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东江之源,血浓于水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12 人已围观

与深圳河北岸深圳文锦渡口岸对接的是深圳河南岸的香港文锦渡管制站。管制站东侧不远处靠近三岔河口的边境禁区里,两座不起眼的泵房建筑掩映在扶疏的草木中。这里是禁区中的禁区,不要说外地人,就连绝大多数香港本地人也无缘踏足。因为,这里是东深供水工程对港供水管道的终点——木湖抽水站。
 
这里是700多万香港人的生命之源:泵房里设计泵水量为每天390万立方米的22台抽水泵,将占全港用水量约80%的东江原水通过供水隧道或以逐级抽水的方式,从东、中、西三线进入船湾淡水湖、万宜水库、大榄涌水塘储存,或直接进入港九各大滤水厂,净化成香港市民日常所需的自来水。
 
这又是一个内地与香港同胞肩并肩、心连心的温情故事。
 
1963年,为了一举解决掐住香港发展喉咙的水荒难题,中央人民政府在国家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斥巨资修出一条“天河”,让83公里以外的东江水跨越深圳、东莞两地的六座大山,一路“倒流”至香港维多利亚港畔,“东方之珠”因此至今温润如玉。
 
于咸的“海”而言,香港的条件得天独厚: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多姿,是不可多得的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但于淡的“水”而言,香港明显先天不足,其缺水程度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排得上号,完全不足以支撑一个世界级大都会的诞生,更遑论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发展。水是生命之源,同样也是城市发展的根,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一个缺水的城市可以持续繁荣。
 
香港地处亚热带,年均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照道理讲不应该缺水。但香港的“土”质让它“五行缺水”:占香港全境80%的山地、丘陵主要由火山岩和花岗岩构成,这样的地质条件导致香港的土地很难把降水留住,把地表水收集、储存为地下水,集中在每年7—9月的大量降水,统统沿着大河小溪流入大海。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只能依靠水塘(水库)储水。可是香港的溪流、河谷偏偏又极其短促、狭窄,储水量有限,可供修建水塘的地点同样屈指可数。
 
1860年,香港人口接近10万大关,靠山涧溪流、水井等自然方式取得的食水不足已初见端倪。港英政府于是开始修建第一个水塘—薄扶林水塘。1863年,储水量200万加仑(1加仑=4.546升)的薄扶林水塘建成,但此时全港用水量已达每天50万加仑,区区200万加仑储水量成了杯水车薪。于是,薄扶林水塘建成之日就是它的扩建之时。从1863年到1963年的百年时间里,香港人口稳步从10多万增长至350万,大小水塘也紧赶慢赶地修建了16座,香港全境适宜修建水塘的地点已被一扫而空。但是,香港食用水、生产用水供给的增长,相比于人口和生产力的快速攀升,始终处于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状况之中。缺水一直是这个新兴城市的标签。风调雨顺时节尚可勉强应付,一旦严重旱情来袭,全港水荒必至。
 
1893年10月至1894年5月,香港大半年内滴雨未下,史称“香港旱魃”。1902年香港大旱,每天只有1小时供水。1929年又是大旱,全港6个水塘5个干涸见底。1938年,香港首次实行“制水”制度,民众只能到街头公共水管或送水车处排队接水。1950年代,深港地区连年干旱,香港岛、九龙城区的缺水问题更加严峻。那些年里,一首童谣传遍香港大街小巷:“月光光,照香港,山塘无水地无粮,阿姐担水去,阿妈上佛堂,唔知几时没水荒。”
 
深港本为一体,唇齿相依,香港遭受“水荒”时,深圳地区当然也在承受干旱之苦,只是因为人口较少、地域较广,生活用水尚不成问题,但几十万亩农田的灌溉同样面临旱灾威胁。1959年11月15日,在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的支持下,旨在为宝安及香港地区缓解用水紧张的深圳水库正式开工建设。宝安县13个人民公社两万多名社员和解放军一个团的指战员进行工程建设大会战。仅仅用时99天,深圳水库大坝主体工程即告竣工,赢得了“百日堤坝”的美誉。深圳水库集水面积60.5平方公里,库容量4850万立方米,为当年宝安县十大水库建设中工程量之首。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