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综合 社会综合

扫码关注

夯实阅读文化产业,助推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深版 来源: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3 责任编辑:manman 2023-08-14 人已围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2023 年,“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第 10 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更延续 2022 年“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的提法,标志着中国全民阅读事业稳步迈向新阶段。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城市文化建设上高瞻远瞩、先行示范,早在 2003 年率先确立“文化立市”发展战略,提出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并不遗余力地推动全民阅读事业发展。2013 年,深圳被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荣誉称号,被誉为“全国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最早、效果最好、影响力最大的代表性城市”。
 
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语境下,阅读产业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应运而生,并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阅读产业以图书为媒介,以读者为中心,通过商品化、市场化运作,为人民群众的阅读文化生活提供产品和服务,涵盖创作、编辑、出版、发行、销售、阅读等多个环节,分布于出版、发行、培训、知识服务、广播影视等多个行业,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在提高文化产业占比、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提高市民文化素质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立足深圳出版和全民阅读发展的业务实践,着重从内容生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阅读文化空间运营、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等方面总结深圳实践经验,对高质量发展阅读产业、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提出思考建议。
 
一、坚持“内容为王”,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电子书籍等新兴业态的兴起,为阅读产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据统计,深圳成年居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高达 100%,远高于全国 79.4% 的平均水平,同时在阅读行为上保持了纸质阅读和“深阅读”习惯,在阅读媒介选择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拿着一本书阅读”和“抱着数字媒介阅读”并举。融合出版将出版业务与新兴技术和管理创新融为一体,是传统出版业转型重要的“破局”之道。深圳出版行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从内容供给侧持续发力,推动出版产业蓬勃创新,进而为阅读产业及全民阅读事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引领方向、保驾护航。
 
作为深圳唯一的综合类出版社,深圳出版集团旗下的深圳出版社(原海天出版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导向,立足深圳,面向全国,不断推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出版作品,从阅读产业的内容供给侧发力,为推动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出版了《书都·走读深圳》《遇见深圳》《深圳春秋》《深圳自然博物百科》《这里是深圳》等系列城市文化读物,打造了《为什么是深圳》《春天的前海》《荆棘中绽放:深圳 40 个历史时刻》等一批具有“深圳符号”和“深圳记忆”的原创主题出版精品。2023 年 3 月,《为什么是深圳》荣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这也是继《关山月全集》《中国花文化史》之后,深圳第三次荣获此项殊荣。“十四五”期间,还将陆续推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实践》《高质量发展深圳样本》等记录时代发展、讲述深圳故事的主题出版物,助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
 
为进一步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圳出版集团全力推进数字出版转型升级,以技术推动出版业务流程再造。深圳出版社打造了首部大型融合出版物《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非物质文化系列(融合出版含视频)》,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2022 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023 年策划出版《大国创新:从专精特新到隐形冠军的深圳经验》等一系列融合出版物,进一步推进“深圳百科”数据库的全媒体平台联动互通,将其打造成认识深圳、了解深圳、服务深圳的权威窗口,开辟出版竞争新赛道、新优势。
 
从公共文化服务层面,深圳坚持以读者为中心,以“融合出版”为抓手,满足市民读者高质量、多元化阅读文化需求,为阅读资源的全民触达提供支持与保障。深圳出版社采用数字资源与纸质图书同步出版模式,结合纸书出版,同步推出电子书、有声书等,通过多种形式将优质图书内容进行音视频加工制作。与亚马逊 Kindle、当当、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等国内外知名电子书、有声书平台合作,进行图书资源展示与销售,提升阅读文化服务附加值。
 
二、优化公共阅读设施,升级地标性城市文化空间

深圳被誉为“书店之都”,市委市政府持续推进“大书城,小书吧”战略布局,现已拥有 6 座超大型书城和 700 余家各类实体书店,第 7 座书城 —— 深圳书城湾区城正在高标准建设中,致力为市民打造“十分钟文化服务圈”。在 2023 年深圳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为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提出真知灼见。其中,深圳市政协新闻出版界在集体提案中提出,加强城市“第三空间”建设,在生活“第一空间”、工作学习“第二空间”的周边甚至其中,加入文化休闲“第三空间”,让普通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能随时随地获得回应与满足。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景观,具有文化地标意义。深圳书城作为全国最早的大书城品牌,不断探索迭代升级,从书城大卖场、书城 mall 到体验式书城、文化创意书城,再到智能化书城、美学书城,以打造全国领先的书城文化综合体新型业态为目标,不断创新谋划新型文化商业业态和数字化服务模式,在推动全民阅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市民读者喜爱的文化消费目的地。深圳书城中心城单日接待读者数量高达 15 万人次。作为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深圳书城湾区城是深圳出版集团全力打造的新一代大书城,在已建 6 座书城的经验基础上,将进行革命性的迭代升级,实现书业智能化、商管数字化、平台可视化,推进书城综合体模式向智慧化迈进,推动倡导“阅读 +”跨界体验的“第三空间”持续更新迭代。
 
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载体,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新时期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深圳出版集团积极探索“阅读 +”文化阵地,探索文化空间创新运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圳出版集团与深圳地铁集团、深圳巴士集团合作打造的地铁书吧、“爱阅号”移动书巴、“地铁阅读季”书香专列,开创了“全民阅读 + 绿色出行”新模式,让“书香深圳”形象焕然一新。其中,“爱阅号”移动书巴带领市民畅行深圳建筑设计、自然探索、科技创新、人文艺术等漫游路线,让市民进一步认识深圳、爱上深圳。有序推进的“校园书吧”“公园书吧”“地铁书栈”“机场书吧”等阅读空间开发项目,将持续为市民读者带来惊喜体验,加快建设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
 
三、提升专业化运营水平,打造城市文化服务品牌
 
阅读产业不仅具有公共文化服务属性,还兼有市场化、商品化运作特性,对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出版发行行业主体应深耕本土市场,时刻关注并及时掌握市场消费升级趋势,为读者提供围绕阅读场景价值衍生的文化、生活关联产品和服务,持续打造全国领先的文化服务品牌。深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组建出版文化产业集团,以深圳出版集团为基础,整合全市优质文化资源,打造市级文化产业国有投资平台,投资培育、创新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
 
做深做实调查研究,打造文化消费大数据发布平台。由出版发行企业联合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调研,形成产研结合机制,对本市文化消费进行全方位研究和分析,全面掌握并紧跟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定期发布深圳文化消费市场发展年度报告,为提升深圳文化空间运营能力、优化文化服务质量、促进文化业态创新提供科学指引,增强深圳阅读文化产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辐射力。
 
加强专业化运营管理,打造全国领先的文化空间运营平台。深圳出版集团筹备组建文化空间运营管理公司,依托大型书城文化综合体等城市“第三空间”,构建集定位、规划、设计、建设、招商、运营等贯通全价值链的一体化、标准化文化空间运营管理服务体系。深入实施“三品书店”建设,秉持“品质、品位、品格”原则优化书店等阅读场所的空间布局和业态组合,增强选品和阅读服务指引的专业化能力,提升阅读空间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增强“书店 + 科技”智能化发展能力,积极开拓旅行胶囊、国潮、剧场等“文化 +”新业态。
 
深圳出版发行从业人员要时刻关注市民阅读行为习惯及精神生活需求变化,通过专业运营阅读文化空间,提供优质阅读文化服务,打造覆盖全年的文化惠民“菜单”,持续扩大阅读服务品牌影响力,提升线上线下专业化、标准化服务水平,全方位立体化擦亮城市文化服务品牌、提升阅读文化产业效益效能。
 
四、树立全民阅读品牌标杆,讲好中国阅读故事

为推进“书香中国”建设,各具特色的城市阅读活动品牌在全国范围遍地开花,如“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书香中国·上海周”“南国书香节”等。其中,创办于 2000 年的“深圳读书月”被业界公认为我国全民阅读的“起因”和“品牌”。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阅读文化事业产业行稳致远的重要抓手,是“两个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体现,更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切口。
 
深圳成功打造深圳读书月、深圳书展等城市阅读活动品牌,形成了由文化国企承办运作的“深圳模式”,在全国打造了全民阅读的“深圳样本”。“企业运作”不仅是全民阅读运作模式的重要一环,也体现了现代文化国企勇担时代使命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深圳出版集团立足于“品质文化生活引领者、全民阅读推广主力军、新型文化国企示范者”的发展定位,多年来大力投入,深耕阅读文化沃土,聚合全社会优质阅读资源力量,持续而广泛地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努力推动阅读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壮大。
 
深圳读书月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为市民读者搭建“文明的阶梯”,敲响“文化的闹钟”,营造“城市的雅集”,奉上“阅读的节日”,充分发挥城市外宣窗口和城际联通桥梁的作用,以“全域、全景、全民、全媒”活动特色,让更多人在书香中全面、立体品读深圳,更致力通过讲好深圳阅读故事、传播好“中国式现代化”声音。
 
深圳书展的创办是文化国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助力全民阅读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为阅读资源的聚合、流通、交互和延展创设平台契机,是彰显阅读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典型例证。2022 年第四届深圳书展以造福读者为出发点,联动 212 家出版社推出全年最优惠的文化福利,在全市掀起了一波火热的全民购书狂潮,首个周末接待读者近 20 万人次,整体销售码洋超 450 万元,销售较去年同比增长 16%,呈现出“超人气、高销量、夜经济”的特点,大大提振了图书消费市场活力。
 
此外,在深圳市委宣传部的指导支持下,全国新书首发中心于 2021年正式成立,构建首个面向全国、覆盖行业、贯穿全年的阅读品牌与文化平台。该品牌提出“重磅新书,首看深圳”,与中国出版协会及全国 30余家头部出版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功举办王蒙、刘慈欣、星球研究所、曹文轩、竹内亮等名家大咖的新书首发活动,屡屡带动新书热销断货,被出版机构称作“图书爆品孵化器”,被中央媒体赞为“深圳又一张城市名片”,树立了“书香先行,引领风尚”的阅读标杆。
 
五、阅读产业发展趋势及建议

当前,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阅读产业发展的突出特征。数据显示,2021 年全国共出版新版图书 22.5 万种,较前一年增长 5.4%;图书出版实现营业收入 1082.2 亿元,增长 12.3%;利润总额 190.1 亿元,增长 16.0%1 ;数字出版产业整体规模全年达 12762.64 亿元,较前一年增加8.33%2。中国出版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在不断推进自身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2021 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达到 415.7 亿元,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 5.06 亿3。从全球范围来看,阅读产业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数字出版、数字阅读作为阅读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便捷性与低成本等诸多优势吸引用户不断参与,数字化已成为阅读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未来,阅读产业发展特征将愈加鲜明。一是算法推荐与数据挖掘等技术在阅读产业中的运用,使阅读产业更注重个性化服务,个性化程度更加提高。二是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阅读产业内容更加多元。三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大大提高阅读趣味性和吸引力,实体书店、图书馆等线下阅读场所氛围的营造也会以增强用户阅读体验为方向,阅读产业体验感增强。四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外阅读产业的发展经验,改善我国阅读市场,开拓国外阅读市场,国际化特征更加明显。
 
在互联网时代,面对海量信息,统摄并甄别阅读领域的优质资源、产品与服务,实现阅读场域中高质量阅读要素的整合与融通,是阅读文化产业主体的重要职能,也对政府和社会提出更高要求。
 
一是支持阅读产业的健康发展,要求政府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对阅读产业加以引导,加大对阅读产业的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二是加大对图书馆、阅览室、书店等场所的建设和改善,营造良好阅读环境。加大对阅读教育和推广的投入,培养更多的阅读爱好者。鼓励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应用于阅读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选择和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三是顺应阅读产业发展趋势,健全阅读产业生态系统,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数字化阅读、文化内容创作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加大对数字阅读平台、数字图书馆等的投资,支持数字阅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数字阅读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四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阅读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阅读品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鼓励阅读活动策划、影视改编、文创产品开发等,增强阅读产业的文化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阅读产业“以读者为中心”,与“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一致。不论科技如何发展、媒介如何迭代,立足“服务人民”之根本,推动媒介融合、资源融通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激发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深圳出版发行从业者将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阅读、文化、精神需求为依归,以阅读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为深圳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注入书香智慧,以深圳全民阅读的高质量发展为“两个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持续贡献经验、方案和力量。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