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文旅综合 文旅综合
户外穿越在大鹏(上)
作者:《遇见深圳》 编委会 来源:遇见深圳 责任编辑:manman 2024-09-25 人已围观
沿着礁石丛生、悬崖迭起的深圳东部海岸线,户外爱好者的徒步穿越活动在这开展得不亦乐乎。大鹏半岛有多条知名穿越线路,除了声名远播的东西涌穿越,供专业户外人士挑战的红排角、大鹿港穿越线路外,也有多条供市民休闲徒步的穿山线路。户外运动安全第一。大鹏半岛地处南国海滨,为了防晒伤和中暑,遮阳帽和防晒霜必不可少;算好时间,日落后仍滞留在山上或者海岸十分危险;手机APP“两步路”或“六只脚”也请提前安装,并加载好相关路线;按照已有道路前行,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遇到蛇虫。
东西涌穿越
能拥有这样一条经典的海岸线徒步路线,是深圳的骄傲,也是内地一线城市的幸运。这里几乎集齐了海岸线穿越的所有要素,柔软的沙滩、巨大的礁石、连绵的砾石滩、陡峭的岬角、鬼斧神工的海蚀地貌、密不透风的灌木林,伴随着碧海白浪一路铺开,壮美的景色绝不会辜负穿越一路上的艰辛。
路线综述
东西涌穿越,路线全长大约5公里,耗时4小时起。户外爱好者大都从东涌出发、在西涌结束,这就是“正穿”—难度较高的几处悬崖都在前半程,可谓“先苦后甜”;到了穿鼻岩还可借道天梯步道,欣赏天文台风光后再沿公路直接撤到西涌。也有人为了避开下午夕阳的直射而选择“反穿”,即从西涌前往东涌,将夕阳甩在身后。穿越途中的路况以礁石、砾石滩和崖壁为主。你需要在大石块上跳来跳去地前行(有彩色箭头引路),也必须忍受砾石滩的硌脚难行;而每走完一片小海湾,你还得施展一次攀岩功夫,翻过崖壁和小山脊,再下到又一片海湾。因此对于恐高者或体力较弱者,不建议尝试东西涌穿越。
由于大鹏半岛的地质成因和火山爆发息息相关,你能在路上看到不少相关地貌。最典型的是褶曲岩脉:上亿年的火山运动和地壳活动,将岩层像面团一样挤压拉扯,使岩石呈现出变形、弯曲、断裂、位移等各种形态,就像脉络一般。
2017年秋季起,东西涌穿越须提前在微信公众号“大鹏文旅通”上提前24小时报备,每日最大承载量为2100人;截至目前这一规定尚未强制执行,但我们仍建议你按照规定提前报备。
穿越途中
从东涌村出发,跨过河口处的小桥,从桥另一头的登山栈道向上,便可以开始东西涌穿越的征程。
登上小山头,请先记得回头眺望东涌湾的景致。左手边紧贴海面的山崖叫作大排头,视野很好,时间充足可拐过去一看。沿着穿越径继续向前,钻过一片枝叶繁茂的灌木林,第一个挑战来了:这是一段直跌山下的崖壁,要拉着铁链、踩着石窝,小心翼翼地下到穿越路上的第一片海湾。
接下来翻越几处岬角(大都不必直接从最陡峭的崖壁翻过,靠近树林的地方有土路,注意寻找),走过几个遍布礁石和砾石的海湾,你将攀上途中最高点的鬼仔角,一块落差高达20米的山崖横亘足下—这是东西涌穿越危险系数最高的一段,好在你刚刚走过几处类似的路,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
下到崖底,你将看到一个海蚀洞—这是海蚀作用长年累月、岩石不断碎落而形成的天然洞穴,流传着海盗藏宝的故事。穿越路程至此已走完了一半。继续向前,拥有圆形穹顶的深圳市天文台越来越近。再度攀上一片落石堆积的山崖,你将来到天文台脚下的穿鼻岩。这里能看到一块海蚀平台,是海崖继续受海蚀作用不断后退、残留的岩体被侵蚀而形成的平台状地形;低洼处的潮池,退潮后总有一些海洋生物来不及撤走。在这里,你可以沿天梯步道的台阶路爬向天文台,也可以继续沿海岸线前行,西涌洁白的沙滩已经闪烁在远方。最后一段路比之前走过的要简单多了。当海胆养殖场出现在身边,马上就要踏入柔软的西涌海滩,东西涌穿越也即将顺利完成。
东西涌穿越安全贴士
关注天气:风雨、高温天气停止计划,最好再避开涨潮时段,可在网上查询
结伴而行:穿越路线开发程度有限,沿途路况比较复杂,切勿单独行动
下载轨迹:手机安装好“两步路”等户外软件,并下载东西涌穿越的轨迹
带够装备:速干衣裤、徒步鞋、遮阳帽、手套、护膝必备,登山杖派不上用场
做好补给:请携带足够的饮用水(1L起),途中也有村民自发摆设的小补给点
及时止步:一些礁石和崖壁上写有游艇电话,体力不支可联系船来接人撤离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