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地名起源 地名起源

扫码关注

葵涌

作者:程建 来源:深圳风物志 第二辑 地名密码卷 责任编辑:yezi 2022-12-30 人已围观


葵涌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道。葵涌在大鹏半岛北端,东靠大亚湾,西连盐田区;南濒大鹏湾与大鹏镇相邻,与香港九龙半岛隔海相望;北接坪山镇和惠州市。总面积103.9平方公里,地形依山傍海,为长条形地带,以丘陵山地为主,属石灰岩地区。

葵涌最早是大鹏所的屯田。清康熙元年(1662)迁海,葵涌也在迁移范围之内。康熙八年(1669)复界后,官府大量招募丁佃,广东东北部嘉应州、江西以南、福建以西的客家人士迁移至葵涌一带定居。
古时这里的河涌盛产水葵。水葵是一种水生植物,就是所谓的莼菜。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莼生南方湖泽中,惟吴越人喜食之。叶如荇菜而差圆,形如马蹄。其茎紫色,大如箸,柔滑可羹。夏月开黄花,结实青紫色,大如棠梨,中有细子。春夏嫩茎末叶者名稚莼,稚者小也。叶稍舒长者名丝莼,其茎如丝也。至秋老则名葵莼,或作猪莼,言可饲猪也。又讹为瑰莼,龟莼焉。”相传最初有女麦氏携二子,徙居过此,一子中暑,采莼(即水葵)服食,暑解,大喜,遂落居,葵涌因之得名。

清康熙年间编纂的《新安县志》记载,葵涌村属新安县七都。当时还建了葵涌墟。清嘉庆年间编纂的《新安县志》记载,乾嘉年间,监生潘光大在葵涌建了一座济安桥。

清嘉庆《新安县志》载:“九顿山,在新安县东一百余里,从山麓而上,连顿九层,至顶则平旷,往大鹏所必由之路。”“相近有葵涌山,多生水葵。”从前的人们从南头,经沙头角、大小梅沙,往大鹏镇走,沿着窄窄的山间小路,右手边是一片大海,左手边是一道道非常相像的、面朝大海的山头,共有九折,基本上位于一条直线,这就是九顿山。据说,有位官员坐着轿子,要赶往大鹏镇上任,到了沙头角后,就要翻越很多座山。这位官员坐在轿子上一路往外看,但见行过别处,处处风景不同,可是行到这里,下一个山头和刚走过的上一个山头,几乎是一模一样,好像总也走不完,一直走了半个月,才行过这九座相像的山头。

清顺治四年(1647),山寇陈耀破大鹏所城,劫掳而去。贼首李万荣据所城,罗钦赞盘踞梅沙、葵涌等处,四出流劫数载。

葵涌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东江纵队司令部的所在地,为革命老区。东江纵队司令部位于葵涌街道土洋村,该建筑建于1912年,为中西合璧风格的意大利天主教堂,由主楼、礼拜堂和附属用房等三部分组成,中间有走廊相通,建筑总面积400平方米。1942年春,神父撤离土洋村。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和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的指挥部由龙华迁到葵涌土洋村该建筑内。主楼为曾生、尹林平、王作尧等领导人工作和居住的场所,礼拜堂则作为会议室和作战室,附属用房改为工作人员的工作用房。楼房后面的小平地,是小型练兵场。1945年春,东纵司令部由土洋村迁到博罗县罗浮山。2002年7月,东纵司令部旧址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很赞哦! ( )

上一篇:王母峒

下一篇:大鹏水贝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