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综合 社会综合
公共图书馆与其他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路径
作者:张岩 来源: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3 责任编辑:manman 2023-08-14 人已围观
2021 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文化建设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重要作用会更加凸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则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1 年 7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推广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经济特区的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共 5 方面 47 条,“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在特区 40 年各行各业众多范例中脱颖而出,作为“创新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代表入选。这既体现了国家对深圳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的认可,又反映公共图书馆事业作为均等普惠体系的文化先锋已成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整体来看,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与教育、医疗等其他基本公共服务相比,政府投入、社会认知都还比较薄弱。即使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进程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还有不小差距。实现公共图书馆与其他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尚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
一、政府忠实履职
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是政府的责任,各地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状况并不完全是地方经济状况的必然产物,但与地方政府的思想观念、发展理念息息相关。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各级政府忠实履职。
(一)理念先行
文化自强与文化自信必须先有文化自觉。先进、先行的理念是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秘密。深圳 2000 年在全国率先开展“深圳读书月”等全民阅读推广活动,背后正是基于“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政府的责任”的先进理念。政府主管部门把实现市民文化权利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理念,“围绕满足人的文化需要、维护和发展人的文化权利”来开展工作,顶层设计就具有了很强的前瞻性。2003 年,在“文化立市”战略指导下,深圳又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图书馆之城”的宏伟蓝图,务实规划、稳步推进,促使公共图书馆事业与其他公共服务实现比较均衡的发展,较好保障了市民文化权利。纵观国际更是如此,越是文明的国家和地区,越重视民众文化权利保障,有着越成熟完善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国际图联《公共图书馆宣言》中众多使命目标越能得到较好实现。
新发展阶段,不少地方政府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和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必需品而不是装饰品,发挥我国“举国体制”下地方政府的统筹主导能力,予以大力支持和保障。
(二)执法检查
2017 年 3 月 1 日、2018 年 1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先后正式实施,明确了设立、保障公共图书馆发展是政府的法律责任,但“有法不依”的现象在不少地方仍然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年应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组织执法检查 。2020 年 8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启动了文化方面法律 ——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执法检查,并公布了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地方人大也应及时严格地开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督查地方政府严格贯彻落实法律内容,向人大提交情况报告,有违反行为的要及时纠正并依法追究责任。
(三)以评促建
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的目的是“以评促建”。评估不仅是对基础设施、业务建设、保障条件等方面的衡量,更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公共图书馆评估在设施建设、人员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突出强调了政府的责任和作用,应促使地方政府重视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进一步提高关注度与支持力度,通过评估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条件改善与繁荣发展 。
二、行业专业引领
系统、深入的专业能力是一个行业服务社会需求、助力社会进步的核心竞争力。与教育、医疗等其他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图书馆人需要不断强化专业能力,充分展示行业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
(一)文化铸魂
作为人类智慧成果的汇聚之地,公共图书馆的根本使命在于“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在于通过人类文明成果的传播提升公民素养,达到“化成天下”的文明之境。新时期应充分彰显其文化积累、传承、传播与驱动创新创造的能力。2015 年,深圳图书馆在“服务立馆、技术强馆”基础上增加了“文化新馆”的办馆理念,就是希望在文化上深耕厚植,以海量
资源为依托进行持续、系统、深入的文化建设,使图书馆通过文化的推陈出新与时代共振,永葆青春。这一理念在实践中收获丰富,如 2014 年启动“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10 年推荐推广计划,陆续改造近 20 个新型文化空间,打造 4 大类别 12 个系列的多级品牌体系,年举办各类阅读活动 1700 余场,通过“空间 + 资源 + 品牌 + 活动”的复合型模式弘扬优秀文化,培育人文精神,实现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文化新馆”理念也使图书馆难以被其他机构取代的文化属性更加鲜明,图书馆人自信自强,充满生机活力。
(二)科技赋能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被不断引入图书馆,给原有的图书馆业态带来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确将改变图书馆员的工作,但是绝不是使图书馆员的工作变得无关紧要, 而是使图书馆员的工作变得更加重要”,作为科技强馆的深圳地区图书馆,我们对此论断深以为然。近 20 年来,深圳图书馆界凝聚“全城一个图书馆”共识,以专业视野和创新精神,开展“文化 + 科技”领域探索研究与实践,自主研发“图书馆之城”统一技术平台,实现全市公共图书馆统一检索、一卡通行、通借通还;合作研发城市街区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模式,探索全城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与服务,城市图书馆一体化、智能化建设成效显著,促进了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图书馆行业业务模式、服务方式的变革。科技是手段,是助力,而非目的本身。认清行业宗旨与初心使命,就不会本末倒置,在科技发展的洪流中望洋兴叹甚至迷失方向。
(三)体系普惠
市、区、街道、社区图书馆以及城市街区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城市书房、服务点等构成的庞大网络体系是公共图书馆区别于其他文化机构的显著特征和优势,也是国家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最有力的举措之一。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等,将文化权利界定为获取、参与、享受文化生活,进行文化创作及创作成果被保护的权利。因此,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将国民文化参与水平作为衡量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主要指标”。目前深圳已构建以“中心馆+区级总分馆”为架构的超大城市公共图书馆管理机制,深圳图书馆作为中心馆、龙头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全面推进“图书馆之城”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化建设,牵头和参与制定多项行业规范和标准,持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推进一体化、专业化管理的区级垂直总分馆制,基层图书馆普惠、均等的辐射效能得到有效激发。若兄弟省市条件具备,此种模式值得推广借鉴。
(四)服务育人
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学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社会教育是指除课堂、家庭之外的一切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包括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所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 。社会教育、开启民智也是民国时期知识精英将图书馆事业引入中国的根本原因。当前,图书馆依托馆藏文献、公共空间、公益平台、文化活动等吸引公众主动参与学习交流,潜移默化、开放式地进行思想互动与创造,致力于先进思想文化的建设与传播,让大量市民读者收获知识的滋养、精神的富足与事业的成功。
在社会教育目标下,图书馆主动与一切有意愿的机构与人士广泛开展合作与协同创新,细分人群实现全覆盖、精准化服务,根据不同群体需求充分发挥专业馆员优势,量身定制专项服务,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在此领域还有着广阔的空间。
三、体系跨界融合
从业务类别、社会分工的角度而言,图书馆与公众健康、社会福利、创新创业等分属于不同领域,但对于整个公共服务体系构建而言,各主体之间又联系密切、相辅相成,图书馆顺势而为,积极主动与其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跨界融合,有望成为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图书馆与健康素养教育
近两年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暴发使公众健康信息意识大大加强。不少图书馆积极作为,搜集传播抗疫知识与信息,发挥了信息门户的作用。英国一项关于公共图书馆健康教育经济价值的研究表明,利用图书馆与总体健康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图书馆广泛与卫生、疾控、医院、体育运动等管理部门和单位合作,提供多维度的健康教育与实践活动,将全民阅读与全民健康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公众掌握更多基本健康知识,高效预防疾病,助力建设“健康中国”。
近两年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暴发使公众健康信息意识大大加强。不少图书馆积极作为,搜集传播抗疫知识与信息,发挥了信息门户的作用。英国一项关于公共图书馆健康教育经济价值的研究表明,利用图书馆与总体健康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图书馆广泛与卫生、疾控、医院、体育运动等管理部门和单位合作,提供多维度的健康教育与实践活动,将全民阅读与全民健康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公众掌握更多基本健康知识,高效预防疾病,助力建设“健康中国”。
(二)图书馆与文化福利
强化“图书馆是文化福利”的认识,鼓励大众更多享受身边的各级各类图书馆。同时,图书馆应主动作为,重点关注未成年人、中老年人、残障群体、特殊儿童、务工群体等阅读弱势群体,为其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加便捷、无障碍的服务,保障文献资源和相关服务供给,引导其融入社区社群,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氛围。
(三)图书馆与创新创业
公共图书馆面向公众平等开放,任何个人、企业、团体组织均可自由地利用图书馆提供的馆舍、文献资源、行业信息、知识专题和技术设备等服务,实现创新创业。半个世纪前国外就有公共图书馆承担起服务小微企业个体创业者的职责 ,2016 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也发布了《人民的孵化器 —— 图书馆推动创业》白皮书,指出图书馆可在商业计划、市场研究、资本投资、社群联系、知识产权、数字成型、企业运营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知识、技术及人力资源援助,协助创业者实现创业抱负 。
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可将服务延伸至四点半学校、社区老人学习中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从服务社会到融入社会,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四、营销多元创新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越来越重视阅读推广活动并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推广,在提高社会影响力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实现公共图书馆与其他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在做精做实基础业务的前提下,需进一步创新传播方式,推广优秀文化,及时响应社会需求,充分挖掘与展示公共图书馆丰富的社会价值。
(一)内容创新
近年出现的网红卫视 —— 河南卫视,通过短视频等策划思路,将传统文化元素编排成一部部具有生动情节、唯美画面、形式新颖的“晚会连续剧”,别出心裁地创新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被称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一举成为近年来最出圈的地方卫视。河南卫视的成功不仅是由于传播方式放下了身段,最重要的还是由于其回归到优质内容本身,深度挖掘、惊艳呈现,成功实现内涵丰沛的文化输出。
纯公益的图书馆与卫视体系当然有很大不同。但“内容为王”的特点是一致的。当前听书领域不少知识付费企业提供的内容受到读者欢迎的原因也在于此。深入挖掘馆藏和自建资源,加强揭示与推送,持之以恒给读者以知识、文化的滋养,图书馆在扩大影响力、提升读者参与度与美誉度等方面必将有长足进步。
(二)快速应变
图书馆界近年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雨大考中出现“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和“郑图不闭馆,为您温情守候”等快速应变的网红事件1,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深刻揭示了图书馆多元丰富的社会功能,在社会上树立了图书馆及工作人员专业、温暖、包容的良好形象。
前不久,范并思教授在他的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图书馆员成为最受信任的职业之一》,介绍了 2021 年英国公众职业信任度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英国图书馆员已超过医生,成为 2021 年受信任的亚军职业,原因就在于许多图书馆在疫情期间努力与最脆弱的社区保持联系,超过 130 名图书馆员向其会员打了超过 13 万个电话,以缓解会员的社会孤立和孤独感。相比之下,我国图书馆员在此领域还涉足较少。
前不久,范并思教授在他的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图书馆员成为最受信任的职业之一》,介绍了 2021 年英国公众职业信任度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英国图书馆员已超过医生,成为 2021 年受信任的亚军职业,原因就在于许多图书馆在疫情期间努力与最脆弱的社区保持联系,超过 130 名图书馆员向其会员打了超过 13 万个电话,以缓解会员的社会孤立和孤独感。相比之下,我国图书馆员在此领域还涉足较少。
(三)深入基层
随着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不断深入,基层图书馆有望成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生力量。例如,近两年春节期间,为响应政府“留深过年”号召,深圳地区图书馆联合市委组织部在全市街道、社区图书馆和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喜迎新春,全城共读”活动。2021 年,深圳图书情报学会向2000 多名图书馆员发出倡议,倡导馆员春节期间深入所在社区图书馆和党群服务中心,发挥专业优势带领社区群众开展亲子共读等阅读活动,为不能回老家过年的居民营造浓厚书香氛围。2021 年春节期间,全市累计开展线下阅读活动 684 场,直接参与群众 5.8 万多人次 。2022 年以“读吧!深圳”为主题,通过举办新春诵读会、发布专题书单、线上云共读、新媒体平台话题互动等形式,邀请市民读者全城云共读,线上参与共读互动人次 16.4 万人 。利用贴近群众的优势,不断加强基层图书馆的活动与宣传,必将“对于居民文化生活公共性和私人性的交相融合、文化事业和文化市场的共同繁荣、文化发展和文化治理的同步推进具有积极意义”3。随着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意愿的增加,图书馆在其他基本公共服务中的能见度和好口碑也将得到有效增强。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