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三来一补”——段云与深圳
作者:张雄文 来源:《潮卷南海——深圳风雨一百年》 责任编辑:pengfei 2023-01-05 人已围观
1978 年 4 月,北京。
这天,国家计委副主任段云心情格外好,披着一缕春风立在庭院,望着墙角盛开的梨花,对秘书王志强说:现在“四小龙”发展很快,我们到港澳考察,就是探究香港、澳门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如何借鉴。
曾经炙手可热的“四人帮”轰然倒台,结束了十年“文革”,与宝安的方苞等基层干部一样,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人也在焦虑中异常关注发展经济,期望让国家与人民早日富裕起来。
两个月前,国家计委向中央政治局汇报经济计划要点时,提出了“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到国外去考察”的任务。分管经济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久久盯着这一行字,默然微笑起来。不久,他委托国家计委和外贸部组成一个经济考察组,任命段云为组长,前往香港和澳门考察调研。
段云和考察组的其他成员一一走下飞机。楼宇林立,街道整洁,全新的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在港澳工委招待所入住后,段云迫不及待地对工委负责人说,要到工厂、农场、公司、工地、港口、鲜货市场和商店实地走一走。工委负责人笑着答应了,先介绍了一番香港和澳门的情况:这两个地方,都既少耕地又无原料资源,以前经济上完全依赖转口贸易,但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大搞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发展速度惊人,先是轻工、纺织和服装,后来又发展了手表、电器和电子产品。
工委负责人说,1977 年香港对外贸易总额达 196 亿美元。段云吃了一惊,睁大眼睛说,这比同期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 148 亿美元还多!
第二天,工委负责人陪同考察组走进了工厂。段云发现,一些工厂的负责人,有的不久前还是国内的大学生、中专生、工人或店员。他们到了香港,像换了一个人,身上都没几个钱,但向银行借点款,从小作坊开始打拼,不断积累,添置设备,修建厂房,很快就有了相当规模的厂子,生机勃勃,产值增长了十几倍。
他们也去了内地办的天厨味精厂和南洋兄弟烟草厂。这是两家老厂,办了几十年了,因为实行的是内地管理模式,所以还是老设备和老工艺,甚至还有不少手工操作。两个厂的厂区占地面积很大,里面很是开阔,颇有发展余地,却显得有些萧条。
“值得我们深思啊。”段云转过头,对身边同行的考察组成员说。
出了工厂,段云沿着人流熙熙攘攘的大街而行,不时拐入商店转转,里头商品琳琅满目。货架上摆了内地生产的照相机、手表和收音机等,还有其他国家及地区生产的同类产品。他发现,内地生产的东西不论样式还是质量,都远不如后者,买的人也就寥寥无几了。
看到一处鲜货市场,段云马上踱了过去。不一会儿,他又深深皱起了眉头。市场内,除了活蹦乱跳的塘鱼,其他从内地来的蔬菜、水果、鸡鸭等商品,数量不多,质量也不好,价格很低。但从美国进口的生菜、芹菜,或者从泰国进来的洋葱和生姜等,不仅量多,价格也有点惊人。一个美国橙子便卖一港元,内地橙子七八个才有这个价。一头澳大利亚活牛,赫然标价三四百美元,内地的牛却只有一百来美元。走在腥臭刺鼻的市场过道里,段云默默沉思起来。
几天后,段云找来了驻港机构华润、南光公司、招商局、中国旅行社负责人和一些爱国厂商座谈。大家见到内地来的领导,很是亲切,发言颇热烈。段云一边听一边记录,心情却渐渐陷入沉重之中:1977 年内地出口港澳收汇 18 亿美元,占国家现汇收入的 30%;供应商品占港澳总进口的 16.6%,远远落在日本之后;日本出口额为 25 亿美元,中国内地则只有 18 亿美元。
他发现,内地在港企业的对外贸易,基本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做法,除了偶尔派几个人出去活动,其余便是一杯热茶一张报纸,坐等客人上门,有什么卖什么,卖多卖少也不在乎。
段云看了众人一眼,说,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指示,要尽快取得在港澳市场的优势地位。华润、南光不仅经营出口,也要搞进口业务;搞贸易,也要组织生产;在港澳活动外,还要派分支机构到其他国家去开展业务。
他看了看华润和南光两家公司的负责人,说:“我回去后会向上级建议,给你们一定的独立处理业务的权限,使你们能够根据国际市场的情况,见机行事。你们可以随时派人到海外,进行业务活动,由港澳工委批准,不必报请内地审批。”
段云和考察组在香港待了近一个月,每个人都感慨万千,为港澳两地市场的繁荣而震撼,也为内地错失发展良机痛心。段云望着窗外高耸的楼宇与纯净的蓝天白云,眼里露出希望的光芒,对身边的秘书王志强说: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力争到 1980 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把我们供港澳的商品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夺回原来的优势地位。
5 月 6 日,狂风从海上席卷而来,大雨倾盆而下,考察组结束了港澳之行,冒雨跨过深圳河,来到宝安。
他带着考察组在宝安看了一天。正是农忙时节,田地里却只有一些行动迟缓的老人、小孩,还有一些前来帮忙的边防部队战士,青壮年都跑到香港去了。
来到县城深圳镇,他和考察组的人也一样失望。两条半街,狭窄破烂,两边房屋低矮残旧,人口也不多,才 2 万多人。他们来到罗湖口岸,正是下午 3 点,港方将宝安偷渡过去的人员用卡车拉到这里,公安干警在一一点名、登记,忙得满头大汗。他们又去收容站看了看,屋子陈设简陋,霉味扑鼻而来,墙角还有老鼠不时跑过。干警无奈地说,偷渡者多是农民,教育几天后释放,他们又想方设法外逃。段云听了,心情像灌了铅。
县委书记方苞和副书记李新亭听说他们到了,急忙前来迎接。到了会议室,方苞又反映了许多情况,段云心情越发沉重起来。聊到外贸生产基地的情况,方苞说县里资金困难,段云马上说可以从宝安县出口海砂的收入中,每年拨支 400 万元人民币,支持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方苞和李新亭笑得合不拢嘴,连声道谢。
离开宝安,段云和考察组又一路颠簸,来到广州。刚上任的广东省委第二书记习仲勋与段云是老相识,高兴地会见了他们。他还叫来了段云的老熟人,广东省革委会副主任刘田夫和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等人,共商大计。
就着一杯热腾腾的清茶,段云侃侃而谈,说了港澳考察的见闻和思索。习仲勋也深感震撼,感慨良久,说,宝安、珠海有这么好的条件,不利用,不发展,真是太可惜了!都是老熟人,段云也不客套,建议说应当把宝安、珠海两县改成省直辖市,使农业从“以粮食为主”逐步转到“以经营出口副食为主”,同时发展加工工业和旅游业,把两地建设成工农业结合的生产基地和对外加工基地,以及吸引港澳游客的游览区。
“这样一来,宝安和珠海便将成为新型的边防城市。”段云眼里闪闪放光。习仲勋、刘田夫和吴南生都听得入神,连连点头赞同。接下来的两天,几个人又围坐一处,反复研究了应采取的措施、办法和规划。“回去后,我马上给党中央、国务院详细汇报。”段云露出了这些天难得一见的笑容。回到北京,段云花了几天时间,整理出了一份《港澳经济考察报告》,提出了几条改革建议:一、来料加工、来样定货、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二、提出扩大驻港澳贸易机构的作用;三、金融改革,银行要扩大存放款业务;四、在港澳兴办工厂;五、建立远洋船队和集装箱码头;六、发展旅游。
报告被呈给了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余秋里,余秋里签发后,又正式呈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主要领导人接到报告,浏览了一下,被全新的思路和内容深深触动,马上安排日程,专门听取段云等人的汇报。
段云一口气说完,主要领导人也大开眼界,边听边重重点头,最后高兴地说原则上同意,“说干就干,把它办起来”。还指示,将《港澳经济考察报告》印发有关地方和部门。余秋里还没有歇口气,又组织计委对“来料加工、来样定货、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做了明确的规定、说明,概括为“三来一补”。
带着温度的文件跨省过市,飞到宝安。方苞收到后,急急展开,一字一句细读,唯恐漏掉了一个标点,血液渐渐沸腾起来。读完,他长舒了一口气,抬眼望向窗外的蓝天,万里无云,几只小鸟在自由翱翔。他想,宝安翱翔的日子也快了……
这天,国家计委副主任段云心情格外好,披着一缕春风立在庭院,望着墙角盛开的梨花,对秘书王志强说:现在“四小龙”发展很快,我们到港澳考察,就是探究香港、澳门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如何借鉴。
曾经炙手可热的“四人帮”轰然倒台,结束了十年“文革”,与宝安的方苞等基层干部一样,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人也在焦虑中异常关注发展经济,期望让国家与人民早日富裕起来。
两个月前,国家计委向中央政治局汇报经济计划要点时,提出了“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到国外去考察”的任务。分管经济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久久盯着这一行字,默然微笑起来。不久,他委托国家计委和外贸部组成一个经济考察组,任命段云为组长,前往香港和澳门考察调研。
段云和考察组的其他成员一一走下飞机。楼宇林立,街道整洁,全新的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在港澳工委招待所入住后,段云迫不及待地对工委负责人说,要到工厂、农场、公司、工地、港口、鲜货市场和商店实地走一走。工委负责人笑着答应了,先介绍了一番香港和澳门的情况:这两个地方,都既少耕地又无原料资源,以前经济上完全依赖转口贸易,但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大搞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发展速度惊人,先是轻工、纺织和服装,后来又发展了手表、电器和电子产品。
工委负责人说,1977 年香港对外贸易总额达 196 亿美元。段云吃了一惊,睁大眼睛说,这比同期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 148 亿美元还多!
第二天,工委负责人陪同考察组走进了工厂。段云发现,一些工厂的负责人,有的不久前还是国内的大学生、中专生、工人或店员。他们到了香港,像换了一个人,身上都没几个钱,但向银行借点款,从小作坊开始打拼,不断积累,添置设备,修建厂房,很快就有了相当规模的厂子,生机勃勃,产值增长了十几倍。
他们也去了内地办的天厨味精厂和南洋兄弟烟草厂。这是两家老厂,办了几十年了,因为实行的是内地管理模式,所以还是老设备和老工艺,甚至还有不少手工操作。两个厂的厂区占地面积很大,里面很是开阔,颇有发展余地,却显得有些萧条。
“值得我们深思啊。”段云转过头,对身边同行的考察组成员说。
出了工厂,段云沿着人流熙熙攘攘的大街而行,不时拐入商店转转,里头商品琳琅满目。货架上摆了内地生产的照相机、手表和收音机等,还有其他国家及地区生产的同类产品。他发现,内地生产的东西不论样式还是质量,都远不如后者,买的人也就寥寥无几了。
看到一处鲜货市场,段云马上踱了过去。不一会儿,他又深深皱起了眉头。市场内,除了活蹦乱跳的塘鱼,其他从内地来的蔬菜、水果、鸡鸭等商品,数量不多,质量也不好,价格很低。但从美国进口的生菜、芹菜,或者从泰国进来的洋葱和生姜等,不仅量多,价格也有点惊人。一个美国橙子便卖一港元,内地橙子七八个才有这个价。一头澳大利亚活牛,赫然标价三四百美元,内地的牛却只有一百来美元。走在腥臭刺鼻的市场过道里,段云默默沉思起来。
几天后,段云找来了驻港机构华润、南光公司、招商局、中国旅行社负责人和一些爱国厂商座谈。大家见到内地来的领导,很是亲切,发言颇热烈。段云一边听一边记录,心情却渐渐陷入沉重之中:1977 年内地出口港澳收汇 18 亿美元,占国家现汇收入的 30%;供应商品占港澳总进口的 16.6%,远远落在日本之后;日本出口额为 25 亿美元,中国内地则只有 18 亿美元。
他发现,内地在港企业的对外贸易,基本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做法,除了偶尔派几个人出去活动,其余便是一杯热茶一张报纸,坐等客人上门,有什么卖什么,卖多卖少也不在乎。
段云看了众人一眼,说,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指示,要尽快取得在港澳市场的优势地位。华润、南光不仅经营出口,也要搞进口业务;搞贸易,也要组织生产;在港澳活动外,还要派分支机构到其他国家去开展业务。
他看了看华润和南光两家公司的负责人,说:“我回去后会向上级建议,给你们一定的独立处理业务的权限,使你们能够根据国际市场的情况,见机行事。你们可以随时派人到海外,进行业务活动,由港澳工委批准,不必报请内地审批。”
段云和考察组在香港待了近一个月,每个人都感慨万千,为港澳两地市场的繁荣而震撼,也为内地错失发展良机痛心。段云望着窗外高耸的楼宇与纯净的蓝天白云,眼里露出希望的光芒,对身边的秘书王志强说: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力争到 1980 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把我们供港澳的商品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夺回原来的优势地位。
5 月 6 日,狂风从海上席卷而来,大雨倾盆而下,考察组结束了港澳之行,冒雨跨过深圳河,来到宝安。
他带着考察组在宝安看了一天。正是农忙时节,田地里却只有一些行动迟缓的老人、小孩,还有一些前来帮忙的边防部队战士,青壮年都跑到香港去了。
来到县城深圳镇,他和考察组的人也一样失望。两条半街,狭窄破烂,两边房屋低矮残旧,人口也不多,才 2 万多人。他们来到罗湖口岸,正是下午 3 点,港方将宝安偷渡过去的人员用卡车拉到这里,公安干警在一一点名、登记,忙得满头大汗。他们又去收容站看了看,屋子陈设简陋,霉味扑鼻而来,墙角还有老鼠不时跑过。干警无奈地说,偷渡者多是农民,教育几天后释放,他们又想方设法外逃。段云听了,心情像灌了铅。
县委书记方苞和副书记李新亭听说他们到了,急忙前来迎接。到了会议室,方苞又反映了许多情况,段云心情越发沉重起来。聊到外贸生产基地的情况,方苞说县里资金困难,段云马上说可以从宝安县出口海砂的收入中,每年拨支 400 万元人民币,支持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方苞和李新亭笑得合不拢嘴,连声道谢。
离开宝安,段云和考察组又一路颠簸,来到广州。刚上任的广东省委第二书记习仲勋与段云是老相识,高兴地会见了他们。他还叫来了段云的老熟人,广东省革委会副主任刘田夫和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等人,共商大计。
就着一杯热腾腾的清茶,段云侃侃而谈,说了港澳考察的见闻和思索。习仲勋也深感震撼,感慨良久,说,宝安、珠海有这么好的条件,不利用,不发展,真是太可惜了!都是老熟人,段云也不客套,建议说应当把宝安、珠海两县改成省直辖市,使农业从“以粮食为主”逐步转到“以经营出口副食为主”,同时发展加工工业和旅游业,把两地建设成工农业结合的生产基地和对外加工基地,以及吸引港澳游客的游览区。
“这样一来,宝安和珠海便将成为新型的边防城市。”段云眼里闪闪放光。习仲勋、刘田夫和吴南生都听得入神,连连点头赞同。接下来的两天,几个人又围坐一处,反复研究了应采取的措施、办法和规划。“回去后,我马上给党中央、国务院详细汇报。”段云露出了这些天难得一见的笑容。回到北京,段云花了几天时间,整理出了一份《港澳经济考察报告》,提出了几条改革建议:一、来料加工、来样定货、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二、提出扩大驻港澳贸易机构的作用;三、金融改革,银行要扩大存放款业务;四、在港澳兴办工厂;五、建立远洋船队和集装箱码头;六、发展旅游。
报告被呈给了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余秋里,余秋里签发后,又正式呈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主要领导人接到报告,浏览了一下,被全新的思路和内容深深触动,马上安排日程,专门听取段云等人的汇报。
段云一口气说完,主要领导人也大开眼界,边听边重重点头,最后高兴地说原则上同意,“说干就干,把它办起来”。还指示,将《港澳经济考察报告》印发有关地方和部门。余秋里还没有歇口气,又组织计委对“来料加工、来样定货、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做了明确的规定、说明,概括为“三来一补”。
带着温度的文件跨省过市,飞到宝安。方苞收到后,急急展开,一字一句细读,唯恐漏掉了一个标点,血液渐渐沸腾起来。读完,他长舒了一口气,抬眼望向窗外的蓝天,万里无云,几只小鸟在自由翱翔。他想,宝安翱翔的日子也快了……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