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

扫码关注

清湖廖氏

作者:程建 来源:深圳风物志 第二辑 家族记忆卷 责任编辑:yezi 2023-01-13 人已围观


清湖村位于龙华区龙华街道东北部,为纯廖姓村庄,至今约680年历史。

[溯源]
清湖廖氏源出唐朝时江西宁都崇德一派,故属武威郡,宗祠为崇德堂。

廖崇德,浙江松阳人。生于隋仁寿二年(602年),唐贞观十四年(640年)中进士,授虔化(今江西宁都)县令,后耀升宣州刺史。因钟情于虔化的秀丽山川、田腴产裕、淳朴民风,应虔化百姓之邀,任满遂举家由浙江松阳县顺义乡诚信里徙居虔化。于是,此处便成了廖氏崇德家族的发祥地。廖崇德生三子:兰阶、兰芝、兰得,袭封武威、清河、太原三郡郡公。廖崇德是现在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台湾以及南洋等地区大多数廖氏宗族的先祖。

崇德派世系为:崇德—兰芝—光尧—德隐—友福—昌信—廖仁—福一—师元—德荣—文一—六五—宗仁—廉郎—明郎—廖坚。

一世祖廖坚,南宋庆元年间,自宁都至广东任增城县令,后立籍于西林都(今广东省龙门县王平镇)。

二世祖廖荣公,廖坚之子,生子:廖大九郎。

三世祖廖大九郎,廖荣公之子,生子:金凤。

四世祖廖金凤,字叔祥,增城长沙(今广东龙门县)人。因其母何氏梦见凤凰入舍故取名金凤。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进士。官任增城尹、长沙守、太尉、银青光禄大夫。生平敦尚俭朴孝友,轻财好施。总理军旅时,号令严明又能爱护将卒,故战绩显著,屡立战功,声望很高。后元兵迫境,宰相张世杰保幼主宋帝驻崖山时,廖金凤驻守梅关,支援崖山,百姓得以安宁。宋亡后,廖金凤隐居增城乡下,怡情山水,不愿为官。元朝几次派使者来请他参与朝政,廖金凤心如铁石,以诗辞谢。诗曰:“忠君报国男儿志,谁肯为臣事两朝?天命已归覆舟日,臣求尺土卧西林。”死后,于增城龙门乡贤祠祭祀。

五世祖廖剩甫,廖金凤之子。生子:明德。

六世祖廖明德,廖剩甫之子。南宋末年,从广东龙门武乡迁居龙华清湖村,以养鸭起家,后种稻捕鱼。娶李氏、杨氏,生二子:长子光道,次子光迪。大约于元泰定二年(1325年)迁清湖,落籍主围。后与李氏葬于龙门,而杨氏葬于清湖。

随着时光流转,人口繁衍,相继形成长石围、旧围、博围、树康围、上围、清湖等自然村落。











廖氏宗祠位于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清湖老村内,三间三进大院,占地面积936平方米。堂号为崇德堂,由辛亥革命先驱廖仲恺先生题写。





[人物]
廖继祖,生性聪明,练就一身好本领,文武双全,品学兼优。他考武举,在三甲之内,钦点武探花。累官至兵部尚书,后来乞骸骨回到家乡。廖继祖为官三十载,厌倦了官场的你争我夺,年过半百的他告老还乡后怡情山水,性好交游,与罗浮山高士三界道人结为好友。

廖奇逢,新安县清湖人。廖奇逢大约生活在明末清初,大概是明代最后一年的岁贡。因为那时正值改朝换代、兵荒马乱,就是康熙版《新安县志》里也未记录在案,嘉庆版《新安县志》选举志里倒是将他列入明代岁贡的名单,但具体哪一年的岁贡,却没有注明。康熙十七年(1678年)任新安知县的张明达在《重修学宫记》里,提到贡生廖奇逢、邓枝芳和清河主簿胡天麟等人,说他们负责学宫重修工程的督理工作。

廖马留,据说出生时长相极丑,初为其父所弃。廖父将他搁在竹篮里,用绳子将竹篮系在古榕的树枝上,任他自生自灭。所谓吉人自有天相,第二天早晨,马厩里蹿出一匹骏马,碰断了系竹篮的绳子,随着竹篮坠地,婴儿哇哇大哭。父母不忍,因此赐名“马留”。廖马留受过较好的私塾教育,但无意科考。作为乡绅,他安排梅县客家人谢维春建大船坑村,指引吴纪旺建浪口村,授命周、陈两姓建弓村。大船坑和浪口,合并后就是今天的大浪。

[祠堂]
廖氏宗祠位于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清湖老村内,三间三进大院,占地面积936平方米。堂号为崇德堂,由辛亥革命先驱廖仲恺先生题写。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村民在家里祭拜自己的祖宗。九月初十,无论多远,全村人都会回到清湖,来到祠堂拜山(祭祖)、吃大盆菜

[祖墓]
廖氏祖墓在飞鹅岭,坐东向西,二世祖、乐善祖、十世祖三座墓并排。二世祖碑立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

很赞哦! ( )

上一篇:南园吴氏人物、祠堂

下一篇:上塘詹氏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