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票证时代

作者:张新奇 来源:《奇迹之城:深圳备忘书》 责任编辑:chen 2024-09-10 人已围观

经济特区建立之初,人口仅三万多的深圳一下涌入五六十万建设者,粮食供应一下成了大问题。
 
一次暴雨,路被冲坏了,运粮车无法及时到达。当时,深圳存粮仅够吃两天。有一船粮食正从泰国运来,市领导要求该船每行驶10公里通报一次位置。直到粮船到达蛇口,市领导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那时的中国还处在票证时代,生活物资凭票供应。人到了深圳,粮票、肉票要靠家乡寄来,否则无法生存。没有粮票,有钱买不到米;进餐馆,没有粮票,有钱吃不到饭。
 
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粮票、肉票的倒卖自然就流行起来。
 
火车站泮溪酒家的老板找到市里,说来了这么多人,要吃饭,没有票,可不可以买点议价粮。市里说,总不能饿死人,可以试。当时泮溪酒家一碗米饭,有粮票5分钱,没有粮票5毛钱。
 
很多人跑到湖南、江西等地收购议价粮,赚了大钱。肉也有了议价肉。
 
国家定价一斤青菜5分钱,一斤荔枝8分钱。一河之隔的香港,价格高出十多倍。深圳农民的农作物,不愿在当地卖。市委为了解决蔬菜供应问题,到汕头招了5000名农民种菜,两个月不到,全跑光了。
 
财贸办主任李定说,菜农种菜亏本,肯定不干,只能放开价格。谁知价格放开,一斤青菜先涨到4毛多钱,随后涨到1块。一时怨声四起,上面准备撤李定的职。
 
就在要开会的时候,市场上的菜价下降了,降回几毛钱。原来,高价引来广州、东莞、惠州的蔬菜涌到深圳,价格也就平了。
 
东门老街的南塘菜市场,就是四乡菜农来深圳卖菜的地方。这里的菜新鲜,品种多,价钱高低随市,生意兴隆。
 
议价粮、议价肉、议价菜按质论价,随着收入的提高,很多人也就不太在乎价平质次的计划物资了。黑市粮票、肉票等票证价格也一路走低,最终无利可图。20世纪80年代初期深圳就取消了票证,而内地,十年之后才完成价格闯关,宣告票证时代结束。

很赞哦! ( )

上一篇:蛇口试管

下一篇:那一年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