原则,因地制宜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便于游击发展和军队转移的政权形式。7 月 1 日,在区、乡抗日民主政权基本建立起来的基础上,东江纵队决定首先在路西解放区建立县一级的抗日民主政权机构——东宝行政督导处。东宝行政督导处设于宝安县燕川村,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解放区广九铁路以西东宝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据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和以抗日民族武装力量为骨干建立起来的。
 
为适应战争环境的需要,路西解放区抗日民主政府的组织机构力求精简,人员配备注意精干。督导处设主任一人,由谭天度担任,副主任两人,由何鼎华、王士钊担任。督导处下设政治、财经、民政、司法、宣传、税务(后期增设)6 个科和《新大众报》报社、警卫连。督导处下辖宝安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东莞新一区、新二区、新三区、新四区、新五区和梅长塘区,共 10 个行政区,除梅长塘区外,其余 9 个区都先后成立抗日民主区政府。全区人口60 余万。东宝行政督导处成立之后,为保卫和巩固解放区,支援抗日战争,根据施政纲要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作出重大的贡献。
 
1. 发动组织群众,保卫解放区,支援和参加抗战

发动和组织群众积极支持和参加抗战,是抗日民主政权的首要任务。东宝行政督导处成立后,积极发动群众,成立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等群众抗日团体,大力组织农民自卫武装,有力支援了解放区的巩固与发展。到 1944 年 12月 9 日,全区 142 个村成立了农抗会,有会员 7800 余人。1945 年 9 月 18 日,代表全区 35 万农民的路西东宝解放区农抗总会成立。路西解放区各乡、村普遍成立民兵组织,村有民兵小队,乡有民兵中队,各区有基于民兵组成的民兵大队,全区共有民兵 7000 人。把全区几十万群众发动组织起来,建立起 7000 余人的农民自卫武装,这是路西东宝行政督导处的一大政绩。这对路西解放区乃至整个东江解放区的抗战和解放区的巩固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它不仅输送了几千子弟参加东江纵队,提供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帮助部队解决给养的困难,在各区、乡建立起情报网,配合部队搜集敌人的情报,而且还协同部队作战,在抗击敌、伪、顽的战斗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宝一区的抗日自卫常备队在固戍、黄田一带封锁海面。1944 年清明节,带头袭击伪军陈泰部的 4条运输船,歼灭和俘虏敌人 10 多人,缴获机枪 1 挺、步枪10 多支。不久,又在珠江口海面,截击由日军押运的机帆船4 艘,缴获大米、布匹、罐头等一大批物资。宝一区民兵还夜袭西乡机场,焚烧了敌人的飞机库,化装袭击了南头北门的伪军岗哨,炸毁了南头西侧的桥梁,炸死日军多人,并在宝太、宝深公路上不断袭击日、伪车辆,使敌人的交通运输经常陷入瘫痪。
 
抗日战争初期,路西敌占区汉奸猖獗,土匪众多,群众深受其害。各区、乡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清匪锄奸,为民作主,维护社会治安。督导处的司法科在各区、乡的抗日民主政府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进一步整顿了辖区的社会治安环境。
 
2. 减租减息,唤起民众,加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群众基础
 
减租减息是我党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唤起民众,巩固抗日民主政权,支援抗战的重要举措。只有减轻封建剥削,初步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才能动员他们积极参加抗日斗争。实行减租减息又交租交息的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团结和争取地主抗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初步解决了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因此,路西解放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即把减租减息作为一项中心工作,不但颁布有关减租减息的条例,而且派出大批政府人员到农村广泛宣传发动,分别召开地主、农民参加的座谈会,使减租减息的政策及其意义为各阶层所了解。同时,利用政权的力量打击敌特分子的造谣破坏,发动农民起来和抗拒减租减息的地主作斗争,迫其就范,使减租减息运动逐步开展起来。
 
路西解放区的减租减息运动,1944 年上半年在黄田、梅塘等地开展,1944 年冬全区普遍开展。路西东宝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的原则是“二五”减租,即 1943 年以前农民所欠的租谷一律免交;1943 年后的租谷,则将原定数额减少 25%,使佃农所得一般占全年收获量的 62.5%,地主所得一般占全年收获的 37.5%,至少不得低于 30%。减租减息的月利不准超过 4 分;若历年所付利息超过原本一倍者,停息还本;超过原本两倍者,本息停付。同时,为了团结地主抗日,政府保证农民按期交租交息,不得拖欠。
 
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运动,不但减轻了农民的租债,初步改善生活,而且还增强他们的政治觉悟和参加抗日斗争的积极性,加强了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群众基础。经过减租减息运动,广大群众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农抗会、妇抗会和民兵组织都得到健全发展。全区的农会会员,从 1944 年冬减租减息运动刚普遍开展时的 7800 余人,到 1945 年 9 月快速发展到 35 万。各区的武装民兵组织都先后建立,全区形成由民兵、地方武装和主力部队三结合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路西解放区成为进行人民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

3. 领导生产建设,实行战时文化教育
 
由于连年战争的破坏和敌伪顽的封锁,东江解放区的生产遭受严重破坏。据路西解放区统计,耕地面积比战前减少7%,稻谷产量比战前减少 1/3 至 1/2。加上 1943 年的大旱灾,致使田地荒芜,粮荒严重。群众挖野菜、剥树皮充饥,路西东宝行政督导处积极领导群众生产救荒。在督导处领导下,全区成立生产建设会,各区成立分会,开展生产运动,解决粮荒。督导处还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讨论生产救灾,成立生产基金会,发行生产建设公债,解决生产资金困难问题。新二区连平乡大横村组织集体开荒,出动 70 余人,两天开荒 14 亩,发展生产。广大群众积极响应抗日民主政府的号召,各区、乡开展生产竞赛,掀起生产热潮。1944 年路西解放区农业生产获得丰收,顺利渡过难关。1945 年初,全区又发行了 1 亿元的生产建设公债,投资水利建设,给农民贷款购买肥料,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在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军民的共同努力,路西解放区的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农民群众不但渡过了粮荒,而且生活有所改善。不仅党和抗日民主政府的威望。
 
在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同时,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抗日民主政府还大力普及文化教育。各区都恢复了遭到破坏的小学,适当改善教职员的生活待遇,使小学教育在战时仍得以保持。不仅在学校中实行战时教育,而且还在各乡村举办夜校、识字班,扫除文盲,普及文化和对广大群众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教育。路西东宝行政督导处筹集了各界人士捐献的 66 万元,创办了东宝中学。这是东江地区由抗日民主政府直接领导创办的第一所新型中学,分别由政府干部何恩明和曾劲夫任正、副校长。该校学制两年,设 2 个中学班,1 个升中班和 1 个师范班。教学方针面向工农,教学内容采用战时教材,以培养抗日骨干。它为许多有志青年提供了接受革命文化教育的机会,它培养的学生,一批批走上为民族独立、为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的革命道路。督导处执行东江军政委员会关于政权机构“应有机关报”的指示,于 1944 年冬出版了路西东宝行政督导处的机关报——《新大众报》,它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工具。对于教育、动员群众,团结抗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普及抗日文化教育,督导处还在组织民运队下乡开展工作的同时,把民主政府的政策精神和抗日军民英勇斗争的事迹编成话剧、民歌等节目,到各处宣传演出。教群众唱抗战歌曲,既宣传了抗日道理,又活跃了文化生活。民运队员和各乡村民主政府在一部分乡村组织了各种文娱、体育群众团体,重大节日开展文娱活动、体育比赛,文娱、体育活动空前活跃。

4. 拥军优抗,征粮收税
 
军队与政权休戚相关,军队与人民血肉相连。路西东宝行政督导处把拥军优抗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和工作。平时,号召群众尊敬抗属,帮助抗属种田,对抗属减征公粮。每逢节日或重大纪念日都组织民众慰问抗属,慰劳部队。战斗时,组织武装民兵、担架队、运输队上前线协同作战。在政府的号召和事实的教育下,广大民众真心实意拥护东江纵队,踊跃送子弟参军参战,在物资上大力支援部队,保证部队的给养。1944 年 7 月 7 日,各地群众纪念抗战七周年。宝安民众通过“拥军公约”,各村选举青年干部参队,发动献金、献枪弹和破坏敌人交通的竞赛。同年 12 月,全区 23000 名群众集会庆祝东江纵队成立一周年,各区群众热烈劳军。仅东莞几个区收到的劳军物品就有:现金和储券172600 多元,步枪 4 支,子弹 4000 余发,手榴弹 8 个,毛巾 583 条,牙刷 220 支,生猪 13 只,烧猪 8 只,鸡鸭 94 只,还有其他日用品一大批。宝安黄田乡捐献棉衣 100 件。劳军热烈,盛况空前。
 
为了保证部队的给养和发展解放区的各项事业,路西东宝行政督导处从成立即颁布法令,废除国民党旧政权的一切苛捐杂税,重新制定合理的征粮收税条例,设置税务局(后改为税务科),配备专职干部,查核土地面积,征收公粮税收。抗日公粮的征收是根据大家出力,多收多交的原则。按户的等级分田主、佃农、自耕农、租偿四类,负担合理。每年分两造征收,以 100 斤干谷为一担。田主征收 5%(即每收一担租谷,征公粮 5 斤);佃农 10 担以下免收,10 担以上收 1%;自耕农 30 担以下收 2%,30 担以上收 3%;租偿 30 担以下收 7%,31 至 50 担收 8%,51 至 100 担者收10%,等等;自由职业者或鳏寡孤独及有田地而无力自耕者,每造收入不足 5 担者免税;军烈属 8 折征收;如遇天灾人祸,酌情减免。1945 年夏季,除征收抗日公粮外,还向地主征收地税。由于政策明确,负担合理,获得广大群众的拥护。1945 年 5 月,日、伪军为抢夺粮食,对路西解放区进行全面“扫荡”,夏季的征粮工作是在激烈的斗争中进行的。由于党政军民积极配合,保卫夏收,抢割、抢收公粮的工作做得很好。曾经一连两夜动员了方圆 50 里的上万群众,把最前线的 2000 多担公粮抢割抢运到安全的地方。路西东宝行政督导处建立合理的税收制度,由税站实施。工商税实行单一税制,一经纳税,货物便可通行全区。日用必需品税率 5%,奢侈品 10%,屠宰和烟酒税各地自订,特需进口物品、小贩及非商业性质的东西免税。如果商人在解放区遗失货物,抗日民主政府负责追回或赔偿。这样,既保护了工商业者的利益,又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负担,与国民党统治区敲诈勒索的税收形成鲜明的对照,有利于促进解放区工商业的恢复发展,鼓励更多的物资进入解放区,活跃解放区的经济。
 
除了在路西解放区建立东宝行政督导处之外,中国共产党在路东解放区也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机关——路东行政委员会。1945 年 4 月,路东解放区在各乡区成立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上,召集路东解放区首届参议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党派、无党派人士,有工人、农民、商人和教育界人士的代表。东江纵队政委尹林平到会作了《关于国际国内本区情况分析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政策的实行》的报告,叶锋作了《关于路东区军事斗争情况》的报告,许章达、肖荫青等参议员也发表了讲话。会议经过协商,正式选举产生由 49 名参议员组成的路东参议会,由 9 名行政委员组成的路东行政委员会(县级民主政权)。委员会下设文教科、民政科、军事科、财政科和建设科。同时,成立了路东人民抗日自卫总队部,行政委员会设常备大队,区设常备中队,乡设常备小队。总队部通过区、乡政府指挥和管理各乡民众武装队伍。行政委员会管辖区域,由惠东、东莞、宝安三县广九铁路以东,东江河以南,淡水河以西,南至大亚湾、大鹏湾,划分为新一区、新二区、新三区、新四区、新五区、新六区 6 个行政区和一个特别区。全区人口约 58 万。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