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体制改革 > 体改综合 体改综合
深圳罗湖口岸率先实行内地出入境口岸智能化管理
作者:杨观容、李华振、许源、陈全、冯松青、吴英明 来源:《敢闯敢试 :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创造的全国“率先”》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04-20 人已围观
1988年10月15日,公安部、广东省公安厅在深圳罗湖口岸正式开通港澳出入境口岸电脑验证系统(又称“涉外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是当时内地首次开通港澳旅客电脑验证系统。该系统的开通,改变了港澳旅客因放行速度慢而大量滞留广东各开放口岸的被动局面,结束了我国旅客出入境口岸几十年来一直沿用人工查验的历史,迈出了内地出入境口岸智能化管理的第一步。
这个系统的开通,减轻了边防检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查控工作的实时性和准确率,更重要的是,加快了验证放行速度,改善了广东省的投资环境,得到了港澳同胞和社会各界的良好反映,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充分肯定。内地主流媒体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省内主流媒体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港澳主流媒体《东方日报》《明报》、香港无线电视台等对1988年深圳罗湖口岸(陆路)、1992年广州白云口岸(航空)电脑验证系统的开通,均作了大幅报道,香港亚洲电视台称“出入境口岸电脑验证系统是中国内地首次使用计算机查验港澳出入境证件,结束了人工验证的历史,标志着中国边检和海关工作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
广东省公安厅退休老干部杨观容是“港澳出入境口岸电脑验证系统”主要设计者和建设者,亲身经历了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为我们讲述了当年的历史背景。
杨观容当时作为广东省公安厅通讯处高级工程师,经历了口岸实现智能化管理的全过程。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经由我省出入境的旅客不断增多,仅1986年进出我省开放口岸的旅客就达6000多万人次,占全国出入境旅客总数的93%。由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出入境口岸都是采用人工验证和“先放后查”的查验方式,在出入境人流大量增加的情况下,边防检查工作不堪重负,边防的查控管理工作极为被动,同时也给正常出入境和商务旅客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尤其是,每逢中国传统节假日期间,边境口岸人数激增,边检工作人员经常忙得焦头烂额,连吃饭喝水都顾不上。
困则思变。针对上述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形势,公安部与广东各界职能部门研究后,于1986年7月下达我省建设出入境涉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任务。广东省公安厅随即成立“涉外信息计算机领导小组”,由省公安厅领导林念祖挂帅,建设人员由省公安厅通讯处(现名称为省公安厅办公室科技信息化处)、边防局技术处(现名称为省公安边防总队技术处)的相关技术人员组成。接到这个神圣而艰巨的任务后,他们所有参建人员都异常兴奋,立即开足马力,日夜奋战赶工。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工作,港澳出入境口岸电脑验证系统终于1988年10月15日在罗湖口岸正式开通。
广东省公安厅办公室主任李华振是这场历史变革的主要参与者和见证者,亲历了港澳出入境口岸电脑验证系统开通的全过程。
李华振当时是广东省公安厅通讯处的工程师,谈起当年的应用系统建设,真是既感慨,又欣慰,我们建设的港澳出入境口岸电脑验证系统至少有“四个第一”。
“第一个采用光笔自动读取条纹码信息的技术”——港澳出入境口岸电脑验证系统,是当时国内采用光笔自动读取条纹码信息的技术创新之一,而应用在我国口岸出入境管理尚属首次。
“第一次使用信息采集、检验、边控、保密一体化技术”——该系统实现了出入境信息采集、旅客身份检查自动化,以及电脑查验边控人员,在国内是开先河。
“第一个前段后台联网管理体系”——港澳出入境口岸电脑验证系统可远程与省公安厅数据中心联网,该系统运行的硬件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小型机(VAX机)作为后台支撑,在当时国内也是罕有的,而应用于公安出入境口岸管理更是首次。
“第一个与政府部门联网共享的数据库”——为使该系统更具生命力,发挥长效作用,广东省公安厅还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港澳同胞回乡证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此后还逐步向全国各地公安机关、海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等办案部门提供查询服务,为各有关单位开展工作提供了准确、快捷的数据信息。
这个系统的开通,减轻了边防检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查控工作的实时性和准确率,更重要的是,加快了验证放行速度,改善了广东省的投资环境,得到了港澳同胞和社会各界的良好反映,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充分肯定。内地主流媒体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省内主流媒体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港澳主流媒体《东方日报》《明报》、香港无线电视台等对1988年深圳罗湖口岸(陆路)、1992年广州白云口岸(航空)电脑验证系统的开通,均作了大幅报道,香港亚洲电视台称“出入境口岸电脑验证系统是中国内地首次使用计算机查验港澳出入境证件,结束了人工验证的历史,标志着中国边检和海关工作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
广东省公安厅退休老干部杨观容是“港澳出入境口岸电脑验证系统”主要设计者和建设者,亲身经历了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为我们讲述了当年的历史背景。
杨观容当时作为广东省公安厅通讯处高级工程师,经历了口岸实现智能化管理的全过程。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经由我省出入境的旅客不断增多,仅1986年进出我省开放口岸的旅客就达6000多万人次,占全国出入境旅客总数的93%。由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出入境口岸都是采用人工验证和“先放后查”的查验方式,在出入境人流大量增加的情况下,边防检查工作不堪重负,边防的查控管理工作极为被动,同时也给正常出入境和商务旅客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尤其是,每逢中国传统节假日期间,边境口岸人数激增,边检工作人员经常忙得焦头烂额,连吃饭喝水都顾不上。
困则思变。针对上述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形势,公安部与广东各界职能部门研究后,于1986年7月下达我省建设出入境涉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任务。广东省公安厅随即成立“涉外信息计算机领导小组”,由省公安厅领导林念祖挂帅,建设人员由省公安厅通讯处(现名称为省公安厅办公室科技信息化处)、边防局技术处(现名称为省公安边防总队技术处)的相关技术人员组成。接到这个神圣而艰巨的任务后,他们所有参建人员都异常兴奋,立即开足马力,日夜奋战赶工。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工作,港澳出入境口岸电脑验证系统终于1988年10月15日在罗湖口岸正式开通。
广东省公安厅办公室主任李华振是这场历史变革的主要参与者和见证者,亲历了港澳出入境口岸电脑验证系统开通的全过程。
李华振当时是广东省公安厅通讯处的工程师,谈起当年的应用系统建设,真是既感慨,又欣慰,我们建设的港澳出入境口岸电脑验证系统至少有“四个第一”。
“第一个采用光笔自动读取条纹码信息的技术”——港澳出入境口岸电脑验证系统,是当时国内采用光笔自动读取条纹码信息的技术创新之一,而应用在我国口岸出入境管理尚属首次。
“第一次使用信息采集、检验、边控、保密一体化技术”——该系统实现了出入境信息采集、旅客身份检查自动化,以及电脑查验边控人员,在国内是开先河。
“第一个前段后台联网管理体系”——港澳出入境口岸电脑验证系统可远程与省公安厅数据中心联网,该系统运行的硬件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小型机(VAX机)作为后台支撑,在当时国内也是罕有的,而应用于公安出入境口岸管理更是首次。
“第一个与政府部门联网共享的数据库”——为使该系统更具生命力,发挥长效作用,广东省公安厅还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港澳同胞回乡证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此后还逐步向全国各地公安机关、海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等办案部门提供查询服务,为各有关单位开展工作提供了准确、快捷的数据信息。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