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潮起潮落,香港有幸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14 人已围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1950年代中期,“重光”之后的香港度过了起起落落的10年。幸运的是,各种历史机缘下,香港的命运最终有惊无险。山重水复之后,总是能迎来柳暗花明。
 
从1946年开始,被日军暴力驱逐的“返乡”人口迅速回流,一度停顿的转口贸易同时“回血”,香港重新成为中国与西方各国贸易往来的中转站。1947年至1951年短短数年间,香港外贸总额增长了2.4倍,年均增长35.4%,大大超过战前水平。
 
不料,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响,随之而来的是美国操纵联合国对华实施严厉的贸易禁运和全面封锁。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禁运及封锁的凛冽寒风之下,严重依赖内地转口贸易的这根香港经济的绝对支柱应声“急冻”。
 
1952年至1954年,香港对外贸易总额下跌37%,与内地的贸易额下跌56%,状似断崖。与转口贸易深度捆绑的航运、金融、保险、仓储等行业一损俱损,哀鸿遍野。
 
“日占时期”香港经济被战火摧毁,1950年代初期又因战争遭遇了开埠以来罕见的严重困难与挑战,香港一度被人称为“消失的城市”。无比严峻的现实促使香港赶紧换挡工业化,以摆脱100多年来只靠转口贸易一条腿来回跳着走路的窘境。
 
香港很走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二、三次全球产业大转移风起云涌,作为自由港的香港顺势站上风口。1950年代至1960年代,美国、英国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兼工业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大调整,专注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日本、联邦德国等国,日本、联邦德国得以迅速崛起。1960年代至1970年代,掀起了全球第三次产业大转移的浪潮,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又顺势流入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全球化转移过程中,香港凭借着既是英国管治地又是老牌自由港的地缘优势,工业化外部环境和市场空间得天独厚,其产品输往英联邦地区和国家更是享有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等地可望而不可即的免税等种种便利。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来自内地城市特别是上海等地的数以万计的工商业“难民”再次涌向香港,带来了他们数十年沉淀在纺织业、航运业、电影业上的数亿美元资本,以及技术、人才、设备和海外市场资源。他们和因为战乱涌入香港的廉价劳动力,一起为香港制造业的大发展加足了油。
 
大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纺织业,更是成为战后香港最宝贵的“第一桶金”。1953年时,纺织品和成衣出口就占香港出口总值的50%以上。1950年,制造业占香港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9%,1955年时已增加到21.8%,成为当时香港第一大行业。1960年代,香港制造业在纺织、制衣、金属制品等传统畅销品类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到塑胶、电子、玩具、钟表等高价值品类。
 
1950年代香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率高达9.2%,1960年代年均增幅进一步提升至13.6%,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到1970年代初时,制造业占香港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31%,制造业产品出口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比例高达81.03%。
 
至此,香港工业化进入全盛时期,香港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轻工业产品制造基地,名列“亚洲四小龙”之首,涌现了一大批冠以纺织、手表、塑料花、服装、玩具等各种前缀的全球“产业大王”。香港顺利完成了它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经济转型:从过去100多年单纯的转口贸易“港”,悄然变身成了一座方兴未艾的工贸“城”。
 
1970年代初的港岛,伴随着香港经济的第一次腾飞,城市标志和母体也渐次清晰起来:20—40层的摩天大楼成为城市天际线的主角,时尚的玻璃幕墙成为新建楼群的标配,在维多利亚港两岸折射出灿烂霞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