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暴雨松动谈判僵局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14 人已围观
有了港澳办和外交部1120号文,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谈判得以在1992年12月重启。
回头望望,沧海茫茫。1982年4月“深港协议”所议定的诸项事宜,如几大过境通道建设全部如期落实:1984年8月,梅沙旅游专用口岸正式开通(后因客源不足等问题,于1985年11月暂停使用,2019年11月海关总署发文正式关闭,现仅存码头功能);1985年2月,文锦渡口岸新桥投入使用;1985年3月沙头角口岸投入使用;1990年,皇岗—落马洲大桥第一公路桥正式通车。
唯有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这个议题推进维艰,难以落实完成达10年之久。
时序进入1990年代,香港回归在即,困扰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谈判的“边界线”这个所谓的“政治问题”终于有所缓解。但是,重启后的谈判依然迟滞难行。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双方专家小组轮流在深港两地一周一磋商,前前后后进行了70多轮会谈。
究其原因,有主观上的“深热港冷”因素。1990年代,深圳河北岸的深圳罗湖、福田一带已经是寸土寸金的现代化城区,治理深圳河于深圳而言,是“非治不可,刻不容缓”。而南岸的香港新界东北地区还是边境禁区,大都是处于半开发状态的渔农区。香港地区的精华所在港岛、九龙都会区远在新界以南,香港对在深圳河流域防洪减灾的紧迫感,远远弱于深圳方面。
与此同时,1990年代的香港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方兴未艾。尤其是深圳河河口南侧的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成了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谈判的“拦路虎”。
总面积380公顷、红树林面积300公顷的米埔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和珍稀动植物资源,素以“雀鸟天堂”而闻名。在米埔,可找到香港地区72%的雀鸟品种,也可见多种全球濒危雀鸟。1976年,这片河海交接处的湿地被列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1984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开始接手管理米埔自然保护区,推行环境教育及保护工作。1995年,米埔及后海湾内湾一带共1500公顷的湿地正式根据《拉姆萨尔公约》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治理深圳河,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惊扰到“雀鸟天堂”,也让世界自然基金会这个在环境保护上“六亲不认”的国际组织,坐上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谈判的谈判桌。
在大江大河纵横四野的中国,以深港两地的经济实力,联合治理一条“小河弯弯”的深圳河,其预算投入、工程难度并不是最大难题。但历史原因造成的深圳河“界河”属性,使得第一轮谈判10年难产;1992年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谈判重启之后,又因为米埔自然保护区这片国际重要湿地的现实存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谈判再度陷入“人与自然孰轻孰重”的无尽辩论之中。
1993年,三个月内两场不期而至的特大暴雨横扫深圳河两岸。滔滔洪水以“劫后余生”的残酷场景,给深港两地人民展示了深圳河“非治不可,刻不容缓”的证据。
这一年的6月16日,一场特大暴雨突袭深港地区。
回头望望,沧海茫茫。1982年4月“深港协议”所议定的诸项事宜,如几大过境通道建设全部如期落实:1984年8月,梅沙旅游专用口岸正式开通(后因客源不足等问题,于1985年11月暂停使用,2019年11月海关总署发文正式关闭,现仅存码头功能);1985年2月,文锦渡口岸新桥投入使用;1985年3月沙头角口岸投入使用;1990年,皇岗—落马洲大桥第一公路桥正式通车。
唯有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这个议题推进维艰,难以落实完成达10年之久。
时序进入1990年代,香港回归在即,困扰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谈判的“边界线”这个所谓的“政治问题”终于有所缓解。但是,重启后的谈判依然迟滞难行。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双方专家小组轮流在深港两地一周一磋商,前前后后进行了70多轮会谈。
究其原因,有主观上的“深热港冷”因素。1990年代,深圳河北岸的深圳罗湖、福田一带已经是寸土寸金的现代化城区,治理深圳河于深圳而言,是“非治不可,刻不容缓”。而南岸的香港新界东北地区还是边境禁区,大都是处于半开发状态的渔农区。香港地区的精华所在港岛、九龙都会区远在新界以南,香港对在深圳河流域防洪减灾的紧迫感,远远弱于深圳方面。
与此同时,1990年代的香港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方兴未艾。尤其是深圳河河口南侧的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成了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谈判的“拦路虎”。
总面积380公顷、红树林面积300公顷的米埔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和珍稀动植物资源,素以“雀鸟天堂”而闻名。在米埔,可找到香港地区72%的雀鸟品种,也可见多种全球濒危雀鸟。1976年,这片河海交接处的湿地被列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1984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开始接手管理米埔自然保护区,推行环境教育及保护工作。1995年,米埔及后海湾内湾一带共1500公顷的湿地正式根据《拉姆萨尔公约》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治理深圳河,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惊扰到“雀鸟天堂”,也让世界自然基金会这个在环境保护上“六亲不认”的国际组织,坐上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谈判的谈判桌。
在大江大河纵横四野的中国,以深港两地的经济实力,联合治理一条“小河弯弯”的深圳河,其预算投入、工程难度并不是最大难题。但历史原因造成的深圳河“界河”属性,使得第一轮谈判10年难产;1992年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谈判重启之后,又因为米埔自然保护区这片国际重要湿地的现实存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谈判再度陷入“人与自然孰轻孰重”的无尽辩论之中。
1993年,三个月内两场不期而至的特大暴雨横扫深圳河两岸。滔滔洪水以“劫后余生”的残酷场景,给深港两地人民展示了深圳河“非治不可,刻不容缓”的证据。
这一年的6月16日,一场特大暴雨突袭深港地区。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