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文化拓荒记

作者:张新奇 来源:《奇迹之城:深圳备忘书》 责任编辑:chen 2024-09-10 人已围观

当年的深圳,除了一个陈旧的有线广播站外,全市几乎没有任何传媒工具,被人戏称为“文化沙漠”。
 
一天,时任宣传部部长李伟彦与同住在新园招待所的吴南生散步。吴南生说,特区需要办一张报纸,要有个宣传喉舌,你考虑考虑。
 
办报纸哪来钱?李伟彦陷入了窘境。李伟彦记得遇到困难时常说的三句话:“特区的牌子”“小镇的底子”“大家要想法子”。他终日脑子里搅的是“报纸,报纸”“怎么办,怎么办”。
 
那段时间,李伟彦同新华社驻深圳工作的雷力行、张洪斌同志去沙头角,晚上和他们睡在镇内一所小学的楼上,把教室桌子拼排起来作睡铺。这一晚,几个人望月抒怀,促膝谈心,话题自然讲到办报的压力。雷力行、张洪斌都是新闻行家,出了许多主意,并答应鼎力相助。李伟彦听了异常兴奋,彻夜未眠。
 
1980年11月15日,市委常委会研究筹办报纸,决定先办试刊,委托香港《文汇报》社印刷,印刷费用由市财政解决。报纸的名字也选定了,就叫《深圳特区报》。吴南生让李伟彦去广州请秦咢生书写“深圳特区报”的报头,秦咢生便写了两种字体,魏碑体和行楷体。许多人觉得魏碑体遒劲有力,更能体现当时创业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几番请示,宣传部申请到了3000元开办费,用作购买文具及其他的费用,还领到一辆单车。当时四处都是工地,每次外出回来,车上满是黄泥。
 
来自新华社的资深新闻人张洪斌任总编辑,连同宣传部新闻科几名干部,拉起了一个班子。
 
办公点最初在蔡屋围宝安县委旁的一间十多平方米的木板房里,四壁很高,有点像乡下的谷仓。摆上几张旧办公桌,还有几条木长凳,这里便成了张洪斌的指挥部。
 
深圳的夏季漫长,蚊子特别多,连电扇都稀缺。张洪斌有个习惯,他常爬到床上,窝在蚊帐里看稿写东西。夏天闷热难耐,蚊帐里还吊一个电灯,实在热得不行就钻出来透口气,打盆水洗洗脸。加班到深夜,骑单车回新园招待所,年过半百,还要爬铁门翻墙才能进到住房。
 
后来人多了,搬到通心岭第十一幢宿舍楼,还是拥挤,只好在楼后搭铁皮屋办公。连电风扇都没有,坐在里面大汗淋漓。一些男同志只能脱掉衣服,穿一条裤衩,趴在破桌上写稿,领导只好让女职员回家工作。
 
1981年6月5日,《深圳特区报》试刊版样送到香港《文汇报》社,先印刷了50份。报纸对开四版,考虑到对香港、澳门的影响,采用竖排,繁体字,彩印。张洪斌拿到样报,当即飞往北京,给正在参加中央特区工作会议的谷牧、任仲夷、吴南生等领导审阅。当晚8点,张洪斌急电,“北京领导同志看了第一张报纸,一致认可,同意印行!”这消息第一时间传给分管宣传的深圳市领导,再转给香港《文汇报》社。此时已是深夜,一直守候在印刷机旁的报社员工欢呼雀跃,当即开机印刷8万份,迅速打包上车,运往深圳。
 
1982年5月24日,《深圳特区报》正式创刊发行。它的诞生地是通心岭第十一幢宿舍楼以及那间简陋的铁皮房。
 
现在这份对开四版的创刊号已是珍贵的收藏品,而《深圳特区报》的影响至今仍在继续。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