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综合 社会综合

扫码关注

“开放包容”释义

作者: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来源:《新时代深圳精神》 责任编辑:chen 2023-01-16 人已围观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深圳要进一步弘扬“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开放”既是岭南文化、海洋文化的基因,是深圳的历史传承;也是时代赋予深圳的特殊历史使命。开放带来多元,包容孕育创新。“包容”既是中华文明能够保持超越历史时空生命力的关键因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指向了一种成熟的文化心态。
 
深圳自建立经济特区以来,进行过几次比较大的关于“深圳精神”的大讨论。20世纪80年代,深圳人把自己的城市精神概括为“开拓、创新、献身”。90年代,深圳人及时因应外来人口逐渐增多的移民城市特点,把城市精神扩充为“开拓、创新、团结、奉献”。进入21世纪后,通过“深圳精神如何与时俱进”的大讨论,以人为本、科学理性、开拓进取等内涵得到进一步关注,“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成为“深圳精神”的代表。此外,“包容、宽容、开放、平等”精神亦为深圳人所推崇。不以牺牲别人的权利为前提,实现自己人生的转机和生活的改善,这必然与“包容、宽容”等联系在一起。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中央逐渐向地方分权,在有利的制度与政策环境下,深圳在开放中获得了更多发展机遇,地方政府和民间社会的活力被激发了。在市场驱动下,社会性流动机会的平等,增强了个人通过努力奋斗改变命运的动力,这也使得深圳成为国内最具平等感的城市。2010年,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深圳经过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精神层面已孕育出集中体现时代风貌的特区精神。“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即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城市发展至此,可以说,“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和价值观念在深圳已深入人心。
 
“开放包容”是一种解放思想、海纳百川的胸襟。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是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放”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经济方面,对内突破计划经济和封闭型经济的桎梏,经济运行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发展经济技术交流,外引内联,采取以对外贸易和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模式,境外投资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多年来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社会方面,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吸引了数以千万计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创业者、建设者、劳动者、学习者来深圳工作、生活,并融入这座城市,对这座城市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方面,则形成了一种开放型的文化心态,使深圳文化充满活力和竞争意识,同时也促进城市“包容”品格的形成。“包容”体现在深圳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对外来人口的慷慨接纳,“来了,就是深圳人”温暖了来自各地的异乡人,成为全国最火、最有名气的城市口号;“包容”体现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恢宏气度,正是这一宽广胸怀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深圳甚至以法规的形式宽容创新失败者。“开放包容”成为深圳的一种制度文化和永不消退的城市精神底色。
 
“开放包容”是一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思维。1990年12月15日,深圳召开第一次党代会,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国际性城市”的目标。之后,每一次党代会报告所确立的发展目标中都有“国际化”这一关键词。2010年,国务院批复《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首次从国家层面赋予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使命。2019年的《意见》更是明确深圳“到2025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面向世界的城市必然需要面对多种文化的共存。城市的繁荣离不开知识传播,离不开产生新思想的能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动正是思想创新生发的触媒。开放的观念,开放的社会,流动的资源、要素、技术、人才为深圳发展不断凝聚文化的能量;开放的城市品格和良好的开放心态与行为,也为多元观念、多样性文化、高新技术的交流提供自由的空间。正是“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的开放视野,成就了深圳超强的文化适应能力和创新创造活力。对各种异质文化兼收并蓄,没有排外意识、不打压观念上的新奇、不歧视生活方式上的独特,容忍和鼓励怀疑、批判、求异、创新等文化观念和思维方法。“开放包容”是各种文化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乃至相互吸收、相互交融的过程。a“开放包容”是对多样性的肯定,是承认差异、尊重他者,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实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
 
“开放包容”是一种和谐发展、共享未来的理念。深圳从先行先试的经济特区到综合改革试验区,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拼的不只是经济,更是从局部向全局的稳步推进。深圳经济的“包容性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迈进。深圳民营经济极为发达,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总量的比例超过97%,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达六成;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49.4户、企业155户,创业密度全国第一。民营经济成为助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深圳社会的“包容性发展”,是将发展领域从经济增长扩展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发展,实现改革实践的全民参与和创造,将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深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圳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最大限度地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包容性发展”理念纳入未来发展思路,增强内生动力,不仅是当代中国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深圳的积极行动和政策。
 
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双区驱动”的重大历史机遇下,深圳必须再次焕发“特区精神”。继续弘扬新时代的“开放包容”精神,就是既要坚持解放思想,又要以开放包容的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勇于承担智识风险、尝试以新的方式探讨问题、具有实验的精神,又要具有自我反思与不断学习的能力;既要以人文理性和科学精神传承文化、继往开来,又要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
① 韩文嘉.核心价值观激励城市前行[N].深圳特区报,2012-12-31.
② 孙锦.瞄准新目标开启新航程[N].深圳特区报,2011-11-18.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