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印顺:放眼世界的中国高僧

作者:陈风雅 来源:北大人在深圳·第一辑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06-21 人已围观


人物简介:
印顺大和尚,字源利,湖北襄阳人。2000年于深圳弘法寺礼本焕长老为师剃度,为临济宗第四十五代衣钵传人,次年依广东云门寺佛源长老圆具。云门佛学院禅修班毕业,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并于2009年获得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佛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深圳市佛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深圳弘法寺方丈、三亚南山寺方丈、尼泊尔中华寺方丈。
 
在进入方丈室前,一个年轻人在门前就跪下了。他双手合十,很是激动,对印顺大和尚说:“师父,我从上海来,专程来拜。他们说我如果有缘,说不定能见到师父您,真的见到了……”印顺大和尚微笑着,低下头看着他,慈祥地摸了摸他的头。
 
身为弘法寺的方丈,对这样的场景,印顺大和尚和围绕在他周围的弟子们都屡见不鲜。短暂停留片刻,印顺大和尚和弟子们继续朝前走。穿过曲折的走廊,是一个小四合院,这是印顺大和尚起居生活的地方。走到庭院的中央,他双手张开,望着天空,停滞了几秒,突然对着太阳夸张地打了一个喷嚏。声音之大,把周围的人都逗得哈哈大笑。
 
《维摩诘经》上说,直心是道场。印顺大和尚从来坦诚示人,这也让他与社会大众的关系更加亲近。大乘佛教以自利利他、普度众生为使命,身为荷担如来家业的佛门高僧,唯有走入大众,才可能度化大众,对大众提供切实的帮助。
 

▲印顺大和尚近照
 
印顺大和尚乐于承担这样的角色,也乐于承担这种角色所带来的责任与期待。人生于世,各有分工,他认为这种角色跟普通人是一致的。“在家里,你是一个儿子,一个丈夫,或者其他角色。作为儿子,你的角色扮演好了没有?作为丈夫,你的角色扮演好了没有?或者在单位里作为员工,你扮演好了没有?”而他唯一区别于世人的地方,就是他所承担的是“和尚”的角色。“和尚是‘和和为尚’,倡导众生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和谐。”印顺大和尚在举手投足、只言片语之间,展示出一种亲切明达的人格魅力。
 
北大求学:校门与佛门
 
谈起北大,印顺大和尚的态度是十分诚恳的。“外界常说我是北大人,我总觉得这名号像是偷来的。”他说他并没有拿过北大的本科学位,只是在北大待了两三年,上了哲学系宗教学专业研究生进修班。
 
但这两三年对印顺大和尚而言是意义非凡的。去北大进修,是印顺大和尚自己的主意。当时他已经出家,在本焕长老身边待了两年,每天诵经、拜佛,但寺院的环境毕竟太过单一。初入佛门,对于社会人用何种方法来研究宗教,政府、学界、学生等社会各阶层用何种眼光来看待宗教,印顺大和尚内心都充满疑问。
 
带着这两个问题,印顺大和尚北上求学。在北大,他幸运地碰到了各个领域的教授与学者,与他们一对一交流、探讨。他笑称自己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学生,在北大的时候也并不乖乖上课,更多的学习与体验是在课后单独找同学、教授聊天而获得的。尽管有时候因为观点不一而发生碰撞,但这种充满志趣的交流一直到他离开北大之后仍在不断发生。
 
谈起当年熟识的教授,印顺大和尚如数家珍,他说包括“汤一介、乐黛云贤伉俪,当时还年轻的王博,也有袁行霈等老教授”。他接触的学者涉及多个学科,宗教、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而这也为他日后在弘法寺大刀阔斧地进行文化和管理的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笑称,在北大的那几年,“几乎没闲着了”。
 
他的收获是巨大的。在不断的观点交流与碰撞间,他形成了一套自己对宗教的理解,并对宗教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宗教不应当高高在上,而是应当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生活。“时代需要才有佛,时代不需要,哪里来的佛?融于时代也是修行所必需的,六祖慧能大师早就说过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若觅兔角。”
 
佛教应当首先有一个清晰的功能定位,其次再发展出保障该功能定位的思想体系与组织体系。这样的认知,让他在寺庙弘法与管理改革上得心应手。
 
从北大毕业之后,印顺大和尚与北大的联系依然紧密。他注意到,中国历史上曾多次编纂过《佛藏》,也多次编纂过《道藏》。直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编纂出版了《中华大藏经》。我国的传统文化格局,长期以来基本上是儒、释、道三分天下的,然而却一直没有编纂出一套《儒藏》,这不仅与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极不相称,更不能满足传统文化整理与研究日益广泛深入的需要。尽管是一个佛教徒,印顺大和尚也动员北大的教授与学者编纂《儒藏》,通过对各家的典籍文献进行系统整理,以便保存和利用,以达到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目的。
 
2002年,北京大学启动《儒藏》编纂工程,由汤一介任委员会主任。为支持《儒藏》编纂委员会的工作,印顺大和尚征得师父的同意,以本焕的名义捐赠130万元,这是《儒藏》编纂委员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至今,《儒藏》最后一页的捐助者名单仍然留着本焕长老的大名。汤一介、乐黛云夫妇与深圳弘法寺的联系也因此而更加频繁。2005年,他们二人南下深圳,在弘法寺进行演讲,并聘请印顺大和尚为北京大学《儒藏》编纂客座研究员。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