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文物遗迹 > 古代遗址 古代遗址

扫码关注

南宋小皇帝新安遗迹

作者:廖虹雷 来源:《深圳风物志·风土人情卷》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3-06-16 人已围观

宋端仪《宋行朝录》:“官富驻跸……丁丑年(1277)四月,帝舟次于此,即其地营宫殿,故址犹存。”清康熙《新安县志·地理志》载:“景炎行宫在梅蔚山。宋景炎二年,帝舟抵此,作行宫居焉。”这两则记载,是700多年前南宋帝室在古代深圳行踪的实录。
 
宋德祐元年(1275),元军大肆南侵,建康(今南京)失陷后,临安(今杭州)又失守,宋室杨太后一行在群臣护拥下沿海南逃。景炎元年(1276)五月,刚刚在福州即位的赵昰景炎帝,面对元军紧追而至,急从泉州入粤,移驻潮州南澳岛,同年十二月经惠州甲子门抵新安县。
 
《宝安县志》:“景炎二年(1277),宋端宗赵昰偕同太后、太妃及张世杰诸大臣,南逃至大鹏半岛登岸,后转入九龙。次年病死于大屿山。”清嘉庆《新安县志·胜迹》载:“王母梳妆台,在大鹏王母洞村,前有大石,高数丈,俗传王母梳妆于此。”大鹏城寨两里外有“王母墟”,均为当年宋帝赵昰生母杨太后留下的遗迹。
 
景炎二年(1277)二月,帝舟次梅蔚(今梅窝)。清康熙《新安县志》云:“梅蔚山在县(南头古城)南一百里,前护县治,后障重洋,丛生林木。宋景炎帝常驻跸于此。”
 
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云:“官富山在新安急水门东,佛堂门西。宋景炎中,御舟驻其下,建有行宫。其前为大奚山,林木蔽天,人迹罕至,多宋忠臣义士所葬。又其前有山曰梅蔚,亦有行宫。其西为大虎头门(即今之虎门)。张太尉张世杰奉帝保秀山,即此。秀山之东,有山在赤湾之前,为零丁山。其内洋曰小零丁,外洋曰大零丁。文丞相诗所云‘零丁洋里叹零丁’是也。小零丁洋有二石,一乌,一白,对峙中流,高可百余仞。当时以为行朝双阙。今渔人称为双筋。其海一门则曰双筋门,此皆亡国遗迹也。”
 
香港史地学者吴灞陵认为,梅蔚即马湾(今又名汲水门岛)。因“马湾”与江浙“梅蔚”口音相近。马湾与大屿山之间的海峡为汲水门(旧称急水门),为宋帝自东而西必经之水道。考二帝南奔路程,开始想经甲子、深圳沿海去广州,但至梅蔚后发现广州有问题,乃折而向东南。四月,沿九龙南岸,驻跸官富山。
 
清嘉庆《新安县志》:“官富山在佛堂门内急水门之东。宋景炎中,帝舟曾幸此,殿址尚存。”又曰:“宋王台在官富之东。”即今天香港宋王台一带地方(现已建九龙公园)。当地流传许多民间故事,一是“华盖(罗伞)龙舟”。宋景炎帝四月到九龙土瓜湾驻跸至六月离去,其间逢端午龙舟赛。时年十岁的小皇帝对当地百姓夜送百家菜,晨结队迎驾,褒奖护驾有功,赏赐黄缎巨型华盖。该华盖绣字图案甚多,原物久已破烂,村民代代复制,每年端午赛龙舟,必奉华盖置于龙船之中,一一叩拜。后来把这种龙船称为“皇舟”。
 
二是白鹤山游仙岩的传说。《新安县志》道:“白鹤山在九龙寨西北,上有游仙岩。岩下之三小石,如品字,上盛一巨石,高六七丈,广约三丈余,壁立难登。石顶有棋坪,棋子至今犹存。石北刻‘游仙岩’三字,年第久远,字稍模糊。昔常有白鹤一双,栖止石上,故名。”岩畔有交椅石,相传宋帝蒙尘到官富时,大臣曾奉之游仙岩,权作行朝,帝端坐石上,故称“御座交椅石”。另据传,杨太后当年进驻九龙城寨,有平面巨石,系杨太后和宫人梳妆处,故名梳妆石。
 
三是土瓜湾传说。景炎帝驻地,夜闻野兽叫声,大惧,后问土人是何兽,则以“黄猄”回了话。帝昰听后大吃一惊,天下竟有“令皇惊恐”之兽?随即生病,幸得“杨二伯公”治愈之。因“黄猄”(学名黄麂)音同“皇惊”。此鹿不像鹿、狐不像狐的野兽,以后乡间便称之“黄猄”。
 
六月,帝舟次于古塔,实为“古石塔”,地处九龙鲤鱼门外南佛堂岛之北端。《新安县志》:“佛堂门在鲤鱼门之东南,又曰铁砧门。旁有巨石,长二丈余,形如铁砧,潮汐急湍,巨浪滔天。风不顺,商船不敢行。其北曰北佛堂,其南曰南佛堂,两边皆有天后古庙。北庙创于宋,有石刻碑文数行,字如碗大,岁久漫灭,内有‘咸淳二年’四字,尚可识。”
 
九月,帝舟次于浅湾。
 
“浅湾”,许多学者和史料都说它在潮州那一带。香港大学著名教授许地山在《香港与九龙租借地史地探略》中说:“浅湾现作荃湾。《潮州府志》《马南宝传》和《通鉴辑览》都说是在潮州。《潮州府志》和《通鉴辑览》且指明是潮阳的浅澳,这是附会。试想,元兵已压境官富,宋帝怎能倒回元兵已占的后方?”
 
查考《新安县志》:“浅湾山在县南九十余里。”浅湾,即浅水港湾之意。其地昔有浅湾村,属官富司客籍村庄之一,现为香港九龙新界的荃湾区。
 
十一月,元将刘深攻帝昰的行朝浅湾,张世杰出战不利,奉帝撤向秀山(今虎门),至井澳(香山县大横琴山岛),贪生怕死的丞相陈宜中借口去占城(安南之南)请救兵,带走了部分舟师,但一去不复返。十二月丙丁日,帝舟在井澳遇飓风,舟败,溺水,惊悸成疾。旬余,诸兵士稍集,死者过半。帝昰在香山巨富马南宝家暂居三日,闻广州失陷,又复出海赴井澳。刘深率部袭攻井澳,帝舟只好奔谢女峡(小横琴山岛),复入海,避至香山七洲洋(时属东莞县)。
 
景炎二年(1277)二月,帝舟由谢女峡回广州,三月帝欲往居占城,不果。元军又追至,帝舟慌忙东折至碙洲。四月帝昰殂殒于碙洲。五月,弟卫王赵昺于碙洲继位,时年八岁,改元祥兴,碙洲升为翔龙县。母杨太后同听政。宣陆秀夫为丞相,张世杰为太傅,文天祥为太保。一个多月后,祥兴少帝徙居新会崖山,继续踞险抗元,不料八个月后不敌元军,陆秀夫负帝蹈海,杨太后及众臣与十余万将士壮烈殉国,宋亡。
 

图为蛇口赤湾宋少帝陵中的“陆秀夫负帝殉海像”。
元初,蒙古兵压境,宋兵无法抵敌,从临安(今杭州)往南节节败退。
宋端宗赵昰和弟赵昺在杨太后及左丞相陆秀夫护驾下,经福建逃难至新安大鹏和九龙地区,
最终左丞相陆秀夫抱卫王赵昺投海殉国。

碙洲,《宋史》《二王记》未言及何处,以至历来史家和各地史料众说纷纭。《辞海》(1980年版)“碙洲”条说:“今作碙洲或硇洲,在广东雷州湾外东海岛东南海中。宋置寨。”《中国通史》(1979年版)认为碙洲在化州。清《通鉴辑览》“碙洲”下注云:“在高州府吴川县南,屹立海中,当南北道。”香港史地学者黄佩佳著有《九龙宋王台及其他》长文,亦认为碙洲在吴川县之广州湾中,属高州府,并力证“碙洲非今之大屿山”。
 
然而,反对者所持的论据更有说服力:宋末陈仲微著《二王本末》,以亲身经历,说碙洲在东莞县。黄佐的《广东通志》、黄培芳的《香山县志》,都说碙洲在香山与东莞之间。理由是:“然是时景炎奔播,或在井澳,或在谢女峡,或在古塔,或在梅蔚,或在官富场,总不出香山东莞之间,无缘忽至化州也。”“吴莱《南海人物古迹记》以为‘碙洲’即大奚山。端宗入广,盖由虎头门,则先次大奚,其海道固合。陈仲微随二王海上。吴莱,元人,去二王时未远,尤足据信。”
 
香港著名学者许地山在《香港与九龙租借地史地探略》一文道:“端宗从井澳去谢女峡,又从谢女峡去七洋洲,都是从西方再逃回东方。因为那时崔永已经招降了高州、雷州、化州,所以端宗绝不会走到碙洲去自投罗网。而且景炎三年正月,端宗还在谢女峡,二月从海道回广州,忽然又跑到碙洲去死在那里也来不及,所以碙洲必是距离广州较近的地方。大奚山依《南海人物古迹记》则是碙洲的别名,《二王本末》也说是属东莞县的,无疑是端宗晏驾,与少帝即位底所在。”
 
简又文根据以上史料,力主香港大屿山之说。他举出《清一统志》:“大奚山在新安县南,一名大渔山。”《新安县志》云:“大奚山一名大屿山,在县南百余里,为急水佛堂门之障山,有三十六屿,周围二百余里。”另一旁证为《东莞县志》:景炎三年三月,“东莞人李佳母陈氏命佳从帝于碙洲,佳既行,陈氏赴海死”。如碙洲非东莞南之大屿山,其只身何能乘舟到远隔千里的化州之碙洲乎?
 
于是之,碙洲在新安县之大屿山,较为可信矣。
 

宋朝最后两个少帝,一路颠沛南逃,从景炎元年(1276)五月入粤,至景炎三年(1279)二月初八的新会跳崖,
在广东足有两年零九个月,其中在新安县(香港、深圳)停留时间最长,遗迹多处。
 
宋朝最后两个少帝,一路颠沛南逃,从景炎元年(1276)五月入粤,至景炎三年(1279)年二月初八的新会跳崖,在广东足有两年零九个月,其中在新安县(香港、深圳)停留时间最长,遗迹多处。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大宋王朝虽然在他俩手中结束,但民间一直怀念他们,留下许多传说。个中原因,恐怕一是大宋山河破碎,唯浙东、赣南、福建以及广东沿海一带尚为宋土;二是对外族元军的血腥屠城恨之入骨;三是南宋君臣同舟共济,患难南行,一君亡了又立一君,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等爱国将领前仆后继,坚决抗元,最后悲壮殉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凛然大义的民族精神,千古传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