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东江之水越山来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12 人已围观
在中央档案馆保存的一份关于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的请示报告上,周恩来总理亲笔批示:“该工程关系到港九三百万同胞,应从政治上看问题,工程作为援外专项,由国家举办,广东省负责设计施工。”他还在批示中强调:“供水工程,由我们国家举办,应当列入国家计划。”周总理如此批示是因为他考虑到香港95%以上是自己的同胞,工程自己办比较主动,不用港英当局插手。
东深供水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工程,由当时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从援外经费中拨出3800万元专款兴建。这笔专款在当年确实是“不惜一切代价”的重大投入,当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454亿元,全年财政收入只有399.54亿元,东深供水工程一个建设项目,就已接近当年全国财政收入千分之一。
工程于1964年2月20日正式动工。广东省动员1万余人投入施工。经过1年奋战,其间先后顶住5次强台风暴雨袭击,于1965年1月建成,同年3月1日供水。
“让高山低头,让河水倒流。”东深供水工程在由南向北流入东江的石马河河口抽水,然后利用石马河河道梯级抽水站,将东江水提升46米、倒流83公里后注入深圳水库,再通过3.5公里长的输水涵管,输送到深圳河南岸香港境内。为保障香港居民用水,东深工程每年10月1日起至次年6月30日止,每天均衡供水,年供水6820万立方米。
翻山越岭而来的东江水一举消除了长期困扰香港地区的缺水之痛。一期工程竣工典礼上,港九工会联合会和香港中华总商会赠送锦旗,分别是“饮水思源,心怀祖国”“江水倒流,高山低首;恩波远泽,万众倾心”,一言道尽内地和香港人民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
1965年3月1日后,得到东江水哺育的香港没有了水资源短缺的后顾之忧,很快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与此同时,港英政府也开展了“B计划”,利用U形海湾筑坝修造储水水库。1968年,世界上第一座在海中建成的水库、位于香港新界东部的船湾淡水湖建成,库容高达2.3亿立方米,比此前已经建成的16座水塘的库容总和还多了1.5亿立方米。1978年,港英政府又在船湾东南方向的海湾如法炮制修建了库容高达2.81亿立方米的万宜水库。船湾淡水湖和万宜水库这两座位于海洋中的水库总库容超过5亿立方米,占香港淡水总储存量的87%以上。至此,香港淡水的供给和储存可谓绰有余裕,再也不可能出现什么“香港旱魃”了。
伴随着1970年代香港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和改革开放后深圳、东莞地区经济的爆发性增长,从1973年到香港回归前,东深供水工程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扩建,年供水能力也增至17.43亿立方米。
1998年,广东省投入2.8亿元,在对港供水的最后一站深圳水库入库口建成全球最大、日处理400万吨源水的生物硝化站。生物硝化站共有6条水体净化通道,每条通道有14万条生物填充料,水体经过填充料时,75%以上的氨氮和有机物可被吸收,水体净化效果非常明显。东江来水全部经过生物硝化站过滤、净化后再进入深圳水库、输往香港。
2000年,为彻底解决东深供水工程沿线未经处理的污水流入河道、影响水质,同时适当增加供水量,广东省投资49亿元对东深供水工程进行全面改造,将供水系统由原来的天然河道和人工渠道输水改造为封闭的专用管道输水,实现清污分流。工程于2003年6月28日完工,年设计供水量增加到24.33亿立方米。
如今,东深供水工程担负着向香港、深圳、东莞工程沿线三地居民提供生活、生产用水的重任。香港用水的约80%、深圳用水的50%以上、东莞沿线八镇用水的80%左右,都是越山而来的东江水。截至2022年4月,东深供水工程不间断对港供水已达277.5亿立方米,相当于1900多个杭州西湖的库容量。“倒流”的东江水以100米3/秒的流量,源源不断地送进香港新界的木湖抽水站,然后也“倒流”向九龙半岛,并通过输水涵道抵达灯火璀璨、全球人口密度最大地区之一的香港岛。
江山日日新。仅仅调运东江水,已无法支撑湾区东部穗、莞、深、港庞大经济体的持续扩容。在历经近十年统筹谋划与科学论证后,国务院、广东省相继做出战略部署,兴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该工程西进西江干流鲤鱼洲,东至深圳公明水库,沿途输水至广州南沙拟建的高新沙水库、东莞的松木山水库及深圳的罗田水库,全程百余公里,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工程设计规模为17.87亿立方米每年,建设工期60个月,总投资约为354亿元。工程建成后,将实现从西江向珠三角东部地区引水,解决广州、东莞、深圳的生活生产缺水问题,并为香港提供应急备用水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在大湾区时代,作为粤港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要一环的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将和东深供水工程一起谱写新的时代篇章。
今天的香港,约90%的鲜活商品、约80%的淡水、约27.58%的电力来自内地。根据《香港能源统计年刊(2022年版)》的数据,2022年,全香港100%的天然气和99.9%的石油气均进口自内地;另外,全香港94.6%的航空燃油和30.7%的轻质柴油、重质柴油与石脑油均进口自内地。
这些内地输港商品中,东江水无疑是最关键的社会经济运营资源之一。
东深供水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工程,由当时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从援外经费中拨出3800万元专款兴建。这笔专款在当年确实是“不惜一切代价”的重大投入,当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454亿元,全年财政收入只有399.54亿元,东深供水工程一个建设项目,就已接近当年全国财政收入千分之一。
工程于1964年2月20日正式动工。广东省动员1万余人投入施工。经过1年奋战,其间先后顶住5次强台风暴雨袭击,于1965年1月建成,同年3月1日供水。
“让高山低头,让河水倒流。”东深供水工程在由南向北流入东江的石马河河口抽水,然后利用石马河河道梯级抽水站,将东江水提升46米、倒流83公里后注入深圳水库,再通过3.5公里长的输水涵管,输送到深圳河南岸香港境内。为保障香港居民用水,东深工程每年10月1日起至次年6月30日止,每天均衡供水,年供水6820万立方米。
翻山越岭而来的东江水一举消除了长期困扰香港地区的缺水之痛。一期工程竣工典礼上,港九工会联合会和香港中华总商会赠送锦旗,分别是“饮水思源,心怀祖国”“江水倒流,高山低首;恩波远泽,万众倾心”,一言道尽内地和香港人民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
1965年3月1日后,得到东江水哺育的香港没有了水资源短缺的后顾之忧,很快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与此同时,港英政府也开展了“B计划”,利用U形海湾筑坝修造储水水库。1968年,世界上第一座在海中建成的水库、位于香港新界东部的船湾淡水湖建成,库容高达2.3亿立方米,比此前已经建成的16座水塘的库容总和还多了1.5亿立方米。1978年,港英政府又在船湾东南方向的海湾如法炮制修建了库容高达2.81亿立方米的万宜水库。船湾淡水湖和万宜水库这两座位于海洋中的水库总库容超过5亿立方米,占香港淡水总储存量的87%以上。至此,香港淡水的供给和储存可谓绰有余裕,再也不可能出现什么“香港旱魃”了。
伴随着1970年代香港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和改革开放后深圳、东莞地区经济的爆发性增长,从1973年到香港回归前,东深供水工程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扩建,年供水能力也增至17.43亿立方米。
1998年,广东省投入2.8亿元,在对港供水的最后一站深圳水库入库口建成全球最大、日处理400万吨源水的生物硝化站。生物硝化站共有6条水体净化通道,每条通道有14万条生物填充料,水体经过填充料时,75%以上的氨氮和有机物可被吸收,水体净化效果非常明显。东江来水全部经过生物硝化站过滤、净化后再进入深圳水库、输往香港。
2000年,为彻底解决东深供水工程沿线未经处理的污水流入河道、影响水质,同时适当增加供水量,广东省投资49亿元对东深供水工程进行全面改造,将供水系统由原来的天然河道和人工渠道输水改造为封闭的专用管道输水,实现清污分流。工程于2003年6月28日完工,年设计供水量增加到24.33亿立方米。
如今,东深供水工程担负着向香港、深圳、东莞工程沿线三地居民提供生活、生产用水的重任。香港用水的约80%、深圳用水的50%以上、东莞沿线八镇用水的80%左右,都是越山而来的东江水。截至2022年4月,东深供水工程不间断对港供水已达277.5亿立方米,相当于1900多个杭州西湖的库容量。“倒流”的东江水以100米3/秒的流量,源源不断地送进香港新界的木湖抽水站,然后也“倒流”向九龙半岛,并通过输水涵道抵达灯火璀璨、全球人口密度最大地区之一的香港岛。
江山日日新。仅仅调运东江水,已无法支撑湾区东部穗、莞、深、港庞大经济体的持续扩容。在历经近十年统筹谋划与科学论证后,国务院、广东省相继做出战略部署,兴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该工程西进西江干流鲤鱼洲,东至深圳公明水库,沿途输水至广州南沙拟建的高新沙水库、东莞的松木山水库及深圳的罗田水库,全程百余公里,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工程设计规模为17.87亿立方米每年,建设工期60个月,总投资约为354亿元。工程建成后,将实现从西江向珠三角东部地区引水,解决广州、东莞、深圳的生活生产缺水问题,并为香港提供应急备用水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在大湾区时代,作为粤港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要一环的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将和东深供水工程一起谱写新的时代篇章。
今天的香港,约90%的鲜活商品、约80%的淡水、约27.58%的电力来自内地。根据《香港能源统计年刊(2022年版)》的数据,2022年,全香港100%的天然气和99.9%的石油气均进口自内地;另外,全香港94.6%的航空燃油和30.7%的轻质柴油、重质柴油与石脑油均进口自内地。
这些内地输港商品中,东江水无疑是最关键的社会经济运营资源之一。
很赞哦! ( )
上一篇:东江之源,血浓于水
下一篇:“一国两制”构想解决香港问题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