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文氏血脉,泽被深港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14 人已围观

改革开放后,香港新界新田的文伙泰开始显山露水。“港版”文伙泰身份多重,横跨深港:他生在香港新界新田,母亲是今深圳市福田区皇岗村人;他既是香港新界新田乡乡事委员会主席,又是全国侨联委员,深圳市政协第一、二、三届常委会委员,市政协经科委副主任;他创办的香港深城投资有限公司、深圳新福港运输发展有限公司,一“港”一“深”,活跃在深圳河两岸。
 
2007年,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之际,文伙泰名列“首届深圳港商风云人物”之列。获奖理由是:“文先生是在深投资的最早的外商企业家之一。参与深圳东门旧城区老街的改造,先后开发了文山楼、西华宫、文华楼、耀华楼等深圳东门旧城标志性建筑。开通皇岗—落马洲过境穿梭巴士线路,为促进深港两地交通做出积极贡献”。
 
今天,深港之间有多个口岸,交通立体畅达,通关便捷,深港合作“双向奔赴”,共促湾区融合。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难体会20世纪八九十年代深港之间,尤其是深圳福田、南山等地往来香港新界北区、元朗等地的艰难。
 
1997年之前,深圳河的“界河”“边界线”等概念根深蒂固。罗湖口岸人满为患,一衣带水的香港新界北区、元朗等地的香港民众却不能就近往来深圳,必须长路迢迢挤去罗湖口岸进入深圳,仿如长途旅行。
 
1989年12月29日,皇岗口岸货运部分启用,旨在为深港往来开辟新通路。但在客运部分开通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皇岗口岸的重心始终只能落在货运上,客运功能微乎其微。造成这种状况的最大原因就在于这个积重难返的深港“边境”之防:香港新界北区作为港英政府设立数十年的边境禁区,500米内不准人行,仅供车驶。
 
人员往来不便,深圳河两岸的双边融合效果自然不彰。解开这粒交通之“扣”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在深港两地都有一定话语权、“爱香港也爱深圳”的文伙泰身上。
 
在文伙泰的运作下,1997年3月20日,由港方的新香港巴士有限公司与中方的深圳新福港运输发展有限公司合营的简称“皇巴士”的皇岗—落马洲穿梭巴士,开始提供深圳皇岗口岸与香港新界落马洲管制站及香港新田公共运输交会处之间的过境巴士服务,每隔5—10分钟发车,车程约15分钟。因巴士车身以黄色为主,也有人称其为“黄巴士”。
 
“皇巴士”是当时世界上少数班次频密的跨境巴士之一。它的开通,极大地便利了香港新界北区、元朗等地民众往来深圳,也及时为不堪重负的罗湖口岸起到了分流作用。
 
1997年香港回归后,北上港人熙熙攘攘,“皇巴士”的客流量与日俱增。到了2007年,该线路日均客流量从开通之初的2000人次猛增至5万人次以上,占皇岗口岸总客流量的40%,成为深港过境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少有人知的是,因为这条跨境巴士线路涉及内地与香港两种制度下的政务协调,包括外劳条例、出入境人数限制、口岸开放时间、两地交通配套等多个方面,当年这条跨越深圳河的“皇巴士”的开通整整磋商了一年有余,形同深港之间跨境交通领域的“联合治河谈判”。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