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非遗 非遗

扫码关注

传统音乐:广东口哨

作者:许雨燕 邱文清 来源:深圳非遗·第一辑 责任编辑:manman 2024-09-12 人已围观

 
非遗名片

口哨音乐距今有近 3000 年的历史,《诗经》中所反映的时代,即公元前 11 世纪至公元前 7 世纪,啸——口哨音乐就已存在。口哨音乐表演艺术分布广泛,演奏方法独特,虽历代都有造诣颇深的代表人物,但并不一定存在传承关系,在发扬和传承的形式上主要体现为自学,因此构成了区域性口哨音乐表演艺术风格流传。

第一代口哨音乐创始人(具体名、生卒年不详)。

第二代传承人章棣和(1935—),中国交响乐团的双簧管演奏家及著名口哨音乐演奏家。1984 年通过中国唱片公司出版了中国最具影响及权威的口哨磁盘音乐《口哨与乐队》。

第三代传承人赵东江 (1950—),现居广州市越秀区,任中国口哨协会理事、广州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老干青松乐团副团长,经常参加军队慰问演出,曾被广州媒体封为“六旬口哨王”。
 
第四代传承人伍达泽(1972—),现居深圳市罗湖区,任中国口哨协会常务理事、深圳市音乐家协会会员,经常参加各种大型演出,接受过中央电视台、广州电视台、深圳卫视、河南新乡电视台、深圳广播电台、《北京青年报》、《深圳日报》、《南方日报》等媒体的采访报道,并经常去香港、澳门,乃至远赴日本为华人侨胞做慰问演出。

项目特征

口哨音乐虽说历史悠久,但真正保留下来的少之又少,到公元 13世纪(南宋末年),口哨音乐仍然存在,元代、明代以后就难见其踪迹了,直到现代才又开始出现一批知名的口哨音乐演奏家,如中国交响乐团的原双簧管演奏家章棣和、广东的粟杰等人。第四代传承人伍达泽,其口哨可达 3 个半八度音,或为全世界口哨音域最宽者,一般口哨爱好者约为 2 个八度,口哨专业演奏家通过训练可达到 3 个八度。口哨音乐呈现出鲜明的原生态历史文化特征、广泛的群众娱乐特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原生态历史文化特征
作为一门艺术,啸艺(俗称“口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相当程度的辉煌,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记载,到唐代,孙广又对口哨音乐进行理论总结,撰写了《啸旨》,明代几乎已认为啸艺是隐逸修道的必修课。

(二)广泛的群众娱乐特征
口哨在群众中有广泛的基础,多用于自娱自乐,登上大雅之堂的倒不多见。在会演奏广东口哨的群众中,有自学成功者,也有无师自通者,所以在吹奏方法上,并不完全统一。

(三)历史文化价值
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口哨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的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所以口哨的表演形式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今利用口哨进行的文化交流中也同样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所到之处,当地侨胞无不为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喝彩并深感骄傲。

(四)实用价值
口哨可娱人,可娱己,是人最方便的情绪表达和宣泄方式,要吹奏口哨必然要对音乐或歌曲进行了解和学习,自然加深了自身的艺术修养,对创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可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而吹口哨需要控制气息,所以又对人体的气息相关系统有着锻炼作用,常运用丹田呼吸,有助调理内息,同时吹口哨相当于给脸部按摩,有一定的美容作用。

(五)经济价值
口哨音乐也是文化艺术的一种形态,口哨音乐的文化交流,也将增进港澳台同胞甚至是全球华侨对祖国的热爱,其培训、演出、文化推广等活动就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

精编访谈

主持人:我们大家对口哨都非常的熟悉,而在广东深圳流传着一项有着2000 多年历史的口哨技艺,广东口哨在唇齿之间吹奏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呢?您个人对口哨的理解和对口哨的运用,和前人相比有哪些不一样?
伍达泽:我加入了一些笛子的元素,甚至是自然界的某些声音。像我是客家人,自己也创作了一些客家元素,叫作“客岭庆丰收”,它是一种原生态山歌,唱的是“哦嘿,对面的阿叔,友好山歌哇”,把音乐加上,听起来又是另外一种味道。
主持人:您成功地让我忘记了您是坐在这儿的,我刚刚好像听到了山林里水流的声音,鸟鸣、风吹的声音,总之是各种各样的声音。
伍达泽:这个描写的是,清晨天蒙蒙亮,刚好这一天又迎来了我们客家丰收的节庆,村民们欢乐地载歌载舞。
主持人:口哨有多少年历史了?
伍达泽:存在了近 3000年,在《诗经》里就有“啸”字,“啸”在《康熙字典》里的解释叫作“蹙口而出声”,就是我们吹口哨的口型。那么在古代,它多运用在这两个场景中,一是用于早期的祭祀活动中,二是用于古代狩猎,在一起围攻猎物的时候发布一些命令,或者是传递消息。魏晋时期,就有记载“以啸退敌”,当时就是说刘琨在守边疆的时候,有胡人来犯,他当时的兵力是绝对没办法跟胡人抗衡的,在晚上很安静的时候,他就站在墙台上,用口哨啸的方式吹响胡兵家乡的一些音乐,士兵一听这个歌,思乡情绪马上就被调动起来了,军心全部散掉了,没有战斗的欲望。
主持人:这招很厉害。
伍达泽:对,后来敌人就带着兵回去了,撤了。
 
主持人:口哨技艺的感染力是非常强的,它触动人灵魂深处的情绪,那您怎么想起来把它申请非遗的?
伍达泽:我的父亲,还有祖辈,都会吹口哨。我印象之中,父亲用露出牙齿的哨子在吹,我们管它叫齿哨,上学之后,我发现他心情好或者不好,都会用齿哨来吹他喜欢的一些歌曲。
主持人:您父亲也特别爱吹奏?
伍达泽:以前父亲扮演的是很威严的角色,所以他一吹口哨,我就觉得他心情很好,我们就可以撒撒娇,那个时候的父亲特别可爱、亲切。
 

 
主持人:口哨在你们父子之间还能起到这样好的作用,那您现在的徒弟多不多?
伍达泽:不多,口哨不像是我们唱歌或者是其他艺术,它相对比较小众,大家对口哨的认知,就是停留在街道上,看见的一边骑着单车,一边吹口哨的人。实际上口哨发展到现在,它完全是以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的,但如果是没有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你是绝对不可能考虑把小孩送去学口哨的,所以我们会去一些学校,跟学生做一些口哨知识的普及。
主持人: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修养和对乐谱的掌握,更多的还是对腔体的训练,对身体肌肉的伸缩是很有帮助的。
伍达泽:对,包括对自己情绪的释放,它不需要借助其他的道具去释放。口哨本身很便宜,不用钱,非常适合做普及型的音乐教育。现在很多小孩子,也不是说百分百能够把口哨吹响,这个是需要训练的。
主持人:您颠覆了我对口哨的一个简单印象。因为我觉得口哨是和大自然对话的一个非常好的语言方式,经过了我们现代人的收集整理和雕琢打磨之后,它又上升到一个新的状态和新的境界。
伍达泽:会的,希望大家喜欢口哨,传承口哨,学习口哨。
主持人:一段动人的口哨,诉说着几千年的坚守与传承,我们期待有更多的非遗人不忘经典,让传统文化绽放出现代的光彩。
 
 
传承活化

广东口哨,集中西方文化之大成,融古朴与现代为一体,是人们可以随身携带的乐器,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原始的音乐潜能。虽说其历史悠远,但真正留下来的口哨音乐少之又少,尽管如此,第四代传承人伍达泽仍定心坚守,经常演绎广东口哨艺术,同时也在深圳的各大社区和学校进行口哨文化的大力推广和宣传,为学生们讲述最原始自然的音乐艺术,为现代注入传统的魅力,将历史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未来希望他能继续用声音回报时光与岁月,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古老的艺术。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