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香港续写新篇章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09-25 人已围观


大队人马冲上中山舰时,舰上一众海军官兵莫名其妙。事后查实,中山舰调防中确实存在着一个阴谋,但这个阴谋被蒋介石搞成了一个乌龙。给李之龙发公函假传命令的是黄埔军校驻省办事处主任欧阳钟,一个死硬的国民党右派分子,所谓的“公函”也是黄埔军校右派组织孙文主义学会所伪造,目的是挑拨离间蒋汪,破坏国共关系。
 
以军队起家的蒋介石自然深知武装力量是一把打开独裁大门的独一无二的钥匙。第一次国共合作以来,共产党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中与日俱增的影响力让蒋介石坐立不安;大罢工中,中共掌握的数以千计的工人武装更是成了他的心头之患。1926年3月之际,蒋介石固然限共抑共反共之心日炽,但北伐尚未建功,在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内也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实力和威望,他还需要苏联的军援和共产党的支持。
 
在事件中的过激反应和后续表现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当时的蒋介石还没有公然反共反苏的胆量。所谓的“兵变”其实只维持了小半天,当发现中山舰并无任何动静后,蒋介石便忙不迭地解除紧急戒严,释放被捕人员,向汪精卫和苏联顾问等人赔礼道歉。据记载,当国民党元老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跑去责问蒋介石时,蒋“竟像小孩子般伏在写字台上哭了”。 
 
省港大罢工工人纠察队武装被蒋介石解除后,大罢工的封锁招数就失去了一剑封喉的威力。
 
7月,叶挺独立团作为先锋部队拉开了北伐的帷幕,大批工人纠察队队员和罢工工人加入北伐队伍。与此同时,国民政府与港英当局的勾连愈加热络,对大罢工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疲弱。生存压力之下,大批罢工工人无奈返港复工。
 
由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自私自肥行径的干扰,整整坚持了16个月之久的省港大罢工没有取得像香港海员大罢工那样实实在在的战果。但省港大罢工依然堪称一场伟大的工人运动:其一,接棒五卅运动,成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在列强超过半个世纪的侵略、欺压、剥削下民族主义力量总爆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1926年全港总人口约71万,竟然有20多万香港工人投入大罢工,证明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是香港社会始终如一的民意主流,省港大罢工为中国革命史写下了光辉一页;其三,中国共产党策动的这场震惊世界、让后来历任港督谈之色变的工运海啸,为接下来轰轰烈烈的北伐、农民运动和武装起义,培养、锻炼了一大批革命骨干。某种意义上说,省港大罢工给中国命运的未来走向,施加了一股强大的革命“暗劲”。
 
在大罢工的刺激之下,新任港督金文泰也深刻意识到,要统治具有如此强烈民族向心力的香港华人,当局必须多多释放善意,更加重视“中国元素”。大罢工结束前后,金文泰针对香港华人社会做了一系列治理策略调整:政治上,他委任立法局非官守议员周寿臣兼任行政局非官守议员,使之成为香港历史上首位华人行政局议员。文化上,他批准成立香港首家官立中文学校“官立汉文中学”,后来,该校易名为金文泰中学。1927年,在他的倡导下,香港大学设立中文系,改变了港大只以英文授课的成例。经济上,金文泰在1926年废除了新界地区不合理的民田建屋补价增税政策。又对劳工关系进行了一定的修订,限制童工的聘用。此外,他还对港岛上的贫民区进行重新规划、建设,并倡导成立医务卫生署。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