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开往南方的列车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12 人已围观

1984年1月24日上午10时5分,从北京开来的专列缓缓驶入广州站。早已在此迎候的广东省主要领导同志登上专列,希望把小平同志和杨尚昆、王震等陪同领导接去珠岛宾馆休息。已届八十高龄的邓小平不顾舟车劳顿,坚持要先去深圳,在广州至深圳的列车上听取广东省委有关负责同志的汇报。
 
他说:办特区是我倡议的,中央定的,办得怎么样,是不是能够成功,我要亲自看一看。
 
邓小平急着踏上一直以来只在地图、文件上见到的深圳,迫切地要在这片红土地上实地检验一下试办经济特区三年多的政策成色。他对自己倡议设立的经济特区是寄予厚望的,但“特区四子”有没有为中国现代化事业及时破题、有没有为改革开放事业“杀出一条血路来”?是收还是放?人居京城、光听汇报,无法让他踏实放下一颗始终悬着的心。
 
这三年多,“中国号”经济特区建设热火朝天,人们的观念和行动在旧有的体制模式上脱胎换骨,经济社会发展一日千里。尤其是走得最快的深圳经济特区,到1983年已和外商签订了2500多份经济合作协议,成交额达18亿美元。与1978年相比,1983年深圳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1倍,财政收入比办经济特区前增长10倍多,外汇收入增长2倍,基本建设投资比1949年至1979年30年的总和增加约20倍。
 
但在具体实践中,中央给予广东、福建两省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空间不断受到各部各门、条条框框的限制挤压。
 
社会上甚至党内围绕经济特区的非议、改革开放的争论此起彼伏、云谲波诡,莫衷一是。一些人把经济特区工作上的一些失误无限放大,上纲上线到“新条件下阶级斗争”的高度。轰动一时的是,1982年上海某大报先后发表了《旧中国租界的由来》《痛哉!〈租地章程〉》两篇文章,从旧中国租界的形成谈起,借古讽今,矛头直指袁庚为招商引资将土地出租给外商,曲笔影射蛇口工业区是“新时代的租界”。
 
1982年初有关部门呈交给中央的一份调查报告,对深圳做出了这样令人瞠目的结论:“外资充斥市场,宗教迷信活动加剧,淫秽物品大量流进,暗娼增多,台湾反动宣传加紧渗透,港台电视也占领了阵地,特区几乎成了不设防的城市。”
 
一些老干部到深圳参观后将当时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走私活动猖獗的锅全甩给了深圳,说经济特区成了走私通道,“除了天空飘扬的国旗外,深圳已经见不到红色”。还有人给中央写信说“深圳80%的干部烂掉了”。
 
1982年2月,中央书记处召开广东、福建两省座谈会,专题研究打击走私贩私、贪污受贿问题。重压之下,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向中央作了他参加革命以来的第一次检查。
 
广东特别是深圳的一线干部群众感觉顾虑重重,压力很大,说这样的“冷空气南下”,让人不知所措、不寒而栗,“还不如就地躺下”。
 
另外,在党内高层,对经济特区发展的快慢、急缓也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些老同志表态要“谨慎一些”。更多的是强调“稳”,不能猛冲猛打,而是要不断总结经验,步子稳一点,把事情办好。
 
党内有不同声音,社会舆论撕裂。这种状况,严重不利于“团结一致向前看”,不利于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奋起直追,亟待邓小平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辨是非,公正裁决,一锤定音,敲定航向。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