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综合 社会综合
名家讲座提升城市品位——“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
作者:王冰 来源:统一服务这十年——“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 责任编辑:chen 2025-07-09 人已围观
市民文化大讲堂(深圳图书馆)
创设于2005年,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市民文化大讲堂以“鉴赏·品位”为主题,邀请国内顶尖专家学者传经布道,旨在“弘扬人文精神,发展公共文化,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2006年被评为最受市民喜爱的“深圳市十大文化品牌”,2009年获文化部“第三届中国文化创新奖”,2010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十大文化创新工程”。
人文讲坛(深圳图书馆)
创设于2017年,由深圳图书馆、深圳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中山大学禅宗与中国文化研究院联合创办。人文讲坛旨在搭建知名专家学者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桥梁,传播人文知识,促进交流共享,塑造人文精神,弘扬优秀文化,提升市民人文素质和修养。2020年增设课程制的“儒家/道家文化研习社”,打造“专业化、体系化、开放式”的社会大学,为读者提供一个长期、系统、稳定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平台。2021年“人文讲坛”获评“深圳市全民阅读示范项目”。
大学城新论·名家讲座(深圳大学城图书馆)
创设于2010年,旨在开拓出一条大学服务社会,进行阅读推广及学术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增强社区读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图书馆邀请驻大学城各高校的教师做客“大学城新论·名家讲座”,在服务大学城片区师生的同时,也将深圳大学城的高端智力资源辐射至整个深圳市,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2020年,《大学城新论·名家讲座—四位一体的立体化阅读推广模式》获广东图书馆学会2019年阅读推广优秀项目三等奖。
“大家讲坛”系列讲座(福田区图书馆)
创设于2006年,设有“穿越世纪的目光”“唤起城市的记忆”“康阅福田”“艺海拾贝”等四个精品主题系列。其中,“穿越世纪的目光”以当下文化领域卓有成就的世纪老人为话题,展开对谈讲座,倡导经典文学阅读;“福田名家荟”系列讲座紧跟文学热点,聚焦文学写作,从名家创作角度向读者推介好书。
“对白·流年”都市讲坛(罗湖区图书馆)
创设于2018年,讲坛吸纳众多名家资源,坚持以人文精神和智慧思想引导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由名家引领市民一同在文学的领域进行深度探索,在专家学者与普通读者之间搭建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为深圳读书月罗湖区的品牌活动。
“山川上的中国”系列讲座(盐田区图书馆)
创设于2017年,是盐田区“文化惠民”品牌项目之一。该讲座以珠三角为基础,辐射大湾区,不仅注重学术含量,而且进一步增强了讲座的普及性和趣味性,提升大众的参与度,增加讲座的传播性。盐田区图书馆的“山川上的中国”系列讲座和“海洋文化论坛”并列,成为盐田区阅读文化沙龙的双璧,共同承载着区域文化的责任和光荣。讲座获深圳市阅读联合会“2019年度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优秀项目”。
师者说—名校长谈面向未来的教育(宝安区图书馆)
创设于2021年,是教育类主题讲座,通过邀请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名校长来馆讲授,从不同角度与层面为读者分享他们的经历、思想与教书育人的宝贵经验,从教育者的视角帮助大众面对各类教育问题,以“未来”点题,扭转教育功利化导向,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化解社会升学焦虑,为教育赋能。
龙岗大讲堂(龙岗区图书馆)
创设于2005年,围绕“阅读、品位、生活”主题,以“弘扬人文精神、提升城市品位”为宗旨,倡导全民阅读,宣传阅读理念,培养市民的阅读习惯,提升市民的人文精神。每周末下午在深圳市龙岗区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开讲。2009年被列入“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的分会场,现已成为龙岗区的一张“文化名片”。
“对话大家”讲坛(龙华区图书馆)
创设于2019年,面向成年人群体,从文化品牌、文化服务、文化惠民三个领域出发,深入开展文学及文化名人名家讲座、分享会,持续推进读者与名家,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讲座内容贴近市民生活,使市民真正收获知识与灵感。
与周国平共读一本书(坪山区图书馆)
创设于2019年,由坪山区图书馆馆长、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发起的大众读书活动,活动由周国平馆长亲自领读,带领大众读者共读哲学经典和优秀书籍。在共读期间,读者可以通过线上共读、提交读书笔记、聆听主题讲座,以及周国平亲自点评笔记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共读内容,展开哲学思辨,形成读书、观照、思考的循环。
光明大讲堂(光明区图书馆)
创设于2014年,是光明区以阅读推广为主要目标的公益讲座活动,旨在通过活动打造区域性阅读推广中心,培养辖区市民阅读习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开展,方便市民参与。
创设于2005年,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市民文化大讲堂以“鉴赏·品位”为主题,邀请国内顶尖专家学者传经布道,旨在“弘扬人文精神,发展公共文化,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2006年被评为最受市民喜爱的“深圳市十大文化品牌”,2009年获文化部“第三届中国文化创新奖”,2010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十大文化创新工程”。
人文讲坛(深圳图书馆)
创设于2017年,由深圳图书馆、深圳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中山大学禅宗与中国文化研究院联合创办。人文讲坛旨在搭建知名专家学者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桥梁,传播人文知识,促进交流共享,塑造人文精神,弘扬优秀文化,提升市民人文素质和修养。2020年增设课程制的“儒家/道家文化研习社”,打造“专业化、体系化、开放式”的社会大学,为读者提供一个长期、系统、稳定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平台。2021年“人文讲坛”获评“深圳市全民阅读示范项目”。
大学城新论·名家讲座(深圳大学城图书馆)
创设于2010年,旨在开拓出一条大学服务社会,进行阅读推广及学术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增强社区读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图书馆邀请驻大学城各高校的教师做客“大学城新论·名家讲座”,在服务大学城片区师生的同时,也将深圳大学城的高端智力资源辐射至整个深圳市,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2020年,《大学城新论·名家讲座—四位一体的立体化阅读推广模式》获广东图书馆学会2019年阅读推广优秀项目三等奖。
“大家讲坛”系列讲座(福田区图书馆)
创设于2006年,设有“穿越世纪的目光”“唤起城市的记忆”“康阅福田”“艺海拾贝”等四个精品主题系列。其中,“穿越世纪的目光”以当下文化领域卓有成就的世纪老人为话题,展开对谈讲座,倡导经典文学阅读;“福田名家荟”系列讲座紧跟文学热点,聚焦文学写作,从名家创作角度向读者推介好书。
“对白·流年”都市讲坛(罗湖区图书馆)
创设于2018年,讲坛吸纳众多名家资源,坚持以人文精神和智慧思想引导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由名家引领市民一同在文学的领域进行深度探索,在专家学者与普通读者之间搭建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为深圳读书月罗湖区的品牌活动。
“山川上的中国”系列讲座(盐田区图书馆)
创设于2017年,是盐田区“文化惠民”品牌项目之一。该讲座以珠三角为基础,辐射大湾区,不仅注重学术含量,而且进一步增强了讲座的普及性和趣味性,提升大众的参与度,增加讲座的传播性。盐田区图书馆的“山川上的中国”系列讲座和“海洋文化论坛”并列,成为盐田区阅读文化沙龙的双璧,共同承载着区域文化的责任和光荣。讲座获深圳市阅读联合会“2019年度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优秀项目”。
师者说—名校长谈面向未来的教育(宝安区图书馆)
创设于2021年,是教育类主题讲座,通过邀请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名校长来馆讲授,从不同角度与层面为读者分享他们的经历、思想与教书育人的宝贵经验,从教育者的视角帮助大众面对各类教育问题,以“未来”点题,扭转教育功利化导向,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化解社会升学焦虑,为教育赋能。
龙岗大讲堂(龙岗区图书馆)
创设于2005年,围绕“阅读、品位、生活”主题,以“弘扬人文精神、提升城市品位”为宗旨,倡导全民阅读,宣传阅读理念,培养市民的阅读习惯,提升市民的人文精神。每周末下午在深圳市龙岗区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开讲。2009年被列入“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的分会场,现已成为龙岗区的一张“文化名片”。
“对话大家”讲坛(龙华区图书馆)
创设于2019年,面向成年人群体,从文化品牌、文化服务、文化惠民三个领域出发,深入开展文学及文化名人名家讲座、分享会,持续推进读者与名家,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讲座内容贴近市民生活,使市民真正收获知识与灵感。
与周国平共读一本书(坪山区图书馆)
创设于2019年,由坪山区图书馆馆长、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发起的大众读书活动,活动由周国平馆长亲自领读,带领大众读者共读哲学经典和优秀书籍。在共读期间,读者可以通过线上共读、提交读书笔记、聆听主题讲座,以及周国平亲自点评笔记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共读内容,展开哲学思辨,形成读书、观照、思考的循环。
光明大讲堂(光明区图书馆)
创设于2014年,是光明区以阅读推广为主要目标的公益讲座活动,旨在通过活动打造区域性阅读推广中心,培养辖区市民阅读习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开展,方便市民参与。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
相关文章
- 文化沙龙构建交流平台——“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
- 名家讲座提升城市品位——“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
- “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之阅读推广与区域联动:参与活动市民累
- “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捐赠换书网络覆盖8个区
- “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新媒体服务矩阵不断拓展
- “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移动平台成为读者线上访问首选
- “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数字资源服务效能显著
- “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未成年人阅读踊跃
- “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借还文献总量2.12亿册次
- “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报告(2013—2022):累积注册读者401.2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