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民国前期的深圳地区:社会经济-宝安县社会经济概貌
作者: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深圳通史(近代卷) 责任编辑:manman 2024-07-10 人已围观
现存有关民国前期(1912—1927)宝安县社会经济数据的资料非常少,根据粤海道尹王典章于 1917 年视察宝安县时留下的记录,仍可以管中窥豹。王典章在巡行日记中称,1917 年宝安县在行政建置上已分设 7 个区,总人口 287450人。其中宝安县城南头城内有民居 1000 余间,人口 2000 余人。宝安县当时还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国家层面每年向农民定额征收农业税,税额合计银圆 28411 元 6 角 1 分 5 厘。但是如果逐年征收,只能征收到五成以上;如果考虑到农业生产丰收、歉收情况,照顾农民的缓急,分五年征收,则可以征收到八成。
除国家层面的农业税外,还有繁多的地方税捐,包括“房铺捐,渔业捐,驳艇捐,渔步捐,居牛捐,花捐,租谷,猪、牛、蚝各秤佣捐,以及各寺庙报效”等,合计每年约24745 银圆。这笔钱要上缴一部分到省政府,余下 2 万银圆作为县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县政府拨支本县“教育、警察、游击队及地方公益各经费”。
在王典章眼中,1917 年的宝安县是“商务凋敝”的,“墟市中唯深圳、黄松冈、云霖、观澜、沙头角、王母、西乡较为繁盛”。为什么有这种看法,实际上是有比较的。“然地近香港,营业者竞趋于彼。境内物产,滨海渔业莫不以香港为市场。地方实业不兴,物价腾踊,小民生计殊感困难,根本之图,当以振兴农工为至要。”如1912年,即有记载宝安县生蚝、熟蚝输出香港等地,换回银圆约 150 元。当时的宝安县,仍以传统农业社会经济为主,徘徊在近代化门槛处缓慢发展,但原属宝安县(新安县)的香港、九龙等地方被英国殖民者占据后,客观上迅速开启了近代化进程,使深圳河两边经济发展层次产生了巨大反差。王典章指出原属宝安县(新安县)的九龙一地,“前清田赋所入岁不过千余金,自隶英后,平治其通路,经理其疆土,轮轨交通,市厘辐辏。今即以地税言,闻岁收已达二十余万矣。等是土地,今昔悬殊,若此虽曰气运,岂非人事哉”。他认为能使宝安县赶上时代发展步伐的“补救之道”唯有“修其内政,观摩败效,使人民知识日增、学术日进,从事于实业商务,以期竞争于将来而已”。
当时距宝安县南头城二三里的阡尾冈发现了煤矿,本地商人郑汝骏建议开采,已着手试探。王典章为此非常受鼓舞,认为“如有成效、亦为地方辟一富源”。但此事后来终因该矿资源有限作罢。直至 1920 年,才在布吉、甘坑开采出钨矿,开始宝安县的近代矿业。
民国前期宝安县虽然已有铁路,但公路建设非常落后,20 世纪 20 年代末以前基本上还没有正式的公路。如 1917年王典章巡视宝安县时的一段行程,中午 12 点 30 分从深圳墟出发,“行四十里”,至下午 5 点 30 分才抵达宝安县城南头,约 20 千米路程历时 5 个小时,只能是步行的速度。
宝安县(新安县)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即设立了南头邮政局,后又增设深圳邮政局,邮差徒步肩挑接传邮件。邮递路线由南头至深圳,深圳至惠阳、淡水,深圳至南头转东莞太平等线组成。民国前期基本上沿袭了清代邮路,并增加了广深铁路运送邮件。1915 年,全国邮政局统称邮局。民国前期,南头、深圳邮局开办的邮政业务包括信函、汇票、包件、印刷书籍四大类。邮政资费根据目的地分为 5 类收费,如 1914 年时的信函资费,内埠 1 分,国内(除东北外)3 分,香港、澳门 4 分,日本、朝鲜、东北 3 分,欧美外洋 1 角起算(超重以 6 分递加)。
古代宝安县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盐业,至民国前期已经凋敝。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撤销位于南头的东莞场后,本地纷纷将原来的盐田拆毁,灌注淡水,改作稻田。民国前期宝安县只有东部的盐田至大鹏半岛,西部的南头至黄田,还有零星灶田,统称宝安厂。1934 年前后,宝安县仍有产盐区 3 处:南头城西 5 千米处,有盐田 60 余亩,年产盐约3000 担;南头城东约 10 千米处,有盐田 30 余亩,年产盐约 1000 担;南头城西北约 45 千米处,有盐田 10 余亩,年产盐约 300 担。据也相差无几。
据 1928 年 3 月 29 日《中共宝安县委给省委报告》中的因此当时宝安县的党组织还“很少注意到工人运动”。这说明民国前期,宝安县基本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工业和产业工人。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深圳墟为中心,于1927 年初成立了宝安县总工会,其下按行业分设若干工会,“有茶居工会(工人百余人),京果杂货工会(工人百余人),木匠工会(工人五十余人),车衣工会(工人不满百人),烟丝工会(工人五十余人),屠行工会(工人四十余人),米业工会(工人亦不满百人),船艺工会(工人七十余人),渔业工会(工人不满百人),竹器山货工会(工人六十余人),理发工会(工人七十余人)”。这数百名“店员”显然就是以深圳墟为中心分布的。这些非农业雇佣劳动数据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当时宝安县的非农业经济体量,反映了近代宝安县正在缓慢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经济,同时也印证了深圳墟已逐渐成为当时宝安县的经济中心。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