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典籍著作 典籍著作

扫码关注

地名里的历史文化密码

作者:程建 来源:深圳风物志 第二辑 地名密码卷 责任编辑:yezi 2022-12-28 人已围观


地名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从哪里来,我现在在哪里,我将要到哪里去,无不与地名相关。每一个地名都是一个坐标,为我们确定位置,指明方向,是人们工作、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

记得改革开放之初,当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消息见诸新闻媒体,很多有识之士辞了公职奔向这座城市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认识深圳的“圳”,既不知道它是水沟的意思,也不知道它的读音,“深川深川”乱叫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才知晓正确的读音。像这样极具地方特色的地名在深圳还有许多,如东涌、步涌的“涌”字,很多人在那里生活许久,也不知道自己读“涌”读成了“ yong”三声,而正确的读音应该是“ cong”一声,电台电视台的新主持人也常读错。更不要说壆岗的“壆”,更是少有人认识。就是本地人也嫌麻烦,干脆把村名改成“坣岗”,笔画是减少了,读音仍然叫外地人犯愁。还有对面喊、棺材坑、吓陂村,这些听上去都有些奇怪的地名,其实如同古迹一样,已成为深圳这座城市独有的地理和历史文化资产,是记载一个城市文化的“活地图”。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它的命名、更名、发展、演变始终受着社会各方面的制约,地名里藏着许多历史文化密码,为语言学、地理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宝贵资料。尽管深圳是一座快速成长起来的大城市,涌现出许许多多新的地名,但也保留了很多有价值、有文化、有传统的地名,伴随着城市成长的沧桑印迹,凝聚着深圳人的精神与情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只有了解一个又一个丰富精彩的深圳地名,以及地名背后的历史人文,我们才能真正走近深圳,认识深圳。

本书收录的地名,大多数是老地名,有的早已成为历史地名,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的改了又改,早已无法将新、旧地名联系起来;当然还是有些老地名经受住时间的洗礼,尽管所指的地域空间有或大或小的变化,地名仍然不变。

来了就是深圳人。让我们从今天起,从老地名开始,读懂深圳!学习地名,做一个真正的深圳人!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