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文旅综合 文旅综合

扫码关注

沙河街道:华侨城里说归侨

作者:本书编委会 来源:发现另一个深圳 : 深圳 78 街“全景画像”(南山) 责任编辑:manman 2024-12-31 人已围观

沙河华侨农场,承载梦想与希望的温馨田园。20 世纪 50 年代末,大量华侨怀着对祖国的热爱毅然归国,他们带着海外的见识与对家乡的眷恋,踏上这片让人魂牵梦萦的土地。为了给归侨提供一个适合安置和生产生活的地方,沙河华侨农场应运而生,由佛山农垦局于 1959 年在深圳南山区沙河街道辖区建立。它宛如一座希望的灯塔,照亮了归国华侨们迷茫之心、发展之路,沙河街道也成为了归侨们在深圳这块热土上挥洒汗水、创新开拓的家园。
 

▲“安抵祖国”船票
 
不少归侨及侨眷通过华侨农场招工来到沙河,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丰富了归侨们的精神生活,也寄托着他们的回忆和情感,增强了他们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归侨们积极投身沙河建设,开垦荒地播种希望,搭建房舍组建社区,将沙河从一片滩涂地建设成热闹非凡的活力基地,沙河街道也由此成为南山区归侨侨眷较多的街道之一。据统计,街道现有归侨侨眷 1200 多人,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马来西亚和泰国等 20 余个国家。中新街社区最为集中,有归侨侨眷 600多人。
 
广东光明华侨电子工业公司,孕育投资者的黄金宝地。1979年,广东省华侨农场管理局在沙河华侨农场兴办合资企业 ——广东光明华侨电子工业公司,即康佳集团前身。康佳的一路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当时为了加快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步伐,广东省华侨农场管理局从全省 28 个华侨农场招调优秀归侨子弟,来到沙河参与建设。随着康佳的壮大,周边工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兴起,“沙河工业区”一时间声名大噪。昔日的荒山野岭,转眼之间就变成了投资者的黄金宝地。
 
华侨城,引进侨资、开展侨务工作的窗口和基地。1985 年 8月,在统管侨务工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等同志的努力下,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决定开发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华侨城,以广东省华侨农场管理局所属沙河华侨企业公司范围为地域,面积约 4.8 平方千米。华侨城作为新时期引进侨资、开展侨务工作的窗口和基地,是集合现代工业、商业、旅游、房地产业与文化艺术设施于一体的外向型开发区。据统计,1979—1982 年,国内引进外资共 268 亿元,其中华人投资 179 亿元,占比约 67%。独立的规划,独立的建设,独立的运作,让“华侨城”作为一个地理名称,永远保留在深圳地图上,也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侨胞之家,新时代凝聚侨心的温暖港湾。现在的沙河街道仍然保留着东南亚地区独具特色的风土民俗,构成了一道道独特又亮丽的风景线。1995 年,沙河街道的归侨侨眷们自发组建的印尼归侨舞蹈队,一直活跃在深圳侨界,是沙河街道群众文化团体的一块金字招牌。沙河街道还重点打造归侨文化艺术节等侨文化特色品牌,展示东南亚美食、乐器、服饰文化。
 
沙河街道始终贯彻“以党建带侨建”的理念,进一步加强“侨胞之家”硬件设施和有形化的阵地建设,打造了近 700 平方米的沙河街道“侨胞之家”,位于华侨城福清街 6 号中新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功能设备齐全,分为展厅与功能活动室两大部分,活动室内部设有办公室、图书室、美食坊、议事厅、休闲活动室和舞蹈室等。2021 年 1 月获评全国侨联系统优秀“侨胞之家”荣誉称号。2023 年 11 月 10 日,沙河辖区举办“侨胞之家”揭牌仪式暨归侨文化艺术节,印度尼西亚归侨舞蹈队成员身着色彩鲜亮的特色服饰,现场表演原创舞蹈《左左右右》,让市民游客体验“家门口的东南亚之旅”。党和政府始终牵挂着归侨群体,在侨联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沙河街道多次开展慰问困难侨胞群体活动,切实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