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
-
海洋底栖生物
海洋水文包括植物和动物。通常分成三类:固着类型、匍匐类型和穴居类型。固着底栖生物牢固地附着于海底。固着植物大部分限于透光层海底,包括海藻和海草类。固着动物包括珊瑚、海绵、藤
2022-01-19
阅读更多 -
海洋浮游植物
海洋水文微小的自养性单细胞海洋浮游生物。种类繁多,以硅藻类为主,甲藻类次之,尚有蓝藻、绿藻、金藻、黄藻等。主要有角刺藻、骨条藻、角藻、根管藻等,浮游植物过度繁殖并大量密集会形成
2022-01-19
阅读更多 -
海洋浮游动物
海洋水文异养性的海洋浮游生物。在深圳沿海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原生动物、刺胞动物、栉水母、腹足动物、甲壳动物、毛颚动物、浮游幼虫等。甲壳动物的桡足类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在浮
2022-01-19
阅读更多 -
海洋浮游生物
海洋水文悬浮在水层中常随水流移动的海洋生物,包括海洋浮游植物和海洋浮游动物。深圳沿海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角刺藻、圆筛藻、根管藻、角藻、次厚真蜇水蚤、精致真刺水蚤、肥胖箭虫、中
2022-01-19
阅读更多 -
生物海洋学特征
海洋水文深圳海域的特征是:①生态多样性丰富,构成众多的生态环境并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向热带过渡及热带特性。②生态系统结构复杂,生物种类繁多而每种生物的种群数量较低,多数种类寿命较短
2022-01-19
阅读更多 -
海水腐蚀
海洋水文金属在海洋中的腐蚀是因为形成无数个微小电池—“腐蚀微电池”而引起的。海水对腐蚀的影响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如盐度增加(大于37.5)会使腐蚀速
2022-01-19
阅读更多 -
海域富营养化
海洋水文由于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海域水体出现富营养化
2022-01-19
阅读更多 -
珠江口营养盐
海洋水文通常指硝酸盐、可溶性的磷酸盐和硅酸盐。河口是河流向海洋输送营养盐的通道,河口的营养盐含量比海洋高。营养盐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重要的养分,其含量变化直接影响水域的
2022-01-19
阅读更多 -
海水透明度
海洋水文表征海洋水体透明程度的物理量,与海水水色呈良好的对应关系。在河口区或沿岸浅水区,海水中的悬移质泥沙量较大,透明度一般小于5米;在外海深水区海水洁净,透明度达20米以上。深圳
2022-01-19
阅读更多 -
海水色度
海洋水文海面向上光辐射的可见光谱所呈现的海水颜色。一般用1~21号的色级表示自蓝—绿—黄—褐色的逐级变化。洁净的大洋海水一般呈深蓝色,而近岸或河口区的海水含有大
2022-01-19
阅读更多 -
海水密度
海洋水文指单位海水的质量,以千克/立方米表示。深圳海域的分布变化总趋势是外海稍高于沿海;下层稍高于上层。表层密度冬季(2月)在23.0以下,夏季(8月)小于18,外海区21左右。随深度增加而缓慢
2022-01-19
阅读更多 -
海水盐度
海洋水文海水中含盐量的标度。广东海域的海水(实用)盐度总的分布变化趋势是冬季高于夏季;表层低于深层。大亚湾:夏季表层29.08~34.31,底层33.78~34.41;冬季表层32.47~32.72,底层32.47~32.73。大
2022-01-19
阅读更多 -
海水温度
海洋水文表示海水冷热程度的量。大亚湾海面夏季表层27.17~30.66℃,底层21.39~27.36℃;冬季表层17.03~18.03℃,底层17.00~18.00℃。大鹏湾海面夏季表层28.40~29.40℃,底层20.60~25.90℃;冬季15.0
2022-01-19
阅读更多 -
海洋水文
海洋水文包括海水温度、海水盐度、海水密度、海流、潮汐和海浪等分布和变化。深圳海洋海域水文条件复杂,主要受季风气候、入海径流量、沿岸由浅至深的海底地形及南海和西太平洋水文状
2022-01-19
阅读更多 -
洲仔岛
海域海岛深圳主要岛屿之一。位于盐田区大小梅沙之间。面积7500平方米,岛岸线长0.33千米,高程18.9米,岩性花岗岩,离岸距离0.50千米,附近水深5~10米,地貌特征为南陡北缓。
2022-01-19
阅读更多 -
洲仔头岛
海域海岛深圳主要岛屿之一。面积1万平方米,岛岸线长0.40千米,高程19.2米,岩性花岗岩,离岸距离0.07千米,附近水深3~4米,地貌特征为浑圆状。
2022-01-19
阅读更多 -
赖氏洲岛
海域海岛深圳东部海域中最大的一个岛屿。面积为3.87万平方米,岛岸线长0.95千米。由石英砂岩构成,表层长有杂草,石质陡岸,沿岸多干出石滩,水下礁盘向东北延伸0.5千米,周围海域水深2.2~8.8米
2022-01-19
阅读更多 -
小铲岛
海域海岛深圳主要岛屿之一。位于大铲岛北部,由花岗岩构成,中部高,略呈三角形,面积18.96万平方米,岛岸线长2.12千米,距离大铲岛2.82千米。地貌特征为西岸较陡,东岸泥滩发育。表层长有灌木,有
2022-01-19
阅读更多 -
大铲岛
海域海岛深圳主要岛屿之一。与内伶仃岛隔矾石水道相望,距妈湾1.15千米,面积65万平方米,岛岸线长4千米。地貌特征为西陡东缓,砂滩狭窄。周围海域水深4~9米,适宜发展港口运输和临海工业。已
2022-01-19
阅读更多 -
内伶仃岛简介
海域海岛深圳第一大岛。位于西南部海域珠江口主航道东侧,处在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之间,距赤湾8.5千米,为赤湾之西南屏障,扼矾石航道和铜鼓航道之要冲。面积479.9万平方米,岛岸线长11.9
2022-01-19
阅读更多 -
海岛
海域海岛深圳共有海岛39个(含内伶仃岛),其中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21个。分布于东部海域28个,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12个;西部海域11个,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9个。另有干出礁30个,其中东部海域25
2022-01-19
阅读更多 -
深圳湾
海域海岛深圳最主要的海湾之一。位于深圳市西部,南头半岛以东与香港交界处。属山地丘陵溺谷湾。面积95.93平方千米。湾口南自香港烂角嘴,北至妈湾下角,宽6.25千米,通向伶仃洋,湾顶南北两
2022-01-19
阅读更多 -
大亚湾
海域海岛深圳最主要的海湾之一。地处南海北部,惠州市南面,红海湾与大鹏湾之间。大部分水深逾10米。东、北、西三面为低矮丘陵环抱,向西深入大鹏半岛,山地逼近海边。湾内水域宽阔,面积约60
2022-01-19
阅读更多 -
大鹏湾
海域海岛深圳最主要的深水海湾之一。因位于大鹏半岛而得名。东、北、西三面陆地环抱,向南开口。东有大鹏半岛,西为香港九龙半岛,东西湾口宽约10千米,南北长约30千米,水域面积约280平方千
2022-01-19
阅读更多 -
深圳的海湾
海域海岛深圳三面临海,海岸线长且曲折多湾,较大的有34处,最主要的有大鹏湾、大亚湾、深圳湾、大铲湾等。
2022-01-19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