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体制改革 > 体改综合 体改综合

扫码关注

经济体制改革: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锋之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作者:乐正、陈文、马忠新 来源:深圳的全面深化改革与前海创新试验 责任编辑:chen 2023-01-06 人已围观

我国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总体上处在中低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高,与发达国家相差二三十个百分点,源头创新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不少关键技术依赖进口。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我们只有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这也迫切要求加快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深圳的产业发展史是一部顺应经济发展规律、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不断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从20世纪80年代大力发展“三来一补”加工业开始起步,到90年代着力打造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再到21世纪前10年初步构建起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文化产业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转型升级为深圳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原有发展模式面临挑战,科技领域孕育着重大突破,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巨大压力和倒逼机制,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圳作为国内率先发展地区,也较早地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各种矛盾问题交织汇集,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凸显,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以“高、新、软、优”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突破发展瓶颈、拓展产业空间的必然选择,是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创造“深圳质量”的迫切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重要任务。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注重四个结合:
 
一是产业升级与转移合作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加快产业向高端升级的同时,充分发挥深圳和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各自优势,有序引导生产环节转移,使重点产业转移承接地成为深圳产业链、经济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是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相结合。创新土地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城市更新改造,为产业发展腾出土地空间。以更高层次的产业形态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三是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相结合。鼓励产学研资深度结合,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体制机制,以创新培养内生增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增量优化存量,迅速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四是淘汰低端与引入高端相结合。通过淘汰低端落后企业,为引入高端重大项目腾出空间;通过高端重大项目的快速发展,形成高进低出、优胜劣汰的转型升级良性机制。
————————————
① 林兆木.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N].人民日报,2018-01-17(07)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