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体制改革 > 体改综合 体改综合

扫码关注

“万丰模式”:中国农村股份制改造第一村

作者:潘强恩、深圳市宝安区史志办 来源:《敢闯敢试 :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创造的全国“率先”》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01-12 人已围观

1984年,深圳市宝安县沙井乡的万丰村,率先推行股份制改革,成立万丰股份公司,由部分党员带头,每人投资5000元入股,村民效仿,共62户筹集资金25万元,建立起村级股份企业——万丰股份公司,开创了农村“按股分红”的先河,引发了中国农村的一次变革。
 
我是万丰村人,当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亲自推动和实行了村里的股份制改造。万丰村股份制改造,被称为“共产主义股份制”“共有制”模式,简称“万丰模式”。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享誉国内外,曾引起学术界、舆论界的广泛关注。
 
回想万丰股份制改造的发展历程,其实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它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公开招股,成立股份制公司。这是从1984年开始的。由于当时国家银根缩紧,而我们正值大办实业的关口上。怎么办?我们根据群众资金积蓄的情况,采取集资的办法,把群众闲散的资金转向发展生产上来,这样,既可以减少对银行的依赖,减轻企业负债,又可以使群众手上的资金由消费转向生产,增强群众的投资意识,像滚雪球一样进行资本积累。第二阶段是发行内部股票。1985年,我们将公司所属的实用、新星两家工厂折价600万元,公司保留300万股,面向全村发行内部股票300万股,由村里群众认购,回笼资金300万元。这既解决了企业资金来源,增强了企业活力,又使对企业关心的人增多,做到有风险大家承担。实行的效果很不错。当年年底,万丰村向股东第一次分红,利润高达20%,第一次打破了单一的按劳分配的模式,万丰村经济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之后,我们每一年都进行资产重整。这样就使我们原来底价只有600万元的企业,几年间发展成为有1500万元产值的企业。
 
那时,由于农村进行改革,原来的生产队已名存实亡,我们把原来20个生产队整编成5个小村,强调每个小村都要搞实业。起初有的小村没有资金,我们当时的乡政府帮助他们筹措,并号召群众集资,又在银行为他们担保贷款。这样,在短短几年间,每个小村都成立了实业公司,加起来有5家。小村的经济有了发展,他们的固定资产少的有150万元,多的已值230万元。
 
我们实行股份制以后,成立了万丰实业集团公司。公司既有集体股、个人股,又有企业股。特别是个人股东,由于他们敢和我们一起冒风险,因而也得到了补偿,收入增加了,生活好转了,财产增多了,因而,引起社会上一些议论。有的人认为这是剥削工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我们就向群众解释,股东收入是正常现象,并不是剥削,与理论上剥削产生剩余价值有本质不同。我们大胆地提出财富论,认为创造财富者包括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社会消费者、企业家,他们的投资以及苦心的经营,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合作,领取了各自认为合理的报酬。投资的股东在风险共担的经营下,取得剩余价值,是合理、合法的。由于经营得法,股东的收入增加使财富递增,但对没有投资的人来说,确实存在一种差距。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旨来说,要进行共同富裕,要缩短这种差距,要从经济基础着手。
 
因此,我们对一些没有投资入股的村民进行调查,发现有两种现象:第一种,有能力、有资金但怕冒风险,不敢投资入股,因此没有股份。第二种,确实存在生活困难,想参股,但拿不出资金,造成收入来源减少。经调查研究,我们村党支部决定,为了使这些人不掉队,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公司拿出400多万元给没有入股的群众贷款,平均每人5000元人民币。但要归还本息后,财产才算他们个人的。我们并不是把现金交到他们手上,而是把这些资金集中起来,办了一家名为万丰股份公司的经济实体。这样,我们万丰村就人人是股东了。这样发展下来,我们万丰村就建成了三级所有制:第一级个人所有;第二级是小村所有;第三级是大村大集体所有。在分配制度上,也就形成了三级分配体系:第一级是个人股份分红收入;第二级是小村集体分配;第三级是大村集体搞福利待遇。实行股份制改造后,不仅村民的收入不断提高,由于集体收入增加了,我们万丰村的社会福利也得以相对提高,具体表现是:进行津贴医疗、人寿保险、财产保险。新建了学校,在万丰的范围内,“川”字形贯通的3条马路以及4条横路,长达10公里,修建了占地200亩的万丰公园,居民区全铺了水泥巷,建了30多间无害厕所,兴建了能安置1万多人的工人宿舍以及30多家来料加工厂的供电系统,总投资达2500多万元。为了改善投资环境,我们投资500多万元搞了万丰酒店,有套房、酒楼以及西餐部,使投资者有歇脚的地方。
 
我觉得,我们万丰村这种做法,是在坚持集体所有制,同时,吸收资本主义的一些有益成果,优化社会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尝试。1990年1月28日,“万丰模式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992年12月25日,“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与中国农村及万丰实践研讨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接见了我。在研讨会上,著名经济学家杜润生评价说:“潘强恩同志干得很好,从我的眼光看,至少是很有希望的农民领袖。”我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进程中的明星人物,全国劳模、商界风云人物、广东省人大代表等各种头衔纷至沓来。万丰村因其在此模式上取得的成就,被誉为“南国第一村”。
 
口述者:潘强恩,时任深圳市宝安县沙井乡万丰村党支部书记
整理者:深圳市宝安区史志办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