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文旅综合 文旅综合
观湖街道:弘扬振能改革精神,讲述客家人生生不息的奋斗故事
作者:本书编委会 来源:发现另一个深圳 : 深圳 78 街“全景画像”(龙华) 责任编辑:manman 2025-01-02 人已围观
客家人中流传着一句谚语:“宁可往南千里,不去北方百里。”松元厦,原名七都洞,背倚郁郁葱葱的背夫山,一条蜿蜒、清澈的小河缓缓从村前流过。据《松元厦陈氏族谱》记载,松元厦开基始祖陈振能,在公元 1751 年从梅州五华迁徙至宝安,发现此处背山面水、青松遍地,而且“东有梧桐(山)凤凰飞舞,西有阳台(山)龙腾虎跃”,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在背夫山边苍翠的松林下搭起茅寮,并在用竹竿搭成的门楼上书写“松园厦”作为地名,后逐渐演变为如今的“松元厦”。陈氏族人在松元厦开枝散叶已有近 300 年历史,成为观澜地区的主要家族,聚集地不断扩展,逐渐形成了上围、中心、向西、大布头、太兴、郡利、意合、包篱肚、河沥水背、鹅公碑、合麻岭、贵湖塘等聚居区,其中大布头和贵湖塘后来发展成新的村落。随着家族的持续发展和生计需要,很多人去到海外谋生。目前,松元厦陈氏族人遍布世界各地,总数有上万人。陈氏宗亲始终秉承“晴耕雨读,崇文重教”的家风,在社会各领域积极改革、开拓进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涌现出一批勇立改革潮头的名人。例如陈炳林,他是土生土长的松元厦人,也是深圳油画界最早一批“拓荒牛”,20 世纪 90 年代,深南大道上那幅巨型邓小平油画的创作者就是他。陈玉昌,曾任观澜商会会长、香港宝安观澜旅港同乡会会长,20 世纪 80 年代,他带着 10 多年的积蓄和境外营商经验,带头回到家乡投资办厂,引进资金近 10 亿港元,被深圳市人民政府授予“深圳市荣誉市民”的光荣称号。
作为闻名海内外的陈氏振能公后裔聚集地,这里发生过三件影响深远的事 ——民间办学、修建宗祠和兴建碉楼。“振于无境,能而有为”的陈氏家训,激励着一代代后人奋发向上;陈氏宗祠作为家风文化的发源地,让陈氏后人守望相助、团结奋斗、造福乡梓;一栋栋斑驳的陈氏碉楼,经过炮火的洗礼,成为龙华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
振能学校——深圳最早的由民间自主创办的现代学堂之一。“兴门第先兴学第,振书声后振家声”,振能公常激励后人发奋苦读,曾用购置年货的钱买了一车书,更把读书进仕作为传家之本,为家族子孙定下了“晴耕雨读”的祖训。从振能家族第三代开始,陈氏宗族就开办了私塾,至清朝末期,族中共有私塾达 9 所,其中以“上兴永修”办得最为出色,师生常在庭院里、池塘边吟诗作对,留下了“池边洗砚鱼吞墨,林下烹茶鹤避烟”等高趣生动的楹联章句。1914 年,侨居巴拿马的振能后人回乡将当时的 9 所私塾合并,开办现代学堂“永修斋”,定名“永修小学”(振能学校前身),该校在民国时期曾以首屈一指的办学规模成为深圳“四大名校”之一。在当时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观澜地区,依靠一个宗族的力量,同时开设小学和中学,堪称惠东宝地区教育的创举和奇迹,吸引东莞凤岗、塘厦乃至惠阳淡水等地学子来此求学,坊间流传“华侨捐资办学堂、桃李遍播‘惠东宝’”。学校后来经历了多次迁址、扩建,1966年迁至现在的背夫山脚下,2019 年复名振能学校。如今的振能学校内,已难觅当年的洋房钟楼身影,取而代之的是绿树掩映、楼宇清新的现代校园风景。
▲振能学校
松元厦陈氏宗祠——深圳陈氏宗祠的名片之一。松元厦陈氏后人有强烈的根脉意识,就算身在异乡,也心怀故乡,正是这种赓续情怀让陈氏后人传承了良好的家风。每当逢年过节、诞辰忌日,陈氏宗族聚集一堂,在宗祠点燃一炷清香,供奉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松元厦陈氏宗祠始建于 1926 年,于 2015 年重修。宗祠坐西北朝东南,为五开间三进两天井布局,民居紧邻宗祠而建,分列于宗祠正门两侧,建筑整体呈“品”字形结构。这座宗祠在开基始祖振能公在世时就已修建,修建之初就是“三堂两横”的布局。灰褐色的宗祠外墙与红色的挑檐梁、金黄色的花勾头、青灰色的筒瓦相互辉映,古朴而不灰暗,亮丽而不失庄重。宗祠门楣横书的“陈氏宗祠”与门框竖写的“源从长乐 业创宝安”几个金黄色大字,如同点睛之笔,道出了宗祠的名称和族人的前世今生。从祠门进入,一方长方形的天井呈现在眼前,面积 100 余平方米。天井过后便是仪门,仪门前面并无门,仅有大理石门框。地面为刻有浅黄色花纹图案的瓷砖,是宗祠初建时从国外进口的,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虽然年代久远,但图案仍清晰可见。门框两侧书有楹联:“振于无境,能而有为。”仪门后面靠近墙壁的位置,一扇高耸的大门兀然挺立,粗壮的门柱、厚实的门板,雕刻着精美的花鸟图案,使大门显得富丽堂皇、高端大气。两面墙壁靠近屋顶部分,是一幅幅瓷砖壁画,金黄色边框、灰白底色画面,简洁而明快,生动且形象,或为花鸟,或为虫鱼,栩栩如生。
▲陈氏宗祠
樟坑径上围村——抗日航空英烈的故乡。在观湖樟坑径也有陈氏家族在此世居,这里孕育了抗日飞行员陈桂林、陈桂民兄弟,他们是首批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也是电影《无问西东》中人物的原型。陈桂林与弟弟陈桂民小时候被父亲送去香港读书,但在陈桂林幼小的心灵里早已埋下了学习工程和飞行技术,报效祖国的愿望。1931 年,日军侵占东北后,陈桂林义愤填膺,他自费报考广东航空学校,毕业后担任空军军官学校的飞行教官。弟弟陈桂民在香港念完高中后,也像哥哥一样报考航空学校,由于父亲不允许,便偷偷跑到杭州,于 1935 年考进空军军官学校。每一位从这里毕业的学生,都牢记着学校的校训:“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陈桂民中等身材,剑眉方脸,喜欢用浓重的广东口音讲故事,被战友称为“小老广”。在一次空战中,他和一名日军飞行员同时把机枪子弹打光,两机并排飞行,他就掏出手枪与日军飞行员互相射击。后来,手枪子弹也打完了,陈桂民横下心向敌机撞去,但狡猾的日军飞行员倚仗飞机的优越性能躲开了,气得陈桂民捶胸顿足。1939 年的兰州空战是创下抗战中歼灭敌机最多纪录的一场空战,陈桂民等飞行员立下赫赫战功,他被嘉奖一星星序奖章。1941 年,在成都一次激烈的空战中,陈桂民血染长空,为国捐躯。哥哥陈桂林在成都为抗击日军而展开的史称“7·24 大轰炸”战役中表现出色,不幸的是,1945 年 3 月,陈桂林试飞刚修好的战机时,因故障坠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今的樟坑径上围村 76 号这栋普通客家排屋,是抗日英雄飞行员陈桂林、陈桂民兄弟的出生地。2022 年,纪录片导演王兆宇,将陈氏兄弟主动放弃境外优渥生活,自费报考航校,双双参加抗战,最终血洒长空的故事,拍摄成抗战纪录片《樟坑径 76 号》,将这对英雄兄弟的事迹更加详实、生动地展现给世人。该片于次年被深圳方志馆收录。
▲陈桂林与他驾驶的战机
碉楼时光公园——深圳首座碉楼主题公园。碉楼,又被客家人叫作炮楼,多建在村口开阔地带,既因防御作用而设计,又是主人财富地位的象征。如今时过境迁,老旧却不乏精美的碉楼,作为文化遗迹,主要价值已经变为游览观光。在龙华,有一座以碉楼为主体建筑的主题公园 ——碉楼时光公园。它让修建于清末民初的碉楼,用“乾坤大挪移”的方式换个地方“站”着。公园共有 4座碉楼,分别为陈康发碉楼、陈和顺碉楼、陈道仁碉楼和永修碉楼。2011 年,松元厦社区进行旧村改造,出于保护历史文物的目的,将 4 座碉楼整体迁移至一处,于是便有了极具特色的碉楼主题公园。在此之前,已经有一座碉楼因为不肯“挪窝”,在一场暴雨中倒塌了,于是一场关于抢救碉楼的行动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当时,这些碉楼“乾坤大挪移”的场景震惊全市,该工程创新使用车载方式对夯土建筑进行平移,平移过程“惊心动魄”,不少人为其捏了一把汗,因为碉楼是立柱式的空心建筑,墙体高耸而单薄,年代久远,并且平移路程远。施工人员先将碉楼内撑外拉,“五花大绑”固定好。在楼内用钢管做固定支撑,然后用钢管、钢板捆绑楼体。在四周墙根部一点点切割,每切割一段,就把准备好的水泥梁塞进一段,直到一侧墙底被完全撑住,再掏另一面墙底。四面墙底被水泥梁承接,形成一个厚实、牢固的底盘,承受碉楼的重量。然后在底盘左右两端,用钢筋、水泥浇筑“扁担梁”。平移时,将两侧“扁担梁”放置在拖车上,再用扁担“抬着”碉楼行走。最终,4 座碉楼被完好无损地平移到公园广场。
▲碉楼时光公园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