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黄尔春:从福永打拼出来的企业家和慈善家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12 人已围观


▲口述者:黄尔春
口述时间:2018年12月4日上午
口述地点:福永商会信息大厦4楼
 
黄尔春

1957年生于广东揭阳县,深圳市金港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2003年至今担任福永商会(工商联)会长、福永商会(工商联)党支部书记、宝安区总商会(工商联)常务副会长、宝安区慈善总会副会长、宝安区政协常委等职务。长期以来,积极投身农村公益慈善事业,支持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积极参与物资扶贫、教育扶贫等慈善活动,兴建希望小学,扶贫济困,2008年荣获首届“鹏城慈善奖-慈善个人”奖,迄今累计捐款2000多万元。
 
1985年,我只身来到深圳,不知不觉几十年过去了。我从建筑工地的小工成长为实业公司的董事长,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积累了一些财富。但我知道这些财富并不只属于自己,是深圳这块沃土和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给我们提供了创业致富的机会,再加上团队的共同努力,才有了今天的一点成绩。所以说,我的一切财富都应该属于社会。开公司解决就业,是授人以渔;帮扶困难群众,解决燃眉之急,是授人以鱼。一个良心企业家,两者都要兼顾。作为商会负责人,我只是把大家发动起来了。实际上,大家都乐意做慈善做公益,这也是一个商人的社会责任。
 
黄尔春从福永打拼出来的企业家和慈善家
 

 
在经营锯木厂的同时,我又兼营洗车业、餐饮业,就是从这些最不起眼的小行当里,凭着自己干一天顶别人干两天的玩命劲儿,逐步积累资金实力。
 
从小扛起家庭重担
 
1957年8月,我出生于揭阳县玉湖镇一户贫困的农家。我是长子,是三个妹妹的大哥,是父母和奶奶心中的“独苗”,但其实我也没有享受到过多的关爱。当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因为一场重病丧失劳动能力,我不得不早早辍学回家,扛起家庭重担。
 
农忙时节耕田种地,农闲时节我就到集市上做点小买卖。小时候,我曾经一条裤子穿了5年,缝缝补补满是补丁都舍不得扔掉。后来年龄大点了,我也不做小买卖了,跟着同村人上山做木材生意。当时尽管生活非常艰苦,但我从未失去信心,我坚信,总有一天,老百姓的日子会变好。劳作之余,我常常坐在田间地头思考,要是自己多读点书,说不定命运早就改变了。
 
在深创业成功积累本钱
 
随着改革开放一声号响,我猛然感觉到中国的大发展大变革要来临了。听人家说在深圳能看到香港的高楼大厦,于是,1985年,我告别家人只身来到深圳福永。跟别的打工者一样,刚到深圳时我的眼前也是一片茫然。当时,深圳正处于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在一个黄昏,我站在尘土飞扬的福永街头,望着漫天晚霞和工地上热火朝天的景象,我想自己在这里一无资金二无门路三无学历,那就先在工地上老老实实从小工干起,等手头有些钱了,懂些建筑技术了,再干大工,然后拉一帮人干包工。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百业待兴,到处都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我意识到这里未来木材木料需求量一定会很大。于是,1986年3月,我利用早年在老家做木材生意积累的资金和经验,在福永开办了锯木厂。但是,情况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当时的福永地处关外,各路建设资本主要集中在罗湖区、上步区(福田区的前身),还远远辐射不到偏远的福永。
 
没多久,我又发现大量外来人员涌入深圳,认准饮食行业和洗车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我又兼营洗车业、餐饮业,就是从这些最不起眼的小行当里,凭着自己干一天顶别人干两天的玩命劲儿,逐步积累资金实力。20世纪80年代末,我把手中的资金集中起来开办了一家铸造厂,总结前面的经验教训,这次我经营得十分成功,几年下来,我积攒下了第一笔可观的本钱。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